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得 劉博 鮑克杰 藺玉華
(1.天津鑫三角水產養(yǎng)殖有限公司 天津 寧河 301500)
(2.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 宿遷農科所 江蘇 宿遷 223800)
(3.江蘇省泗陽縣楊集魚種場 江蘇 泗陽縣 楊集村)
泥鰍人工催產、自然受精的繁殖方法
劉俊得1劉博2鮑克杰3藺玉華2
(1.天津鑫三角水產養(yǎng)殖有限公司 天津 寧河 301500)
(2.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 宿遷農科所 江蘇 宿遷 223800)
(3.江蘇省泗陽縣楊集魚種場 江蘇 泗陽縣 楊集村)
本文通過優(yōu)化泥鰍催產藥物配方、采用人工催產、自然受精、反沖式流水孵化方式,研究了本地泥鰍產卵和孵化技術。結果表明:催產藥物 (LRH-A2) 4μg/kg、(DOM)2.0mg/ kg和 (HCG)400 IU/kg,三者混合注射。將親魚放入產卵網箱,自然產卵。藥物效應時間10-14h,催產后18h,將親魚移出,收集受精卵,采用反沖式微流水孵化桶孵化。孵化水溫24℃-26℃ ,魚胚胎發(fā)育30-35h出膜。采用本方法, 催產率為91.0%, 受精率為95.3%,孵化率為 89.9%;產后親魚存活率為90%, 同比人工受精存活率提高了50%。
泥鰍; 人工催產;自然受精;繁殖
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隸屬于鯉形目(Cypriniformes)、鰍科(Cobitidae)、花鰍亞科(Cobitinae)、泥鰍屬(Gobiobotia) ,在我國除西部高原外,自南至北均有分布 。近年來,國內除了養(yǎng)殖本土泥鰍(local loach)和大鱗副泥鰍(Paramisgurnus dabryanus)外,部分地區(qū)引進了臺灣泥鰍(Taiwan loach)養(yǎng)殖。泥鰍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檔水產魚類,可食用部分占80%,蛋白質含量為18.45%-20.7%, 脂肪含量為2.7%-2.8% ,因其肉質細嫩, 味道鮮美, 營養(yǎng)豐富,被譽為“水中人參”,目前在國內外市場廣受歡迎。 泥鰍屬雜食性魚類,耐低氧,對水質要求不高,易于各種規(guī)模的養(yǎng)殖。隨著泥鰍養(yǎng)殖的發(fā)展, 苗種需求量與日劇增, 特別是人工繁殖的優(yōu)質苗種緊缺, 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為此一些學者進行過一些研究 。以往泥鰍的繁殖技術大多報道為人工授精方法,然而,此方法使產后親魚皮膚受傷或藥物過量死亡率高達50%。鑒于泥鰍繁殖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文提供方法簡單、易操作、可規(guī)?;a苗種的繁殖新方法,以期對今后泥鰍的苗種繁殖有所啟示。
試驗泥鰍親魚來源天津寧河大北鎮(zhèn),天津鑫三角水產養(yǎng)殖有限公司的3齡本地泥鰍。
產孵前1個月,挑選3齡親魚,將親魚強化培育,飼料為天津天世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泥鰍顆粒飼料,日投喂量為魚體重3-5%。選擇性成熟好、健康雌魚100尾,腹部飽滿、柔軟,生殖孔乳突出,全長14.5—23.55cm,體質重20.25—62.80g;選擇雄魚130尾,體色鮮艷,皮膚完整,全長15.12-19.13 cm,體質重17.42—33.47g。
在水溫24℃-26℃時 ,從暫養(yǎng)池中挑選親魚(雌雄比例為1:1.3)進行催產。注射藥物及劑量: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2)4μg/kg、馬來酸地歐酮(DOM)2mg/kg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00IU/kg,三者混合注射。注射方法:采用一次性背部肌肉注射,雄魚劑量減半。
將打針后的親魚放入產卵網箱,自然產卵。產卵箱使用100目篩絹布縫制而成,規(guī)格為長2.5 mx寬1.0mx 高1.0m。產卵箱放在室內水泥池中,水泥池水體為長5mx 寬8mx深 1.3 m。每網箱投放100組魚,以水泵循環(huán)流水刺激親魚產卵和增氧。利用暖氣循環(huán)水調試水溫為24℃-26℃。藥物效應時間為10-14h,催產后18h,將親魚移出,收集受精卵。
