謝得峰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因此,新課改更加重視了生物學科的改革,對初中生物的教學也作出了相關的要求。本文主要從教學創(chuàng)意根植于課堂教學當中、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意;教學策略
一、教學創(chuàng)意根植于課堂教學當中
教學創(chuàng)意與策略創(chuàng)新對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師生對話、捕捉教學機智、提升教育品質等,都具有相當大的實踐和指導意義。
1、分步創(chuàng)意課堂教學設計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一般可以分解為五個步驟,即導入、展示、討論、歸納、練習。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在教學的起步階段要善于設置懸念沖突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次設計、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通過練習彌補缺漏,鞏固知識,讓教學創(chuàng)意根植于課堂教學當中。
2、教學創(chuàng)意要以學生需求為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尤其要以學生學習心理需求為主,策劃課堂教學創(chuàng)意。教師在備課時必須進行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基礎,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應確定不同的學習任務。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活動相結合,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所掌握的“嫁接”知識,利用家中的果園或空地進行育株、育苗、嫁接改造低產水果。從而讓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從多層面去理解知識、豐富知識,達到強化記憶,牢固掌握的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內容上要善于開拓,大膽處理教材,逐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策略
1、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流程
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因此,教師應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轉變到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上來;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到以探索、發(fā)現(xiàn)、協(xié)作解決問題等為主的探索教學模式上來;從只局限于課堂內的傳授知識轉變到課內外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上來。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做到心中有學生。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把設計“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樵O計“學生如何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認知、情感、意識等多方面能力進行知識的主動建構和高效學習。
2、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解決問題時,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獨立思考,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分組開展討論、交流,然后由各小組代表進行匯報。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組成3-5人的學習小組,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fā)現(xiàn)錯誤和糾正錯誤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引導學生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是對知識的重新掌握、了解及鞏固。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活學活用生物學知識,并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實行分層次教學
運用“學案導學法”,改變以往上課講解知識點“滿、透、細、實”的方法。通過實驗教學有利于他們積極地探索和分析問題。例如,在學習完“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我開展了一系列針對現(xiàn)實生活小事件進行實驗研究的實驗,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和鞏固生物知識,大大提高了其實踐能力。[2]又如:“探究蘋果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保存時間最長”,首先,我讓學生們互相討論哪些條件可能會影響蘋果的保存,如何設置實驗對照,以及如何設計實驗步驟等;然后,分組進行探索同樣大小的蘋果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保存時間:室溫,低溫;隔絕空氣,不隔絕空氣;干燥,濕潤。我要求學生將實驗分析制作成表格,觀察實驗后再填寫表格。最后通過比較各小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得出蘋果在低溫、低氧、適宜的濕度環(huán)境下保存時間最長的結論。
在教學過程中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應考慮到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實踐中,因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教學目的的不同,其教學結構和方法也應有相應變式。另外,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教學發(fā)展的產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才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要抓好課堂這塊教學主陣地,積極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的活力是由學生自身參與才能產生的,要使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必須真正突出學生主體。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啟發(fā)、點撥、設疑、解惑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瑞琴.談生物實驗課探究式教學的幾點體會.考試周刊,2014(28).
[2]趙杰.淺析生物探究性教學新模式.東方教育.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