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考生說真話的高考語文作文命題能夠喚醒考生真實的生活體驗、真誠的情感、真切的思考,讓考生可以心手合一,我筆寫我心。以2017年天津高考語文作文題為例,指出高考大作文題設(shè)計過程中適合“寫真”的地方,以及可能“失真”之處。
關(guān)鍵詞:天津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寫真;失真
高考作文是高考語文試卷分值最高、對考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要求最高的大題。筆者評價高考作文命題質(zhì)量的優(yōu)劣有一條紅線,就是讓考生有說真話的話語環(huán)境。曾有考生戲稱高考作文玩的是“真話大冒險”的游戲,有的考題讓你暢所欲言,說了肺腑真言;有的考題,讓你缺少說真話的空間,不說點“假話”,這高考作文就沒法往下寫了??忌母呖甲魑牟徽f真話,有考生文品低的原因,也有作文命題不得體的原因,不得已說了“應(yīng)考”的假話。應(yīng)該說,天津高考語文作文題設(shè)計,在讓學生說真話這一點上做得還算好的,但不是沒有瑕疵。
何謂讓考生說真話的高考語文作文題?即作文命題能夠喚醒考生真實的生活體驗、真誠的情感、真切的思考,讓考生可以心手合一,我筆寫我心。每逢高考語文考試結(jié)束,考生一出考場,筆者最關(guān)心的問題就是今年的作文題是什么?今年也不例外,考生告訴我,作文題是圍繞“重讀長輩這本書”寫一篇作文。聽到后我就想:這樣的作文考題能讓學生有機會說“真話”嗎?
現(xiàn)在我們重讀一下2017年天津高考語文大作文題,看一看這道作文題說真話的可能性有多大?
請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我們在長輩的環(huán)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本厚書,一旦重新打開,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讀到傳統(tǒng)的積淀,讀到時代的印記,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的成長與成熟,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
十八歲的我們已經(jīng)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
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重讀這道作文考題,筆者發(fā)現(xiàn)三處“寫真點”:
寫真點1:“長輩”是真實的主體形象?!拔覀冊陂L輩的環(huán)繞下成長”,這一句提示,將作文指向真實的人——長輩,真實的長輩,就有真實的親情記憶。這批考生大多數(shù)在長輩膝下快樂幸福的成長,許多考生是做過“小皇帝”“小公主”的,甚至多位長輩把所有愛的甜蜜都慷慨無私地送給了他們的寶貝兒。我想,大多數(shù)考生對此是有可寫的“真話”的。這和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題“我的青春閱讀”有異曲同工之處?!拔业那啻洪喿x”把“真實”指向考生自身的閱讀方式,學生當然有真話可說。但相比之下,2015年天津高考語文作文題“范兒”,就讓學生說真話有點難度。
2015年天津高考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一個詞——“范兒”,并派生出“中國范兒”“文藝范”“潮范兒”“有范兒”等一系列詞語。“范兒”多指好的“風格”“做派”,近似于“有氣質(zhì)”“有情調(diào)”“有品位”的意思。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范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范兒”,不同職業(yè)有不同職業(yè)的“范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范兒”……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
對于一個未出校門的高中生來說,看到這樣的“材料提示”,會與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直接互聯(lián)互通嗎?“中國范兒” “文藝范”“潮范兒”“民族范兒”“職業(yè)范兒”“個人范兒”,雖然都有現(xiàn)實存在,但還不是考生真實生活的“磁場”,對博覽群書、有套路的某些寫作“學霸”可能不是難題,不過寫出的文章就是有些“失真”而已。
寫真點2:“重讀長輩這本書”有真誠而深刻的思考。“每一位長輩都是一本厚書”,把有過漫長而豐富人生閱歷的長輩比喻成“一本厚書”是精辟的比喻,告訴考生今天的“重讀”,不是用親人貼心的隨性來做一次親情回顧,而是從閱讀者理性的視角審視“長輩的人生”,而“長輩的人生”通過考生的思考,變成了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考生在此思考的過程中對“長輩的人生”有了更為真誠、理性的認知,于是考生對“長輩的人生”有了深刻的覺悟,深化且升華了對長輩精神品質(zhì)的理解,進而形成家庭文化精神傳承和弘揚的自覺。通過“重讀長輩這本書”這個視角將寫作上升到“文化思維”“哲學思維”的層面,這個設(shè)計能夠比較出考生真實的寫作水平。
寫真點3:關(guān)注了差異,寫作觸角多樣化?!耙坏┲匦麓蜷_,就會讀到人生事理,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我們和他們之間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這樣的提示語,讓考生有了自己的個性化選擇,可以寫長輩身上的“人生事理”,學會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寫“自己”,寫家風傳承;還可以寫“共識”,寫出親情或者文化的理解共通;還可以寫“分歧”,寫出文化差異和思想的碰撞。這樣的“設(shè)計”,讓考生就能說真話,說自己能說的話,說自己想說的話。
但筆者還是看出這道作文題有三處設(shè)計可能會讓某些考生的作文不得不“失真”,因為“說真話”有點“冒險”。
失真點1:“自以為了解他們”。面對 “自以為了解他們”,考生問“考官”我真的了解怎么辦?“自以為”,就是有對以往認知懷疑否定的意味,考生“重讀長輩這本書”時,要寫出同以往的“自以為”不同的地方,要么寫出“重讀”之后的“大豐富”,要么寫出“重讀”之后的“大翻轉(zhuǎn)”,要么寫出“重讀”之后的“大高度”。如果考生真實的生活體驗是當他“重讀長輩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我真的“很了解”我的長輩,我對長輩的了解,就同初心一樣,長輩的光輝始終照耀著我成長。請問“考官”,我這樣寫可以嗎?
失真點2:考生和長輩的對話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嗎?命題者,做了一個偽命題,給18歲的孩子和長輩之間一次“平等對話”,真實的世界是18歲的孩子和長輩之間的對話無法“平等”,因為認知差異實在懸殊,他們的情感世界有共鳴沒有問題,但是認識世界的角度、素養(yǎng)是同等的,18歲孩子“重讀長輩這本書”,是對長輩這本書的審視和探索,就像登山者攀登一座山,你能說登山者和山之間是“心靈平等”的關(guān)系嗎?我擔心,這句提示語會誘導學生在“重讀”時選錯了思考的站位,用自己的主觀視角“平等”的對待“長輩這本書”,這樣獲得的寫作成果是思考的真實嗎?
失真點3:考生的“生活閱歷”不適切怎么辦?高考作文題有時也要看考生的“運氣”,有的考生看到“重讀長輩這本書”就有真話可說,而有的考生就不敢說或者不能說真話了,他可能沒有真切相關(guān)的“生活閱歷”,從未思考過這類話題。或者說他的“長輩”,有諸多“不堪”,沒有“人生的光鮮”,甚至留給過考生一些人生的暗影,此時考生是說真話呢,還是做一些粉飾或者虛構(gòu)?
再完美的高考作文題設(shè)計,也是有瑕疵的,像筆者這樣吹毛求疵的語文教師還有很多,總是希望高考作文題不是“真話大冒險”的游戲,而是“我手寫我心”的真山真水。當然,高考作文出現(xiàn)的“失真”,像筆者這樣的語文教師也是有責任的,今后要多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命題的“寫真點”,讓學生說真話、訴真情、表真意、悟真理。因為,平素習慣說假話的考生,在面對“寫真”作文題時,也會習慣說假話。
作者簡介:苗利軍(1969—),男,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紫云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主研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