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寫作水平體現(xiàn)的不僅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更是一種文化素養(yǎng)與內涵。作文是通過語文文字來體現(xiàn)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而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似乎是“禁錮”式的發(fā)展,如何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是教師教學的一大重點探究問題[1]。層遞式教學的策略在實踐中取得的成果已是初步可見,因此,本文將簡要分析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教學設計
1、啟發(fā)性教學,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不提倡教師墨守成規(guī)、一板一眼的教學模式,不僅禁錮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更是造成了枯燥的課堂氣氛。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自主、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情感,自然效率得到提升。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模式,往往能達到語文作文標新立異的目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給學生設置開放性的“舞臺”,讓學生能盡情地表現(xiàn)自我。
2、素材積累,語文素材是作文內容豐富的關鍵,眾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由于素材的匱乏,寫的內容都是千篇一律、耳熟能詳?shù)氖论E,不具有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要做好引導學生累積素材,在作文寫作時會學以致用。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情感體驗、課外閱讀的積累都是學生日后可用的素材來源。提高學生的觀察事物的意識,通過學生個人的思維表達,每個內容都是豐富多彩,富有個性特色的。
3、講解技巧,根據(jù)不同的作文主題,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在拓展自己思維的同時,抓住技巧不偏離主題思想。教師要有具體的教學計劃,認真執(zhí)行。如擬定一個主題,講述如何從文章的審題、立意、構思等方面分析,起到示范的作用,讓學生寫作時有據(jù)可依,觸類旁通。
二、教學步驟
如何教好初中語文作文寫作和如何讓學生會學語文作文寫作都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過程,根據(jù)不同情況循循誘導、層遞式訓練來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主要有一下步驟:
1、增強主動性,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適合的專題情景,以演講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表達欲望,增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間的分享與交流,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練習方法,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通過對生活的感悟、事物的觀察,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加強學生日常的寫作意識,激發(fā)靈感,積累素材。教師可組織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熱情?;蜻x擇特定的主題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通過不斷的練習,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并注意每個學生的寫作特點,進行引導。
3、教師評價,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是到達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引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通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進行批注,幫助學生更正方法,提高寫作能力。教師的批改需要嚴慈相濟,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批語要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尊重學生的知識成果,鼓勵學生發(fā)掘自己的優(yōu)點或不足,提高學生的重視度,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2]。
層遞式教學的目標就是從基礎開始,有計劃、有目標、系統(tǒng)性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循序漸進的過程容易被學生所消化,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的效果,層階段式學習,能滿足每個學生發(fā)展的階段性、不平衡性的特點,縮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學生跟著步驟走,從身邊的生活中吸取知識,做到真正的感知生活,從中感受到自己的樂趣,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讓文章別具一格[3]。
目前在初中語文作文的實踐教學中,層遞式的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富有個性的寫作能力,也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界面與閱讀范圍,而且還讓學生掌握了系統(tǒng)性的寫作技巧。
參考文獻:
[1]田貴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的探討.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創(chuàng)新教育),2013.(03);174.
[2]葉宗容,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M].中國校外教育,2014.12;292.
[3]劉映霞,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法探析.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03);127.
張濟云,山東青島市黃島區(qū)濱海街道辦事處中心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