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朋
才人張離奇三件事
◎劉家朋
旱地種豆
張家莊有個張離奇,年齡六十歲左右。他從小熱心于看書學(xué)習(xí),與人處事時,既溫和善良,又有獨到見解。說來也湊巧:他取名為離奇,論起他辦事那個離奇的程度,也真是令人咋舌。為此,人們常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稱呼他才人眾所周知,凡種莊稼,土壤必須有良好的墑情方可下種。如果地下干燥得無半點水分,即使你把種子拈到地里,肯定也是出不了苗的;相反,要是地里澇得成為一片汪洋,照樣還是不行??墒牵f起來讓人難以置信,這個張離奇種地,卻真真切切地有旱地下種的事例,并且禾苗出得齊整又旺盛,這其中的奧妙,引起周邊幾個村的人們紛紛議論……
話說一九九二年春末夏初時節(jié),天氣大旱。膠東半島一帶,從清明節(jié)到夏至,老天僅下了寥寥幾點雨星。幸虧張家莊水源不錯,人們瞅著水庫和機井里還有水,抓緊時間灌溉小麥,這才使小麥勉強獲得豐收。按種植習(xí)慣,麥子收割后,本地人就要往地里種秋莊稼了??墒?,到了陰歷五月中旬,小麥全都收割之后,水庫干了,機井干了,河流也干了,老天爺還是一直不下雨。土地干旱得像要起火一般,種子下不了地,人們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地閑著,只有干著急。就在這個時候,早上剛起床的張離奇卻中了邪似地說:“走,走走,種豆子去,種豆子去?!崩掀乓苫蟮乜粗?,不解其意地責(zé)備道:“種啥豆子呀,地干得都要冒煙了,你是不是睡蒙了,只想著種上你的豆子啦?”
張離奇白了老婆一眼,說:“哎,你不懂,只管跟我走吧,我絕對有辦法讓豆苗出得又胖又整齊。”說著,到牛棚里牽出牛來,扛上拱溝的犁犋,便先走了。老婆見他一向說話無空,便把半尼龍袋子大豆種搬到小鐵車上,然后讓兒子推著,隨后也去了。眾街坊們有站在街頭看天的,也有起床后在街頭相遇閑聊的,見張離奇肩頭扛著犁犋,一只手牽著牛,又見他兒子推著半袋子不知什么東西跟在后面,老婆也跟在后面,一家人走路急急的樣子,便都不解地問:“喂,大哥大嫂,這么一大早,你們匆匆忙忙地要干什么去呀?”
張離奇果斷地答道:“種黃豆去!”
“哈哈!哈哈!”有位年齡和張離奇相仿的漢子不覺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說:“種什么黃豆,地里旱得要冒火,你要是說用掃帚掠出塊兒干凈場去曬黃豆我還信?!?/p>
“哎呀!老哥,你也太直了,人家說去種豆子就是去種豆子啦,還不知離奇哥要到地里干什么去呢!”一位中年大嫂這樣對這位漢子說。
“可能真是去種豆子,看人家扛著犁犋牽著牛,又讓兒子推著豆種,不去種豆子還能去干什么。說不定人家找人潑過地了呢!”又有人這樣說。
……
大家議論紛紛,猜測不定。
張離奇頭也不回,只管扛著犁犋牽著牛向前走去。
離奇妻被人們議論得有點不好意思,一邊走,一邊搭訕著跟大伙說:“唵咩,您們都別見笑,他這個人啊,就是倔脾氣,只要他想干什么,誰勸都沒用,就依著他好了?!?/p>
“真去種豆子?”人們又紛紛地問。
“嗯,真去種豆子?!彪x奇妻一邊回答一邊和兒子向前走去。她和兒子剛過去,人們又在后面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神經(jīng)病,成了莊稼迷了?!?/p>
“這樣把豆種拈到地里空浪費,倒不如一下子倒在垃圾桶里來得痛快!”
“在家閑著沒事,領(lǐng)著老婆孩子到地里去消遣呢!”
