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永梅
摘 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經(jīng)驗中深刻體會到,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小學生想要寫出高水平的文章關(guān)鍵還在于平時對素材的積累和平時對于寫作技巧的理解訓練,寫作提升是對于閱讀和寫作兩種能力的綜合運用。而“隨文練筆”是一種最常見的培養(yǎng)學生“作”文訓練的方式,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隨文練筆;立足;課堂
教師在平時教材的備課中應(yīng)該“有心”關(guān)注習作訓練的培養(yǎng),教師要將“隨文練筆”這種訓練法“順手”運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只有教師有意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影響才可能取得效果。
其一,“情到深處自然濃”。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和現(xiàn)實進行比較來深入挖掘?qū)W生心中最細膩的情感。比如,在授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些2008年汶川地震時關(guān)于親情的報道視頻,然后讓學生回憶自己當時所經(jīng)歷或者所聽聞的對其本身很有觸動的愛的場景,以此來調(diào)動他們的情緒。當學生回憶完畢后,也是其情感最豐沛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這篇課文,讓學生帶著一種尊崇親情的心態(tài)去閱覽整篇課文。這樣就可以使他們充分感悟到課文中濃烈的父子情?!八诹?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文中父親這種不被外人所理解的堅持不懈的舉動,是一種對自己子女深沉熾熱的愛的體現(xiàn)。于是,一個關(guān)于“父親的愛”話題便產(chǎn)生了。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寫一件發(fā)生在他們身邊體現(xiàn)“父愛的偉大”的事。因為有了前面的感觸作鋪墊,他們的文筆自然也會細膩很多。
其二,圖片是課本中最直觀的視覺沖擊。在人教版高年級課程中,有很多課文都有插圖。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寫下對插圖的直觀感受的方法來訓練他們隨文練筆的能力。比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課文中關(guān)于圓明園被毀滅前和被毀滅后的對比圖來寫一篇關(guān)于自己的感受的課文隨筆。圓明園是中國昔日的輝煌,但是被可恨的敵人踐踏得支離破碎。通過一組圖片的鮮明對比,學生的情緒自然就會高漲,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也會被帶入到寫作中,從而使整篇文章情感充沛。
其三,讓留白變得不再白,筆者不可能對文章面面俱到的描述,教師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來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如小學六年級課文《少年閏土》,作者魯迅先生在課文最后寫道:“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遍c土被自己的父親帶走了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那成年后的閏土又是怎樣的一番模樣呢?想必這是魯迅先生很想知道的。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整篇課文的分析來想象和描寫一下成年后的閏土的外貌和性格,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在人物描寫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寫得好的展示出來,或者把學生沒有做好的進行批注。
其四,依據(jù)文意來拓展學生隨文練筆的技巧。在《落花生》一課中,父親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蹦敲?,有用的人應(yīng)該具有哪些方面的特點和性質(zhì)呢?這是值得學生深思的問題。在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較為細致的講解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就“我心目中有用的人”的觀點來寫出學生自己的感想和結(jié)論。這既是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又能夠提高他們在寫作方面的深度。
其五,拓展閱讀,綜合感悟。通過將“讀”與“寫”結(jié)合起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的感悟和綜合表達能力。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們可以從《三國演義》中選取有關(guān)表現(xiàn)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特點的章節(jié)或者有關(guān)周瑜這一人物的描寫作為拓展閱讀,讓學生通過文章中較為直觀的表述和描寫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物特點,然后老師以“你眼中的諸葛亮”或者“你眼中的周瑜”為題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同時,在這種課堂教學活動中,首先老師可以先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dǎo),然后讓學生積極踴躍地表達自己對人物的看法和認知,在整理相關(guān)的觀點之后讓學生大膽寫一寫自己的看法或者對他人的觀點進行評判。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綜合他人認知的基礎(chǔ)上也能夠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為寫作奠定良好穩(wěn)定的基礎(chǔ)。
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表明,只是伴隨課本教學增加小小的隨筆練習,讓課本資料與寫作能力的訓練相統(tǒng)一,讓生活資料與寫作主題聯(lián)系。學生不再認為寫出一篇優(yōu)秀作文是一件困難的事,寫作是有感而發(fā),作文也不再像記流水賬那樣無味,教師的習作教學能力得到人們認可,學生對于寫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胡安富.隨文練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討,2015(12).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