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微雨。
汽車駛上了西湖邊“龍井問茶”村的山路??諝庵腥詮浡扇~的清香,山間的水汽中氤氳著梧桐的清冽,我深深地呼吸,肺腑中蕩起一種親切,仿佛我正分享著古余杭的呼吸,分享著千年前白居易、蘇東坡的呼吸。
山路越來越窄,可我們的目的地“九溪十八澗”在哪?正當(dāng)一家人躊躇不敢前進時,一位茶農(nóng)從山上走下來。好一個神仙般的老太太!藍印花布的衣袖裹著豐腴的白手臂,精致的斗笠壓著一根根銀亮的發(fā)絲,手挎一籃茶葉,步伐從容閑雅,我們趕忙上前問路。
“九溪十八澗呦,那里汽車可上不去,你們須下來步行——這樣吧,我?guī)銈冏咭怀?。?/p>
于是,我們跟著她走上山路。
行走在山間,滿眼只有一個字——綠!自然毫不吝嗇地把它最美的綠分享給我們。像竹葉那么嫩,像荷葉那么潤,像蕉葉那么亮。行走在其中,我如行走在米芾恣意的點染中,行走在塞尚靈動的色塊中,清涼的雨絲將綠滴落在我的額上,深吸一口綠色的空氣,我心中便流淌起大自然最純凈的靈氣與詩情。
老奶奶一邊走一邊向我們分享起詩句:“郭沫若寫‘九溪十八澗——層層疊疊山,高高低低樹,叮叮咚咚泉,曲曲環(huán)環(huán)路。說的可不就是眼前!”
她吟誦著詩句,欣賞著眼前之景,好像熱忱地期望著我們也能體會這種詩文與美景交融之美。
我和媽媽相視一笑,我愉快地接話:“是呀,這里面使我想到‘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的意趣?!?/p>
這時,她回頭笑了,眼角的魚尾紋如一朵水蓮花,在涼風(fēng)中溫柔地綻放,她放慢腳步,與我并肩走著,像遇到知己般交流起詩句,我們一唱一和,時而一起吟誦,一老一少的笑聲和泉水一樣叮咚流淌,我暗中驚嘆她學(xué)識廣博,一邊猜測她會不會是個退休的老教授,一邊欣喜這一路的詩情能與她分享。
杭州之行無疑為我的成長添了一抺亮色,我分享了杭州景美麗的饋贈,分享了杭州人爛漫的詩情。當(dāng)老茶農(nóng)與我們再見,在青山綠水間歸去時,我的心中,迎來一片前所未有的幸福亮麗。
分享,真美。
點 評
旖旎的風(fēng)景,在欣賞中凝聚成永恒的美麗。作者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從首尾兩個短句便全然盡顯。分享,是貫穿始終的,是期待,是邂逅,是幸福,是回味。沒有刻意營造一個詩味的境地,聚散相依間的言語卻是用詩釀出的甘美佳肴。茶農(nóng)老太太的穿著裝扮、言談舉止、神態(tài)見識,是綠色的純粹、靈動、安然與和善。分享的豈止是“九溪十八澗”的幽趣絕勝之美,更有詩意生活的心暖茶香。素守一顆玲瓏心,風(fēng)情盡在知音間。自然的綠色點染了“我”的才情,文化的綠色點化了“我”的感知,分享的綠色點亮了“我”的成長之路,那是亮麗明媚的未來。 (施兆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