……
誰想,過了幾天,老天便下了一場小雨,張離奇種的黃豆竟然一棵不缺地全出苗了,并且苗長得又肥又壯,綠油油的一片。
眾街坊見老天下了雨,便急忙抓緊時間到地里下種,種玉米的種玉米,種豆子的種豆子。可惜,這場雨并不大,張離奇提前種上了,便出苗出得好,眾街坊們等著下了雨現(xiàn)種,犁犋耢一操作,土壤墑情損去一半,苗出得稀稀落落,像掉了牙那樣不整齊,并且干枯瘦弱得很,像得了病一樣。大家見如此情況,后悔當(dāng)初不跟張離奇學(xué)著提前種上,便一齊到張離奇家中,問其當(dāng)初旱地種豆的具體想法。張離奇說:“春季天旱,夏季雨多,這是自然規(guī)律,前面已旱了許久了,夏季來臨,汛期將至,天不可能一直不下雨。我見地已干到極點,估摸把種子下到土里,只要不見濕氣,不會腐爛。一旦得了雨,苗肯定會出來,要是等著下了雨后再種,雨下得小了,下種時土層一倒騰,墑情保不好,出苗時自然就會像你們現(xiàn)在這樣缺苗斷壟,并且苗即使出來也長得不旺盛;雨下得大了呢?雖然大家同樣可以種上什么,但春爭日夏爭時,還是不如我提前種上好處多,因此,我便決定提前下種了?!?/p>
接著他又說:“我也考慮過,老天要是只下寥寥的幾個雨星,地層已干透了一尺多深,上面那幾個雨星滲不下濕氣,豆種放在土里照樣不會腐爛;要是老天下了特大的雨,之前假設(shè)是墑情很好,會把地面潑得僵硬,苗肯定出不到好處。既然地都干透了,雨大了后,地面不但不會被潑硬,土壤遇水必定泛得蓬松,如此看來,提前下種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了。”
人們聽后,無不敬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談?wù)搹堧x奇能掌握自然規(guī)律,做起事來表面看好像拙劣,而實際卻搶了先機。
生手絕釣
平度市大澤山鎮(zhèn)團石子村有一座大型的水庫,水庫里養(yǎng)了大量的魚,其中有白鰱、花鰱、草魚、鯉魚、鱔魚等。魚崽兒密密麻麻的,不計其數(shù),大的如十幾斤重的成群結(jié)隊,再大一些的如二三十斤甚至上百斤重的,也是屢見不鮮。魚如此之多,本村村委專為如何捕魚制訂了一套好辦法,他們不準(zhǔn)備出員工把水庫里的水抽得半干后,再用大網(wǎng)大批捕捉,卻發(fā)揮個人的愛好,讓人們到水庫邊用釣鉤隨意釣。魚釣上后,還屬于集體的,但派上管理人員把釣上來的魚過稱,然后按斤兩發(fā)給一定的辛苦費。如此一來,釣魚者有了開心玩賞的場所,村里還按計劃捕了魚,兩全其美。
團石子村有一中年男子,名叫瞿清義,和張離奇交往得極為密切。那年初夏,張離奇來到瞿清義家,和他商量販賣風(fēng)景樹一事。上午十點鐘后,二人把購買樹苗子的大體步驟商討完畢,瞿清義便約張離奇到他們村的水庫去釣魚。張離奇對釣魚并不精通,卻極愿觀山水景色,于是便高興地跟著瞿清義去了。
二人行至離水庫還有二三百米,遠遠便見水庫四周早有好多人在那里用心釣魚,及至近前,張離奇舉目四處觀望,但見:
云外隱隱高山,庫岸巍巍峻嶺。巨樹叢林,綠水碧浪。山與山如群龍聚會,峰與峰似兄弟牽手。溪水奔忙送春色,燕雀飛舞迎季夏;蘆葦叢中鶯鷗戲,灘頭舟邊游人樂。好一派迷人景色!
