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鴻飛
老楊是單位里的老實人,他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6時起床,7時吃早餐,8時上班,12時下班……
老楊從不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別人請他吃飯,他不去;領(lǐng)導讓他辦事,他也不離開座位;回家后,什么時間要干什么事,每天都固定不變,雷打不動。無論是誰,都改變不了他的習慣。別人問他干嗎不變變,他總是習慣性地笑笑,說:“習慣了?!?/p>
老楊習慣于見到上司笑,見到下屬兇,見到熟人熱情,見到生人嚴肅。老楊就這么生活在習慣里,一成不變……
這天,老楊走在上班的路上,他習慣走路上班,因為坐車或騎車都不能保證他在固定的時間到達單位。他走著走著,不時看看手表,看著到達每幢建筑物的時間:8時05分到達郵局,8時11分到鐘樓……每一分甚至每一秒,老楊都要分毫不差,因為他習慣了在那個時間點到達那個地點,他不愿改變自己的習慣。
8時21分40秒,老楊來到單位前的三岔口,再過5秒,綠燈就會亮起來。啊,又是完美的一天。
嗒嗒嗒……一眨眼工夫,5秒就過了,可綠燈卻未亮起。怎么回事?老楊緊張地看了下手表,抹了抹額頭上的汗。
又過了3秒,綠燈還未亮。糟了,再過幾秒就該到單位門口了,不能壞了習慣。老楊想到這里,全身就充滿能量,他沖了出去,跑到路上,他的眼中只有單位大門。
“先生,危險——”
……
白色的墻,白色的床單,白色的房間。這是哪兒?老楊睜開眼,周圍有很多人。被這么多人圍著,老楊很不舒服,這不是破壞了自己的習慣嗎?“你們這是干嗎?我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他問道。
“這兒是醫(yī)院,你住院了。”有人說。
什么,住院?老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習慣不是要被打破了嗎?“現(xiàn)在幾點?”老楊的聲音有點顫抖。
“現(xiàn)在是9時40分?!币晃恍聛淼南聦俨涣私饫蠗畹牧晳T,回答道。
“什么?”老楊一驚,這個時間,他不是應該在辦公室里寫材料嗎?“啊——”老楊驚叫了一聲,暈了過去。等他再次醒來,周圍已沒有了人,只是墻上掛著一面大鐘,上面顯示的時間是5時50分。
看著鐘,老楊想想剛才的事,好像是夢。想到這,老楊滿意地點了點頭,到底沒破了習慣。
他當然沒有看到,那鐘后被拉開的軸。
江蘇阜寧縣實驗初級中學
(指導老師 姜有榮)
小編的話
這三篇小小說各有特色,《我是證人》借街坊的證言,寫出了主人公卡洛斯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費用已付清》通過藥店女老板與面店黃師傅的比較,突出了黃師傅樂善好施的精神,而出乎意料的結(jié)局寫出了長大后的小男孩知恩圖報的美德;《活在習慣里的人》帶著濃郁的夸張色彩,通過老楊闖紅燈遭遇車禍之后上演的“拉軸定時”,這出只有他一人蒙在鼓里的悲喜劇,將他循規(guī)蹈矩的性格和文章“習慣決定人生”的主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親愛的“創(chuàng)粉”,從這幾篇小小說中,你們獲得什么啟迪呢?如果你們也擅長寫小小說,歡迎投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