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舉看顏值
如果你是美男,那你在明朝更有可能考上狀元。然而明朝的官可不好做,很容易被特務(wù)盯上,被皇帝砍頭。你最好明哲保身,最多被人起一個難聽的諢名。明朝經(jīng)濟繁榮,但一不小心就會買到贗品。不過到了動蕩的明末,你會發(fā)現(xiàn)“擔心買到贗品”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黑云壓城,人命如草,最勇猛的將軍也已經(jīng)血染戰(zhàn)袍。
朱元璋雖然長相平平,但他決心把狀元打造成帝國的形象代言人。要對得起王朝的面子,顏值自然是極其重要的。這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的首次殿試時就樹立了榜樣—原擬為狀元的郭翀因為相貌丑陋被降為榜眼,英俊的吳宗伯被拔為狀元。這著實讓考生們目瞪口呆。
朱元璋的范例讓明代很多皇帝在欽點狀元時要先測顏值,很多帥哥也因此逆襲而成為狀元。
正統(tǒng)元年(1436年),居然鬧出了以貌誤取狀元的笑話。主考官、大學士楊士奇想事先確認周旋的外貌來初擬狀元候選人。由于周旋與周瑄的讀音相近,他們的老鄉(xiāng)誤聽為是詢問周瑄,回答說他相貌白皙,身材魁偉。楊士奇于是把周旋擬為第一,進呈皇帝欽點。傳臚那天,大家發(fā)現(xiàn)周旋的相貌十分丑陋,但木已成舟,于是輿情悵然。
正統(tǒng)四年,殿試初擬張和為狀元,但明英宗吸取三年前的教訓,不再相信主考官的判斷,而是特派貼身太監(jiān)去張和的住所當面查看,果然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長翳、昏花,便將他降為二甲一名,另將英武俊朗的施槃拔為狀元。
弘治十二年(1499年),浙江才子豐熙的殿試策論極佳,被擬為狀元,但他是個瘸子,儀容不佳,孝宗知道后遺憾地把他降為榜眼,將原本位居第四但長得“頭大貌偉、潔白凝重”的廣東人倫文敘點為狀元。
萬歷十七(1589年)年中進士、后來擔任首輔大臣的朱國楨說:“凡鼎甲,圣上多密訪而后定?!辈艑W可以通過考試測量,自有考官們負責。皇上密訪的主要是顏值。
上行下效,明代狀元錄取注重外貌的風氣讓通俗小說里大量涌現(xiàn)帥哥狀元,如《濃情快史》中的狄仁杰“豐姿俊秀”。就連《龍鳳配再生緣》中的武狀元皇甫少華也是“貌美”“秀眼”。這些美貌狀元在殿試中極具殺傷力,能立即獲得皇帝的青睞。而《唐鐘馗全傳》中的鐘馗、《殘?zhí)莆宕费萘x傳》中的黃巢也因為貌丑而丟掉了即將到手的狀元。
編 輯 / 子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