和本村及鄰村相識的人簡單搭話后,瞿清義便找了塊兒地方,坐在隨身帶的馬扎上,開始下鉤了。他把魚食糊緊魚鉤,然后捏作做一團,再放開魚竿,用力拋進二十米外的水中。張離奇沒釣過魚,便坐在隨身帶的小凳子上觀望。
魚多了,釣上條二三斤的魚是不為稀奇的。一會兒工夫,二人便見到身邊有人釣上魚來,魚兒搖頭擺尾,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二人定神細看,卻是條一斤左右重的小鯉魚。
又過了一會兒,忽然離他們往北十多米處有人又釣上一條魚來。瞿清義和張離奇及眾人一齊觀看,卻還是一條不到兩斤重的鯉魚。大家都有些掃興,有人低聲議論:“今天怎么不見大魚上鉤呢?”
此人話音剛落,忽然瞿清義身邊一人發(fā)現(xiàn)魚咬他的鉤了,指示標(biāo)在水中急速旋轉(zhuǎn)。此人急忙攥緊魚竿,慢慢往岸邊拖魚。約摸拖至離岸還有六七米遠時,他看清了,原來是條十幾斤重的大草魚。此人心急,又覺得魚竿顫顫悠悠的,讓人使不足力氣拖魚,便放下魚竿,用雙手扯住尼龍魚線用力往岸上拖。不想,那條大草魚搖頭擺尾拼命地掙扎,三下兩下便掙脫了釣鉤,逃之夭夭了。
眾人都覺得好惋惜。
瞿清義對張離奇說:“可能這位老兄用的魚鉤不好。你看我的,魚只要上了鉤,我準(zhǔn)能把它拖出來。”張離奇隨便應(yīng)一聲:“好。”不到五分鐘的工夫,瞿清義便釣上一條三斤左右重的鯉魚來,他把魚裝進來時帶的尼龍袋子里,系上了口,然后再一次把魚鉤粘上魚食,拋進二十米外的水里。
大約過了七八分鐘,瞿清義釣線上的指示標(biāo)又轉(zhuǎn)起來。他急忙攥緊魚竿往外拽魚線,他覺得這次拽線比上次要吃力得多,想必是釣著大魚了。等到把魚拖至離岸七八米時,他看清了,這條魚足有十二三斤重,是條大白鰱。他慢慢地用力拖,拖至離岸四五米時,心里一激動,也嫌用魚竿不得力,便放下魚竿,用雙手拽緊魚線往岸邊拖??墒牵瑒偼铣霾坏揭幻走h,大白鰱就和剛才身邊那人所釣的那條十余斤的大草魚一樣,拼命地掙扎,甩頭擺尾,掙脫了釣鉤,逃到深水里去了。
人們見了,再次惋惜感嘆一陣。
過了六七分鐘,又有人見有十幾斤重的大魚咬鉤,拖至臨近岸邊五六米,放下魚竿用手往外拖,不料,又被魚掙脫釣鉤跑了。
瞿清義釣上一條兩斤重的小草魚后,再次有十幾斤重的大魚咬鉤,及拖至離岸七八米處,放下魚竿,用手拖魚線時,魚照樣還是掙脫了釣鉤逃之夭夭。
人們都很納悶。
瞿清義很掃興地把魚鉤糊上魚食,再次拋進二十米開外的深水里,過了幾分鐘,忽然指示標(biāo)又旋轉(zhuǎn)起來。他急忙往岸邊拽線,拽至離岸七八米處時,他看清了,這是一條十幾斤重的大草魚。他一激動,不由得又要放下釣竿,想用雙手拽住魚線往外拖。就在這個時候,張離奇忽然靈機一動,推瞿清義一把,說:“別放魚竿,別放魚竿。”瞿清義聽他這么說,莫明其妙,隨即把魚竿遞給他?!斑?,你來吧?!敝灰姀堧x奇不慌不忙,雙手抓住魚竿,慢慢地往外拖那條大草魚。大草魚拼命掙扎,可是,不管多么用力掙扎,就是脫不了鉤。魚越拖越近,他便設(shè)法把余線纏在魚竿上,但是一只手總不放下魚竿。待到把魚拖至將要離開水面,張離奇左手仍扯住魚竿不放,右手用網(wǎng)把大草魚逮上岸來。
人們七嘴八舌地說:“來高手了,來高手了?!奔娂妵×藦堧x奇,向他請教釣魚技巧。有人說:“真怪了,我們釣上條大魚便被它脫鉤跑了,讓你動手,這魚卻跑不了。”
瞿清義則說:“今天你要是不動手,我還真不知你會釣魚,你這一動手,我算知道了,快向我們傳授傳授經(jīng)驗?!?/p>
張離奇說:“我哪里有什么釣魚經(jīng)驗。我雖沒釣過魚,但見你們屢次釣上大魚時,每當(dāng)放下魚竿用手拽釣線,魚便會掙脫釣鉤逃跑,這使我突然悟出一條魚竿的功能原理?!?/p>
