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嶺
世界上最遠(yuǎn)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雖是一句調(diào)侃,卻也是現(xiàn)實。有媒體調(diào)查顯示,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比我們想象的更高,有五分之一的人每隔十幾分鐘就要看一次手機,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認(rèn),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不用手機,他們就會感到焦慮。超過七成的人要在睡前使用手機,而走路、上廁所、乘坐交通工具是我們使用手機最頻繁的場合。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jīng)離不開手機,但手機的過度使用正威脅著我們的心理健康?!笆謾C控”們該如何擺脫手機對我們的控制呢?
1.關(guān)掉信息推送,給手機瘦身
一條信息推送經(jīng)常會打亂我們的思維和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注意力被帶走,從而浪費很多時間。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軟件和消息,盡可能關(guān)閉推送和提示音,以保證不被不必要的消息打擾。刪除不需要的應(yīng)用軟件,減少無目的的瀏覽時間。
2.不帶手機進廁所和臥室
用手機聊天,購物,刷微博太興奮而無法入睡……相信每個人都體驗過。睡前看手機會推遲入睡時間,影響睡眠質(zhì)量,不帶手機進臥室和廁所是保證休息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最好的解決方式。
3.養(yǎng)成戴手表的習(xí)慣
本來想掏出手機看時間,順便看看朋友圈吧,再刷刷微博,十幾分鐘轉(zhuǎn)眼就過去了。
4.多思考,少搜索
因為對手機的依賴,我們的思維能力在下降,不認(rèn)路,不記事,一切都交給手機。我們的大腦正在變得遲鈍,思考時間在減少,動手能力也在下降。
5.適度社交
交際圈小,朋友少,想與外界聯(lián)系又不積極主動的人更容易依賴手機。每天留出一定的時間和家人交流,這段時間里不要用手機。嘗試把人際交往從手機里移到手機外,面對面的交流更能滿足人際互動的心理需要。
6.培養(yǎng)其他興趣點
興趣少的人更容易靠手機消磨時間。增加體育運動或戶外活動,如跑步、游泳、爬山、騎車等,以減少接觸手機的時間。
玩手機是習(xí)慣性行為,如果我們能意識到手機依賴的危害,并努力控制,減少使用,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摘自《心理與健康》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