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文
摘 要:化學原理是生活生產中的運用依據(jù),對生活生產中的化學原理進行總結和分析,有助于我們高中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同時生活作為一個大課堂,其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及深刻的哲理,將學習生活化,可培養(yǎng)我們的實踐能力,促進我們化學成績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化學原理;生活;原理解釋;生產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其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尤其是化學原理,在生活與工業(yè)生產中隨處可見,同時作為高中的學生來說,對化學原理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進行總結和分析,對于我們后期的化學學習將大有裨益。
1化學原理在生活中的解釋
1.1人工降雨
通過開爾文公式可解釋微小液滴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的飽和蒸氣壓。開爾文公式為:ln(pr/p0)=2σM/RTρr,公式中pr為微小液滴的飽和蒸氣壓,p0為平液面的飽和蒸氣壓,M為液體的分子量,r為小液滴的半徑,ρ為液體密度,σ為液體的表面張力,從公式可以看出,液滴的半徑越小,其上方的飽和蒸氣壓越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將水灑在飽和桌面上的經歷,如在這時我們用玻璃罩罩住,其會因小液滴的飽和蒸氣壓大,大液滴的飽和蒸氣壓小,而使玻璃罩內的蒸氣壓為不飽和狀態(tài),致使小液滴會不斷的蒸發(fā),從而將桌面上的小水滴去除,而相對于大液滴來說是過飽和的,故會不斷的在大液滴表面凝結,最終使液滴更大。
在生活中,筆者有時也會疑惑為什么天上有云,卻有時不下雨呢?人工降雨又是什么原理呢?對此,筆者通過以下假設進行了分析:如云層中的水蒸氣壓強為p,小液滴的飽和蒸氣壓為pr,當p
1.2金屬冶煉
電解是將直流電通過電解質溶液或熔體,使電解質在電極上發(fā)生化學反應,以制備所需產品的反應過程,電解過程必須具備電解質、電解槽、直流電供給系統(tǒng),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電解槽中電解質的離子在通電前會處于無秩序的運動中,當接通直流電后,離子就會做定向運動,具體為:陽離子向電解槽的陰極移動,在電解槽的陰極端得到電子,被還原,同時陰離子向電解槽的陽極移動,而在陽極端失去電子,被氧化。這一原理在許多化工產品的生產、稀有金屬的冶煉、金屬的精制、電鍍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1.3煤制油
由于油產品是沒有含氧元素的液體燃料,因此煤制油在經過煤炭添加氫元素或是添加氫元素之后,會提取混合烴的液體油與甲醇,同時在煤制油的生產過程中會添加氫元素,并會消耗氫資源,詢問相關人員后,其表示現(xiàn)在應用的成熟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煤炭來獲得甲醇,另一種是通過煤炭來獲得混合烴。首先通過煤炭來制成甲醇的化學原理為:
(1)煤炭純氧氣化(生成物H2/CO=0.5):2(CH)+O2→2CO+H2。
(2)合成甲醇(配入由水電解生成的H2,反應物H2/CO=2.0):2CO+H2+3H2→2CH3OH。
(3)合成二甲醚:2CH3OH→CH3OCH3+H2O,或者由合成氣來制得(配入由水電解生成的H2,反應物H2/CO=2.0):2CO+H2+3H2→CH3OCH3+H2O。
(4)合成乙烯:2CH3OH→C2H4+2H2O,或者由合成氣來制得(配入由水電解生成的H2,反應物H2/CO=2.0):2CO+H2+3H2→C2H4+2H2O,ΔH=-11.72kJ/mol。
(5)甲醇合成丙烯:3CH3OH→C3H6+3H2O,ΔH=-30.98kJ/mol。
其次煤制油的技術是根據(jù)德國化學家的理論為制作基礎的,其需先把煤轉變成合成氣,也就是一氧化碳與氫氣的混合氣體,再把合成氣體經過高溫與高壓、催化劑的環(huán)境生成混合烴(存在的反應機理如圖1所示)。
圖1中帶有斜線的線段表示同態(tài)催化劑,CO和H2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化學吸附,并會裂解為各自的組成原子,而裂解產生的原子相互反應會生成H2O,以及繼續(xù)留在催化劑表面的CH2(亞甲基),如果沒有更多的H2存在,兩個亞甲基的聚合產物就會是乙烯(H2C—CH2),而當存在足夠的H2時,聚合產物則是飽和烴的混合物。
2化學原理在生產中的應用
2.1鍍金儀
在陪老人去牙科看病時,筆者發(fā)現(xiàn)醫(yī)生用的鍍金儀是利用電解原理工作的一種口腔修復工藝設備,以前由于在口腔修復中大量使用的賤金屬是一種不穩(wěn)定合金,在口腔酸溶液環(huán)境中極易腐蝕,有害金屬離子析出后,會對人體有極大的毒害性,因此為有效防止賤金屬離子析出,醫(yī)生選擇在賤金屬義齒表面鍍一薄層黃金,以有效阻止有害的賤金屬離子對人體的侵害,防止烤瓷牙牙齦黑線的產生。其次關于鍍金儀的化學原理,筆者還存在些許困惑,而后通過詢問老師了解到,陽極通常由鈦或惰性材料構成,陰極是經過處理的金屬冠,以將電極浸入鍍金液中,在陰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Au++e→Au(還原反應),鍍金時間一般在90~180S的范圍內,以此就可得到孔隙率低、結合力好、光亮的純金鍍層。
2.2納米材料的光催化
通過化學學習我們知道,光催化氧化有機和生物分子在環(huán)境方面的應用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特別是在摧毀有害廢棄物方面,理想的結果是有機或生物化合物得到完全礦化,脂肪族和芳香族氯化碳氫物轉換成為小的無機、無毒或低毒害分子,如CO2、H2O、HCl等。其次光催化劑包括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同時也可包括被半導體光催化作用降解的化合物,即:烷烴、脂肪醇、羧酸、芳香烴、芳香環(huán)、除草劑等。膠體顆粒與其對應的塊體相比,可表現(xiàn)出更好的光催化反應活性。
3總結
總之,在生活、生產中理解化學原理的過程,就是將生活與學習、化學知識進行更為緊密的融合,引導自身在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生活積累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提升化學實踐能力,最終實現(xiàn)我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佳雯.高中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7(07).
[2]黃丹.綠色分析化學原理與技術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