“什么功能原理?”眾人聽他這種說法,急忙便問。
張離奇說:“魚竿是干什么的?它是科技人員根據(jù)人釣魚時的自然原理,經(jīng)過精心研究,專門用來釣魚的。”接著他便給大家分析道,“魚竿有彈性嘛!當(dāng)魚上鉤后,人往岸邊用力拖它,它必定拼上性命掙扎,可是,當(dāng)魚一掙扎,魚竿的頂端極為柔軟,反順著魚的用力方向而去,這樣魚自然就掙不脫鉤。當(dāng)魚稍用力松弛,人往岸邊拽釣線的那份拽力又在起作用,魚依舊很被動地被人拖著走。就這樣,魚竿末端在水里松一陣,緊一陣。最終,用力的主動權(quán)掌握在人的手里,魚必定會被釣出水面。但是,你要是丟開魚竿不用,偏要圖痛快,用手去拽釣線,人的手用力時沒有了彈性,魚的腔內(nèi)被魚鉤釣住的刺和骨不堅實,在魚拼命掙扎時,部分刺骨受傷斷裂,魚自然就逃跑了?!?/p>
眾人聽罷,嘆服不已。瞿清義更不例外,心中暗暗思量,人讀書多了就是好,這張離奇之所以能快速悟透了魚竿的妙用,正是因他讀書多,深知大自然欲進先退的哲理。
嚴(yán)于律己
張離奇歷來是很重視教育后代的,力求讓兒子成為一位有德有識的人。并且,就教育方式而論,也往往是高人一籌。他常對兒子說:“孩子,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復(fù)雜的,有些事在你剛?cè)ゲ僮鲿r,從表面看來是在做好事,而最后的實際效果,卻是做了壞事;有時,你從表面看是在做壞事,而實際效果卻是做了好事。為此,爹要囑咐你,當(dāng)你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這件事發(fā)生發(fā)展的原理,做到三思而后行,不然的話,你所做過的事,往往是與自己的愿望恰恰相反的?!?/p>
兒子德深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把父親的話牢記在心。父親旱地種豆,德深不但親眼見過,并且還跟著父親一同去下種的。后來父親去平度和朋友釣魚之事,也傳入了德深的耳朵,德深愈加敬服父親做事高明。
二〇一一年,德深二十歲。高中畢業(yè)后,便自謀職業(yè)。因同學(xué)們有往大城市販賣風(fēng)景樹的關(guān)系,便開始四處訪聽種植樹苗的客戶。德深手頭無錢,想購買樹苗就要向父親要,他忽然心生邪念。深秋的夜晚,月愁星疑,他糾集了鄰村兩位同學(xué),開著農(nóng)用車到三十里開外的一座山上,偷挖了四棵如胳膊一樣粗的松樹。樹偷回來后,因數(shù)量不多,不能立即約來客戶購買。同學(xué)三人研究,見德深家后院有空閑地方,便決定把偷來的四棵松樹暫時秘密植在德深家后院內(nèi)。他們準(zhǔn)備再偷一些樹,外加合伙購買的樹苗,等數(shù)量多了后一起賣。
大約是兩天后的一個早上,張離奇起床早,到后院活動身體,忽然發(fā)現(xiàn)院子?xùn)|北角有幾棵松樹密植在一起。方圓四尺的地方,邊沿用土培了一個水盆,這幾棵松樹就密植在水盆中央。張離奇見了,暗暗估量,這一定是兒子搞來的樹,暫時密植在這里,待以后再賣。便急忙把德深喊醒,細問德深松樹怎么搞來的,及以后如何處理等問題。德深起初言語支吾,謊稱是同學(xué)們合伙買來的,打算購買數(shù)量多了后再賣給城市的風(fēng)景區(qū)。張離奇見德深說話吞吞吐吐,眼神左右動蕩不定,便反復(fù)詢問。德深被詢問不過,終于道出了偷樹的實情。張離奇頓時氣沖斗牛,二話未說,照著兒子臉上“啪啪”就是兩個耳光,然后身體哆嗦著,左右尋覓,嘴里念叨著:“繩子呢,繩子呢?”喊一聲老伴,“哎,老東西,快起來找繩子給我,綁起來教訓(xùn)這兔崽子!”德深一溜煙兒似地跑了。德深媽被驚醒后,起床向老頭子問明了情況,心平氣和地安慰他,讓他先壓壓火,擔(dān)保她以后定然好好教育孩子……
