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文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學院發(fā)表獲獎感言時,中國作家莫言沒有振振有詞地談天說地,而是以講故事的新穎方式,娓娓講述自己貧窮的、裹著小腳的、沒有讀過書不識字的母親。幾則關于母親的樸素小故事,給聽眾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莫言的家在偏僻落后的鄉(xiāng)村,他小時候家庭比較貧窮,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往往餓得有氣無力。當時家里僅有一個熱水瓶,有一天莫言提著它去公共食堂打開水,他餓得手臂沒有力氣,在提著開水回來時,熱水瓶突然掉落。
在落地之后,熱水瓶打得破碎不堪,不僅熱氣騰騰的開水在地上灑開,而且遍地是雪亮的玻璃碎片。莫言非常害怕,認為肯定會遭到母親打罵,只得趕緊鉆進草堆躲藏。藏在草垛里,莫言既不敢咳嗽,也不敢出來,即使呼吸,也要輕輕的。
到傍晚的時候,母親干活回來,發(fā)現(xiàn)莫言不在家里,便在村子中四處尋找。一邊找,母親還不停地叫喊兒子的乳名:“社斗……”莫言擔心母親著急,聽見她呼喚自己的乳名,只好鼓起勇氣從草垛里鉆出來。走到母親身邊,莫言既沒有遭到指責,也沒有受到抽打。
終于找到兒子,母親連忙用手撫摸著他的頭,仔細地查看他在躲藏的時候,草垛是否弄破他的頭皮。孩子的身體安然無恙,母親得以放心地帶著他回家。莫言打破熱水瓶,竟然沒有遭受母親打罵,成為最早保存在他記憶中的事,以后永遠不忍心刪除。母親的寬宏大量,教會兒子什么是大愛和親情。
在生產(chǎn)隊收割麥子后,莫言跟隨母親去地里撿拾麥穗,以便盡可能增加糧食。發(fā)現(xiàn)看守麥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趕快紛紛逃跑,避免惹火燒身。母親纏著小腳,盡管她全力以赴地逃跑,不過速度依然緩慢,很快就被人家捉到。
看守人不僅身材高大,而且脾氣格外暴躁,輕易就會打架斗毆。抓到母親后,看守人居然伸手朝著她用力打過去。在猛烈的抽打下,母親搖晃著身體,無可奈何地倒下去,看守人沒收了她撿到的麥穗,然后吹著口哨,神氣十足地離開。母親坐在地上,嘴角在不停地流血,臉上呈現(xiàn)的絕望神情,讓兒子終生難忘。
隨著時間的更替,看守人在迅速蒼老,最終變成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莫言和母親去購買東西,在集市上發(fā)現(xiàn)看守人,他立刻沖上去,想逮住看守人報仇,母親趕快拉著他,平靜地對他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一個人。”
在撿拾麥子的時候,母親遭到看守人抽打,成為莫言記憶中最痛苦的事,基本上隨時隨地,他都想著要為母親報仇雪恨。多年后終于找到看守人,母親竟然不允許他動手,耐心地對他進行勸說。母親的豁達大度,教會兒子什么是寬容和理解。
莫言家平時很少吃餃子,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才能享受這樣的美食。有一年過中秋節(jié),他家包了一頓難得的餃子,每人僅僅有一小碗。正當他們要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門口,左手端著瓷缸,右手拄著拐杖,不眨眼地盯著他們的碗筷,偶爾還有口水落下來。
看著乞丐可憐的樣子,莫言的心里異常難受,干脆端起半碗紅薯干,準備倒在老人的瓷缸里,希望將他打發(fā)走。讓莫言意外的是,乞丐憤憤不平地質問:“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么長的?”
乞丐的無理取鬧,導致莫言非常不愉快,只得氣急敗壞地解釋:“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每人只有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還需要吃其他東西。我愿意給你紅薯干,已經(jīng)不錯了,你要就接著,如果你不要,就馬上滾開!”
母親連忙指責莫言的做法不對,隨即端起她的那半碗餃子,毫不猶豫地倒進乞丐的瓷缸中,自己心甘情愿吃紅薯干。母親倒餃子給老人,成為莫言記憶中最深刻的事,在隨后的歲月里,他總是無法忘記。母親的體貼入微,教會兒子什么是憐憫和同情。
莫言12歲那年,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母親把三棵吊在墻上留著過年包餃子的白菜,從釘著的木橛子上摘下來,用破羊皮包著,放在家里那個蠟條簍子中,讓順路去讀書的兒子背著,到3里遠的鄰村集市出售。到集市后,母親讓莫言去上學,本來他也想走,只是看到一個老太婆走過來,他便沒有急忙離開。
核準白菜的重量,老太婆說她不會算賬。當天母親頭痛,默默地計算幾分鐘,沒有把賬目算清楚,只能要求兒子計算。莫言找來一根草棒,握在布滿凍瘡的手里,用剛學過的乘法,在地上進行計算。莫言報出一個數(shù)字,母親重復了他報出的數(shù)字。
算完賬莫言就去讀書,放學回到家里他忽然看見,母親正坐在灶前發(fā)呆,蠟條簍子擺在她的身邊,三棵白菜都在簍子里。母親抬起頭,雙眼紅紅的,說話的聲音似乎在顫抖:“孩子,你怎么能這樣?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錢?你今天讓娘丟臉……”
在除夕前莫言去讀書時,順便跟著母親去賣白菜,無意中多算老太婆一角錢,最終遭到退貨,成為他最后悔的事,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無論是做任何事情,莫言都會認真對待。母親果斷收回算賬出錯的白菜,教會兒子什么是誠實和恥辱。
母親以身作則的引導,讓莫言受益匪淺:“在人生的旅途中,注定要遭受許多委屈。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異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你要學會一笑置之,學會超然待之,學會轉化勢能。智者懂得隱忍,原諒周圍的那些人,讓我們在寬容中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