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正文+黃平
【摘 要】本文根據圖紙難度,將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分為三個層次,并提出了一種分層教學在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中的應用方案。
【關鍵詞】分層教學;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使學生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和提高。在教育學上,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在心理學上,分層教學符合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要求的選擇;在學習論上,分層教學符合優(yōu)生差生都要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能力的教學觀點。
分層教學的主要形式:①分層走班模式;②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③定向培養(yǎng)目標分層模式;④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⑤能力目標分層檢測模式;⑥“個別化”學習的模式。
1分層教學在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中的應用
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是工程造價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其教學過程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相應任務,任務一般為完成一套施工圖的鋼筋工程量計算。結合該門課程的特點,本文采用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根據施工圖難度給學生提供A、B、C三套施工圖,難度依次遞增,學生自由選擇圖紙,這樣在教學中,從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確定了不同的層次要求,使學生都能參與到實訓之中,從而盡可能使學生從中學到知識。
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施工圖難度確定其難度系數η,A套圖紙難度系數ηA為1.0,B套圖紙和C套圖紙的難度系數ηB和ηC都大于1.0,且ηB<ηC,這三種施工圖分別對應簡單、一般困難、困難三種層次。定義難度系數的目的在于,在最后評價學生的時候,將某套圖紙實訓完成情況稱為初始得分,記為S0i(i=A,B,C,0≤S0i≤100),定義最終得分Si為難度系數與S0i的乘積,但不大于100,即Si=min(ηiS0i ,100)。
從學生角度分析,若難度系數η越高,則越能吸引學生選擇越困難的圖紙,但是所帶來的問題是對學生正確率的要求又降低了。所以難度系數η必須設置合理,否則難度系數太低,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的吸引不足,難度系數太高,對學生正確率的要求又太低。
2圖紙難度的因素分析
影響圖紙難度的主要因素只要有:圖紙中建筑物的體量大小、建筑物所采用的結構形式、建筑物中構件的復雜程度。
2.1建筑物體量大小
一般來說體量越大,計算內容越多,所以越復雜。但是鑒于學生實訓時間較少,一般只有1周到2周時間,不可能安排學生計算體量很大的建筑物鋼筋工程量,所以三種難度層次的圖紙體量取相同,建筑物層數為3層左右,這樣可以保證樓板類型同時含有LB和WB,并且每層建筑面積500m2左右即可。
2.2建筑物所采用的結構形式
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主要考察的是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而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包括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
從每種結構所含的構件來說,框架結構肯定含有框架柱、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樓板、屋面板、樓梯、基礎,而該門課程學習的重點構件也就基本全部涉及了,所以框架結構應該作為A套圖紙所選取的結構形式。
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除了含有上述框架結構所含構件外,還含有剪力墻,剪力墻相較于之前所述的所有構件而言,其復雜程度增加,計算變難。
對于剪力墻結構,雖然計算難度增加了,但是其豎向構件只有剪力墻而不含有框架柱,所以從教學的角度來說,剪力墻結構不宜采用。
所以對于C套圖紙,應該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而B套圖紙可以采用框架結構或者框架剪力墻結構。
2.3建筑物中構件的復雜程度
鋼筋工程量計算,其最小單位就是計算每根構件鋼筋工程量,所以構件復雜程度對圖紙的復雜程度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構件的復雜程度,主要包括構件采用的形式、構件截面是否變化、鋼筋是否變化。
2.3.1構件采用的形式
對于基礎來說,教學的基礎形式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而獨立基礎難度小于條形基礎,條形基礎難度小于筏形基礎。對于框架梁,折梁比一般框架梁難。對于板來說,折板難度比一般板難。
2.3.2構件截面是否變化
對于框架梁和框架柱來說,當截面尺寸和截面標高發(fā)生變化時要比一般情況復雜的多。
2.3.3鋼筋是否變化
對于框架梁和框架柱來說,當縱筋直徑和數量發(fā)生變化時要比一般情況復雜。
3分層教學在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中的應用方案
根據前文對圖紙難度的因素分析,現(xiàn)提出了一種分層教學在鋼筋工程量計算實訓中的應用方案如下:
參考文獻:
[1]裴希山.分層次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11(2):59-62.
[2]楊文堯.中等職業(yè)學校開展分層教學的集中嘗試[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23:1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