德深并未跑往別處,而是跑到他合伙偷松樹的一位同學(xué)家里去了,和同學(xué)細述父親知道他們偷樹的事情后大發(fā)雷霆一事。那位同學(xué)立即又打電話把另外那位同學(xué)叫來,三人商議,決定由這兩位同學(xué)出面,親自到德深家,請求德深父親寬恕。
研究妥當(dāng)后,他們立即騎摩托車,來到了德深家中。此時,張離奇和老伴剛吃過早飯。老兩口雙雙坐在炕沿上,正在為他們幾個偷樹的事而煩惱。同時,不知德深被父親打跑后去了何方,他們也有些擔(dān)憂。德深的兩位同學(xué)簡單向張離奇夫妻問過好后,其中一位名叫李云飛的同學(xué)對張離奇說:“大叔,事情您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也沒必要再隱瞞您。聽說您為我們到外邊刨了幾棵樹,很是生氣,為此,我們共同向您老認錯。”
張離奇說:“知錯便好。大丈夫處事,知錯能改就是好樣的。”
李云飛說:“不過,盡管知錯,晚輩還是有些想不開。我們挖的這幾棵小松樹,都是長在半山腰的,那些山嵐承包戶,與大城市風(fēng)景區(qū)信息不溝通,這些怪形異狀的松樹,在他們手里沒有用,長來長去擋不了都刨回家當(dāng)燒火柴用。若如此推論,咱們把它移植過來,過些日子再賣給城市風(fēng)景區(qū),支援城市建設(shè),這也算一樁好事,大叔何必生那么大的氣呢?”
張離奇說:“支援城市建設(shè)是好事,這個我不否認??墒悄銈円膊粦?yīng)該去偷,應(yīng)該打聽好山嵐的主人,然后花錢去買人家的樹,光明正大地公買公賣。”
李云飛微微一笑,說:“大叔苦心教育晚輩好是好,可是,您老也曾教導(dǎo)過我們的,有些事,你說是錯,它反而對社會有利;你說是對,往往反而有害于社會。依您老剛才所言,就前后矛盾了。想開放思想,搞活經(jīng)濟,這事做起來也算錯,那事做起來也算錯,像這樣為些小事處處約束自己,必將一事無成?!闭f罷,竟然又提起張離奇旱地種豆及生手釣魚反勝老手的事例,以旱地種豆借用大自然隨時隨刻都在變化的原理,再以魚竿的彈性借用欲進先退的哲理來袒護他們的錯。
張離奇沉思片刻,說:“你說得不錯,有些事論起對與錯,也確實要經(jīng)過辯證,才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但你們別忘了,犯錯分犯什么樣的錯,有關(guān)做事技法方面的錯,我們可以原諒,但論起一些與做人道德有關(guān)的原則性錯誤,我們決不可原諒自己?!?/p>
李云飛說:“大叔啊,你言重了,我們就到荒山上摳了幾棵樹苗子移植,終不能以道德敗壞而論吧?!?/p>
張離奇說:“難說,偷人家東西這樣事,剛開始都是以偷小東西起步,架不住露水珠引河水,慢慢地,越偷范圍越大,最終就會走上犯罪道路。你們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個小事?!闭f罷,嚴(yán)厲指責(zé)他們?nèi)耍屗麄兇蚵犌宄綅钩邪?,論價賠償人家損失。
德深和兩位同學(xué)一直想不開,另一位名叫李云強的同學(xué)嘆著氣,又重復(fù)李云飛說話的意思:“唉,大叔,照你這種認識事物法,就當(dāng)今這時代,信息瞬息萬變,人若想搞個什么項目賺點錢,為這事也怕違反原則,為那事也怕違反原則,像這樣事事都上綱去理解,那么,社會就不用發(fā)展了?!?/p>