受精卵經清水沖洗后,放入孵化桶。每桶放4.0萬-5.0萬卵。孵化桶直徑15cm,高40 cm,孵化桶置于裝滿清水的孵化槽中,孵化槽為長方體狀,長2.5m×寬0.45 m ×高0.3 m,使用孵化桶微流水孵化。孵化槽每天換水2-3次。預先備好一個平面槽,槽內懸吊和平放60目網片。當孵化桶10 % 魚胚出膜時,將魚胚倒在平面槽的網片上繼續(xù)孵化。
泥鰍親魚取自24月齡5尾,測定全長和體質量。對測定魚體進行解剖,稱量性腺質重,取性腺中段1 g,放在培養(yǎng)皿內計數,計算總懷卵量。
催產24 h將親魚移出產卵箱后,檢查、記錄產卵雌魚尾數,計算催產率;在魚胚發(fā)育至原腸期之前,大約孵化時間8 h, 從孵化桶中選3個點抽樣300粒魚卵,檢查魚卵受精率;在魚胚發(fā)育 28h(出膜前2h)、30h (10% 魚胚出膜)、35h( 50%魚胚出膜),抽樣檢查300粒魚胚,記錄死亡魚胚數;親魚產卵后移至暫養(yǎng)池,記錄7d內存活數,統(tǒng)計催產親魚存活率。
催產率( %)=產卵魚數/催產魚數X100
受精率( %) =受精卵數/樣本卵數× 100
孵化率( %) =出苗數/樣本受精卵數× 100
見表1,6月齡泥鰍性腺已出現分化,雌鰍性腺重1g左右。11月齡雌鰍體質重13.20±1.79 g, 性腺重1.13±0.78 g。 24月齡性成熟雌鰍,體質重43.10±13.1 g, 性腺重6.06±3.45 g, 成熟系數 0.02 ,懷卵量大約2.0-3.0 萬粒;雄鰍體質重26.90±5.10 g,性腺重0.08±0.03 g, 成熟系數 0.003。
表2顯示,在平均水溫 24-26 ℃ ,雌雄魚比例1:1.3,催產藥物效應時間為10-14 h ,催產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別為91%、 95.3%、89.9%。
此外,受精24 h后,將產后親魚移入暫養(yǎng)池,每天兩次用高錳酸鉀1ppm濃度消毒30分鐘,連續(xù)消毒3d , 1周后檢查親魚存活率為 90 % ,而以往實驗證明,人工授精親魚存活率不到50 %。由此可見,采用自然受精的方法, 大大降低了產后親魚的死亡率。
表1. 泥鰍生長及性腺發(fā)育狀況
表2. 不同藥物組合對親魚催產效果
表3. 泥鰍的人工繁殖情況
以往泥鰍催產藥物的文獻,很少采用三種藥物同時使用,劑量與本方法也不同。多數僅用HCG和DOM,而且HCG的藥量是本方法的幾倍以上。例如路志鳴, 李孝珠催產藥物的最佳配比組:使用2.5ugLRH-A2/尾 和0.5mgDOM/尾 ,5IUHCG 和0.5mgDOM/尾;田功太等采用 1μgLRH-LA2/尾+400 IU HCG/尾。上述方法催產,親魚產卵后死亡率很高,其原因可能是藥物過高,對親魚的性腺強烈刺激,使魚體受到嚴重損傷。此外,泥鰍體表無鱗,人工受精時,體表受傷,產后皮膚感染致死。反之,本試驗劑量為4μgLRH-LA2/Kg+400 IU HCG/ Kg+2.5mgDOM/Kg,催產率為91%以上,產后親魚成活率90%。研究表明,泥鰍的人工繁殖中,采用3種催產藥物,低劑量注射,是保護親魚和獲得高催產率的較好方法。
本試驗利用反沖式孵化桶孵化泥鰍,可人為控制水流速,操作方便;在孵化過程中,根據魚胚(比重大)和雜物碎片、卵皮(比重輕)比重不同,死卵等異物及時流出孵化桶,保持桶內的活卵不被水霉菌等感染,從而大大提高了魚卵的孵化率。此種孵化方式在生產中應用,完善了人工繁殖技術 ,必將促進泥鰍苗種的規(guī)?;瘮U繁。
小型魚類不易進行人工授精,尤其是泥鰍,體表無鱗,人工授精后,產后親魚大部分死亡。有關泥鰍人工授精的親魚死亡率情況未見報道。作者以往人工授精試驗表明,親魚存活率不到50%,與本文泥鰍自然授精親魚存活率達91%相比,說明泥鰍自然產卵受精好于人工授精。此外,泥鰍雄性個體小,雌雄配組比例按1:1 會降低受精率,根據3年試驗結果,本文提出了♀:♂比例為1.1.3最佳配比, 從而保證了小型魚類產卵、受精率。
(略)
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項目: (CX(15)1014);江蘇省水產三新工程項目(Y2013-36)
劉俊得(1965-),男,天津寧河縣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產養(yǎng)殖研究,E-mail:shuichanke@163.com
★通訊作者:藺玉華(1950-),女,山東濰坊人,研究員,主要從事魚類生理和毒理研究。E-mail:linyuhua5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