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瓊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不斷地發(fā)展,傳統(tǒng)城市的弊端逐步顯現出來。新型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以來,建設這種以信息連接系統(tǒng)為主體的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城市成為了傳統(tǒng)城市進化的必然選擇。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該文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建議。
關鍵詞:智慧城市 建設 新型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a)-0176-02
一座城市是由多個系統(tǒng)整合在一起形成的,組成城市的各個系統(tǒng)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協(xié)調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新型智慧型城市就是通過信息手段,將組成城市的系統(tǒng)高效地串聯到一起,形成的更加智能,便捷的新城市形態(tài)[1]。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后,各個國家都相繼開始籌劃建設試點城市。目前,我國多個地區(qū)也已經開始建立智慧城市試點,啟動智慧城市的建設。
1 新型智慧城市存在的問題
新型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操作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通過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的調查研究[2],可以發(fā)現以下幾點共同存在的問題。
1.1 政策概念不清的問題
新型智慧城市在我國剛剛興起,目前國內還沒有成功的案例,沒有典型作為參考。在發(fā)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有些城市政府部門會出現概念模糊,定位不準的情況,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內容散亂,不能切中要害,導致智能城市建設發(fā)展過程中各部門進展不協(xié)調。目前我國也缺乏相關方面的人才,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時,基本由各方面擅長人員獨自規(guī)劃各自方向,導致智慧城市建設規(guī)劃初期考慮不全,出現漏洞,各部門聯結出現障礙。這使得智慧城市建設初期就出現路線方面的偏差,不利于后期各項建設程序的合理開展。
1.2 經濟支持的問題
智慧城市建設工程龐大,結構復雜,由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需要各部門聯合行動。每一個部分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些資金的來源也成為阻礙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問題[3]。如果靠政府單一出資,會給地方政府財政帶來巨大壓力,也是一般地區(qū)政府無法負擔承受的。而且政府出資流程復雜,審批通常需要一定時間,不利于工程建設如期進行。如果允許民間資本介入,也會遇到一系列問題,例如,民間資本以何種形式參與,資金使用如何進行監(jiān)管,獲取利益后企業(yè)與政府如何分配資源與利潤,這些也是需要充分仔細考慮后急需解決的問題。
1.3 安全性的考慮
智慧城市的建立依賴于龐大的數據信息,通過科技手段,將各系統(tǒng)的內容整合可方便為市民服務。經過整合的信息關系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身份證號或者手機號碼便可查詢到購房、購車、醫(yī)療、教育、保險等方面的信息。同時,這些匯總的信息包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法分子會采用各種手段竊取這些數據。因此,如何能保障這些數據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丟失和被惡意盜取也是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1.4 技術問題
智慧城市建設需要依賴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數據處理和智能電子設備研發(fā)等。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新的技術問題,原始的技術手段不可能滿足城市建設的所有需求[4]。經常會出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技術難題,沒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鑒,這就需要科技人員針對不同的問題,研發(fā)出相應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產品來解決這些問題。如何能夠吸引各方面人才聚集,是否能夠組建這樣優(yōu)秀的科技團隊,也會影響智慧城市的建設。
2 解決方案
針對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提供以下解決方案。
2.1 政策引導方面
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通過對建設智慧城市較早且取得一定成績的城市進行考察,吸取優(yōu)點,出臺相應政策,引導城市智慧化建設。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長期工程,所以在早期規(guī)劃時應立足長遠,不應只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組織包括智慧城市建設所有領域人才的專家團隊,通過各個領域人才的交流討論,制定全面建設發(fā)展計劃。在建設過程中,應隨時間推移,工程情況變化對政策進行適當調整,考慮全面,盡量降低規(guī)劃失誤發(fā)生率[5]。
2.2 經濟問題
智慧城市建設周期長,投入巨大。雖然各地政府的GDP逐年上升,但是面對如此巨大的投資壓力,僅靠政府財政是無法解決的。可以由政府牽線,鼓勵民間有能力的團體進入智慧城市建設中來。在各企業(yè)擅長領域,由民間企業(yè)提供技術和資金為智慧城市搭建信息平臺。當出現不同領域合作時,可由政府調節(jié),促進多企業(yè)進行技術融合交流,各企業(yè)可以按合同中所寫比例獲得由信息平臺帶來的利潤。這樣除政府管控的建設部分外,將智慧城市不同領域分別承包,既加快了城市建設進度,又可以給民間企業(yè)帶來發(fā)展空間,達到雙贏的結果。
2.3 安全問題
近些年來,信息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而智慧城市建設中會整合大量的信息數據,它的安全性不容忽視[6]。在智慧城市建設之初便應把信息安全問題作為重中之重進行討論,集思廣益規(guī)劃建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應先于智慧城市建設,或與智慧城市建設并行。首先,通過立法將信息安全列入法治管理范疇,出現信息安全問題時有法可依,也可以對不法分子達到震懾的目的。其次,集合科研團隊,研發(fā)保證信息安全的軟件,監(jiān)控信息運行情況[7]。對信息關鍵部分應采用多部門多人聯合管控,防止關鍵信息秘鑰由單獨部門人員管理,避免信息丟失、泄露。
2.4 技術問題
政府參與建立人才科技平臺,出臺優(yōu)惠政策吸引專業(yè)人士和團隊加入。同時,建立人才保障體系,防止人員流失。在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時,政府可適當出資,或建立獎勵制度,提升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新問題的出現往往不只是一個領域的問題,推動各學科領域人才交流,能夠很好地促進知識融合,便于解決建設難題[8]。只有保障科學團隊的建設,才能更好地解決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不斷出現的科技難題。
新型智慧城市給傳統(tǒng)城市賦予了新的活力和意義。新型智慧城市以先進的信息傳遞為基礎,高效整合城市中各部門資源,使得資源優(yōu)化配置,減少污染,降低城市運行成本,是人類理想的城市??墒亲鳛橐粋€新生的事物,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能夠借鑒的經驗非常少,大部分需要一邊建設一邊摸索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1] Hollands R G.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J].City,2013,12(3):303-320.
[2] 賀小花.2013年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現狀分析[J].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4(1):5-7.
[3] 楊秀忠.中小城市智慧城市投資與運營模式分析[J].信息通信,2013(9):19-23.
[4] 劉克飛,謝浩.基于智慧城市建設的電信運營商競合研究[J].電信科學,2012(9):136-141.
[5] 張?zhí)招?,楊英,喻?智慧城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17(1):1-7.
[6] 李德仁,姚遠,邵振鋒.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39(6):631-639.
[7] 楊新元.如何建設智慧城市[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 (3):16-18.
[8] 李德毅.云計算支撐信息服務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yè)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2(6):6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