張離奇嚴(yán)肅地說:“不對呀,孩子們,你們這些說法歸根結(jié)底還是對自己做人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過松。原則問題我們是一定要講究的。要是全國人人做事都講究原則,經(jīng)濟不但不會發(fā)展得慢,相反會發(fā)展得更快?!苯又?,他又耐心地給他們解釋:“像偷人家東西這樣明顯有失做人道德的原則性錯誤,我們不能去犯,這是前提,其他一些在搞項目過程中含糊的損人利己現(xiàn)象雖然在所難免,但我們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比如為了自己賺錢,咱們可以保守自己得來的信息這個秘密,可以公開論價謀私利,還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實行一些表面看來符合常理而實際并非公平的買賣手法。為了適應(yīng)現(xiàn)實情況,只有讓大家無奈地暫時實行一些低級的經(jīng)營方式,而并非長久提倡的大計?!?/p>
“那什么才是長久提倡的大計呢?”同學(xué)三人不約而同地問道。
張離奇說:“社會發(fā)展的崇高目標(biāo)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我們做人呢,也要樹立崇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不能一直只做金錢和利益的奴隸。對于別人,我們可以相對地放寬要求,但是對于自己,我們一定要嚴(yán)格要求。在能維護自身正常發(fā)展的情況下,盡力限制那些落后的謀財手法,朝著既有富足的物質(zhì)享受,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方向去發(fā)展,那才真正是我們長久提倡的大計?!比绱朔磸?fù)教導(dǎo)他們幾個,德深和他的兩位同學(xué)終于心服口服。
在張離奇的點悟下,同學(xué)們懂得了深奧的世事哲理,又明白了做人之理,心中高興萬分,便共同談?wù)撫j釀,特作詩一首為離奇前輩歌功頌德:
旱地種豆搶先機,生手釣魚明天律;
哲理滿腹無邪念,愿世和諧福共齊!
從此,同學(xué)們幾個再也不做有失做人原則的事了。
(責(zé)任編輯 玉煙)
劉家朋,男,又名劉家鵬。1953年出生于山東招遠。1987年至1989年連續(xù)三年參加《人民文學(xué)》函授中心的函授學(xué)習(xí)。后因生活原因,放棄寫作多年。由于生活路途的曲折艱辛,于1999年忽然覺得自己離了文學(xué)便會生活得不自在,便又開始參加魯迅文學(xué)院普及部的函授學(xué)習(xí),直到2004年年底。其間,于2003年魯院函授班第二期發(fā)表了小說《山花爛漫》。同年年底又在魯院學(xué)員結(jié)集版《等待秋天的向日葵》一書中發(fā)表了小說《緣》。于2004年《文學(xué)世界》期刊第一期上又發(fā)表了小說《鳥鳴陣陣》。后于2015年10月至今又先后在《參花》和《青年文學(xué)家》雜志發(fā)表了《半夜,何二川家的燈光》《沉思》《逝水今夢》《再創(chuàng)一條新路》《劉海文開了家讀書店》《陽光下的嘆息》《月亮知他心中事》《河水憂傷》《那可怕的一幕》《武夫張武》等二十余篇短篇小說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