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寶 張一耕 林培堅
(福建省安溪縣中醫(yī)院,福建 安溪 362400)
分析小柴胡湯與恩替卡韋聯(lián)合用藥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
林金寶 張一耕 林培堅
(福建省安溪縣中醫(yī)院,福建 安溪 362400)
目的分析小柴胡湯與恩替卡韋聯(lián)合用藥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予以對照組患者單一的恩替卡韋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使用小菜胡湯予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通過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恢復正常效率、HbeAg轉(zhuǎn)陰率以及HBV-DNA轉(zhuǎn)陰率進行評價。結果對比兩組臨床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ALT恢復正常效率、血清HbeAg轉(zhuǎn)陰率、HBV-DNA轉(zhuǎn)陰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柴胡湯與恩替卡韋聯(lián)合用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顯著,相較于恩替卡韋單獨用藥,能更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狀況,加強HEbAg、HBV-DNA轉(zhuǎn)陰率,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小柴胡湯;恩替卡韋;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指體內(nèi)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且發(fā)病時間不確定的臨床慢性肝炎表現(xiàn)者。慢性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其主要傳播源為乙型肝炎患者與乙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病毒能通過母嬰、血液、傷口和性接觸進行傳播。本次研究就小柴胡湯與恩替卡韋聯(lián)合用藥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本院檢查復診,確認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觀察組4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對照組49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所有患者年齡均為(43.53±10.31)歲,病程均為(6.78±3.12)年。就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并無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予以對照組患者單一的恩替卡韋進行治療:使用恩替卡韋時應注意每天服用1次,1次服用的量為0.5 g,將4周作為1個療程,不間斷服用8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使用小柴胡湯予以治療。按照小柴胡湯基本藥方:柴胡10 g、黃芩10 g、半夏10 g、黨參15 g、生姜3 g、甘草5 g、大棗10 g進行配藥,將藥物在水中煎熬20 min,取300 mL早晚各1次進行服用,4周作為1個療程,不間斷服用8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通過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恢復正常效率、HbeAg轉(zhuǎn)陰率以及HBV-DNA轉(zhuǎn)陰率進行評價。
1.4 療效評價:依照《中藥新藥治療病毒性肝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評判標準進行判斷。將患者病癥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及其他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視為痊愈;患者病癥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及其他肝功能指標得到顯著改善為顯效;患者病癥臨床癥狀局部緩解,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及其他肝功能指標改善,但不顯著為有效;患者病癥臨床癥狀沒有變化或病情有加重傾向,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0T)及其他肝功能指標無變化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相較于對照組(81.63%),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3.88%)明顯更高,兩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有效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ALT復常率、HBeAg、HBC-DNA轉(zhuǎn)陰率比較:兩組患者ALT復常率、HBeAg、HBC-DNA轉(zhuǎn)陰率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ALT復常率、HBeAg、HBC-DNA轉(zhuǎn)陰率比較(n,%)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幾大疾病之一,據(jù)研究表示,慢性乙型肝炎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在全世界中的發(fā)病率也極其高,而我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慢性乙型肝炎的發(fā)病率也久居不下,且時刻存在上升趨勢。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發(fā)和傳播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社交活動和身心健康,雖然對于臨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所取得的療效都微乎甚微。
恩替卡韋是一種核苷類藥物,它能通過結合RNA位點,阻礙核苷酸和HBV-DNA進行復制,能針對乙肝病毒(HBV)多聚酶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而小柴胡湯和解少陽較為有效的經(jīng)方,主要治療少陽癥:方中柴胡味微苦入肝經(jīng),升陽達表,和解少陽,黃芩養(yǎng)陰退熱,半夏健脾和胃,降逆止嘔,黨參甘草補益正氣而溫中,生姜大棗養(yǎng)肝和胃。從病原學的角度,小柴胡湯對細胞上HbsAg有極強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狀況,緩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癥狀。
綜上所述,小柴胡湯與恩替卡韋聯(lián)合用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顯著,相較于恩替卡韋單獨用藥,能更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狀況,加強HEbAg、HBV-DNA轉(zhuǎn)陰率,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1] 鄒增城,陳鴻杰,楊宏志等.小柴胡湯加減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肝郁脾虛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6,8(24):23-25.
[2] 石曉峰.小柴胡湯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4):203-204.
[3] 康昭恒.小柴胡湯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隨機對照研究[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6,16(2):71-72.
[4] 王書明.中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3):32-33.
R512.6+<2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0-0204-022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7)20-0204-02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0-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