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璧然,曲琳琳,李善驥,苗 華,崔馭賀,劉心睿*
(1.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湖南 長沙410000;2.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a.檢驗科;b.神經(jīng)腫瘤外科;c.腫瘤治療中心護理平臺)
*通訊作者
2006年與2016年某院神經(jīng)外科鮑曼不動桿菌臨床耐藥性分析
戴璧然1,曲琳琳2a,李善驥2b,苗 華2c,崔馭賀2b,劉心睿2b*
(1.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湖南 長沙410000;2.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a.檢驗科;b.神經(jīng)腫瘤外科;c.腫瘤治療中心護理平臺)
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不動桿菌屬中最常見的一種革蘭陰性球桿菌。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在水、土壤、人及動物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處常見。近年來Ab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成為僅次于銅綠假單胞菌的醫(y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非發(fā)酵菌中處于第二位[1,2]。鮑曼不動桿菌因其具有強大的生存能力、較高的獲得耐藥能力以及菌群間較強的耐藥性傳播播散能力,越來越多的多重耐藥、廣泛耐藥甚至全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在世界范圍內被發(fā)現(xiàn),甚至有流行趨勢[3],導致其分離率、耐藥率逐步上升的因素主要有:手術創(chuàng)傷大、時間長、大劑量長時間應用廣譜抗生素、移植等免疫抑制劑的長時間應用、糖皮質激素的長時間廣泛應用,以及呼吸機、置管等介入性醫(yī)療手段越來越多的被采用等。本文對比2006年與2016年我院神經(jīng)外科收集到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感染耐藥性變化趨勢及臨床常用藥物治療的敏感性分析。
1.1 菌株標本數(shù)量及來源 2006年17株標本以及2016年
43株標本,來源于神經(jīng)外科中心住院患者送檢的細菌培養(yǎng)標本,同一患者不同標本來源分離菌株計為1株,包括痰液、血液、尿液、體液等。
1.2 鑒定儀器 采用微生物鑒定和藥敏系統(tǒng):VITEK2及VITEK COMPACT(法國梅里埃),行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
1.3 細菌鑒定及藥敏方法 微生物鑒定和藥敏系統(tǒng)VITEK2及VITEK COMPACT(法國梅里埃),鑒定卡使用革蘭陰性菌鑒定卡( GP-67) ,藥敏卡使用革蘭陰性菌藥敏卡(GN09) 。參照CLSI-M100S 標準判定結果。
1.4 結果分析 應用WHONET 5.6 (WHO 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wǎng))進行。
鮑曼不動桿菌標本2006年分離菌株17株,2016年分離菌株43株,升高約2.5倍。其主要來源于痰液標本。鮑曼不動桿菌藥物敏感率:2016年較2006年有極大變化,常用廣譜抗菌素的敏感率有所下降,其中以亞胺培南最為顯著,2006年其敏感率接近85%,而2016年降至39.6%,具體見表1。
表1 2006年及2016年我科鮑曼不動桿菌抗菌藥物敏感率%對比
鮑曼不動桿菌根據(jù)耐藥程度分為以下幾類:多重耐藥(MDRAB)、廣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XDRAB)、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PDRAB)。這幾類細菌對現(xiàn)有的已知抗菌藥物耐藥性強,甚至無敏感藥物可用[4-6]。神經(jīng)外科患者因為原發(fā)病嚴重、顱腦手術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常進行氣管插管或切開、較長時間的呼吸機輔助呼吸、長期靜脈通路等介入性置管、大劑量長時間應用廣譜抗生素、臥床時間長、墜積性肺炎褥瘡等情況常見、以及重癥監(jiān)護室留觀時間長等因素影響,導致鮑曼不動桿菌易感性強,感染率高[7]。同時,由于鮑曼不動桿菌具有生存力、獲得性耐藥能力及克隆傳播能力,使其感染發(fā)生率尤其是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內的發(fā)生率呈逐步升高的趨勢。
對比我科2006年及2016年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來看,亞胺培南的敏感率大幅下降,但由于近10年來,該類抗生素的應用過于頻繁,甚至可以說是濫用,鮑曼不動桿菌對其敏感性已不足40%;同時對于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臨床及社區(qū)相對常用的廣譜抗生素,鮑曼不動桿菌對其敏感性亦有明顯下降;對于頭孢他啶、頭孢吡肟等抗生素其敏感率變化不大,可能跟其常年有效率不高,臨床應用不廣有關;頭孢曲松的敏感率1.2%,基本無效。而阿米卡星、復方新諾明等臨床不常見甚至難以從市面上購得的抗菌素,其敏感率明顯上升。
分析導致上述結果可能的原因: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長期被作為治療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首選抗生素,部分醫(yī)生對適應癥把握不當,對部分無癥狀的痰培養(yǎng)陽性患者亦使用該類抗生素,導致其使用率過高甚至是濫用。同時,由于對于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作用機制研究尚未有突破,尚無針對性的預防或降低其耐藥發(fā)生率的措施,現(xiàn)階段只能對其耐藥性進行監(jiān)測,嚴格無菌操作規(guī)范,對接觸患者的物品器械等進行徹底消毒,對MDR、XDR及PDRAB高發(fā)或爆發(fā)感染的ICU或病房采取封閉消毒等措施,以降低鮑曼不動桿菌的發(fā)生率,延緩其耐藥率的上升趨勢。
[1]Bou G,Oliver A,Martínez-Beltrán J.OXA-24,a novel class D beta-lactamase with carbapenemase activity in a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linical strain[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6):1556.
[2]劉心睿,楊洪發(fā),薛建紅, 等.2005-2007年吉大一院神經(jīng)外科鮑曼不動桿菌臨床耐藥性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9,13(2): 220.
[3]Peleg AY,Seifert H,Paterson DL.Acinetobacter baumannii:emergence of a successful pathogen[J].Clin Microbiol Rev,2008,21(3):538.
[4]Falagas ME,Karageorgopoulos DE.Pandrug resistance (PDR),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 (XDR),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among Gram-negative bacilli:need for 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in terminology[J].Clin Infect Dis,2008,46(7):1121.
[5]Falagas,ME,Koletsi PK,Bliziotis IA.The diversity of definitions of multidrug-resistant (MDR) and pandrug-resistant (PDR)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J].J Med Microbiol,2006,55(Pt 12):1619.
[6]Paterson DL,Doi Y.A step closer to extreme drug resistance (XDR) in gram-negative bacilli[J].Clin Infect Dis,2007,45(9): 1179.
[7]施金玲,蔡 璇,李從榮.武漢地區(qū)8 家醫(yī)院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現(xiàn)狀[J].醫(yī)學新知雜志,2002,12(2):97.
1007-4287(2017)08-1323-02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