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潔
Ian 3歲半時,我們從紐約的蘇荷區(qū)搬到了切爾西區(qū)。本來我以為,孩子到了上學(xué)年齡在附近找個學(xué)校報名就行了,哪知無論幼兒園還是小學(xué),都已經(jīng)人滿為患了,而且還要面試孩子和家長。心急火燎的我給不下十幾個朋友打電話,詢問如何應(yīng)對面試,想不到他們都給了我同一個建議:不需要做什么準備,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前一天晚上睡好覺。
不久,我接到了附近幼兒園的面試通知,于是我穿戴整齊,帶著Ian奔赴我人生中的第一場母子面試。
我被要求留在幼兒園的會客廳里,Ian與另外3個孩子被帶進了一個活動室。
大約30分鐘后,校長請我進她的辦公室,說要聊一聊,這就是家長面試了。校長對我說:“您的孩子觀察力很強。”
我好奇地問:“您是怎么知道的?”
校長說:“您看,活動室里所有的東西都被我們安置在孩子的視線水平面上,所以他們很容易看到這些物件,并指認出來。但是我剛才問了一個比較特別的問題,‘答案在比較高的位置(高過了孩子的視線)。只有一個孩子答出來了,就是您的兒子,這說明Ian的觀察力很強?!?/p>
原來這家幼兒園所謂的面試不是什么知識類的考試,而是讓孩子們一起玩。老師不動聲色地把孩子們引入一個自然的環(huán)境,在孩子們心情放松的情況下去觀察他們,了解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老師還會觀察孩子與陌生小朋友相處時的溝通情況,以此來判斷他是否已經(jīng)具備進入集體生活的能力。一旦錄取,面試里的許多細節(jié)又會被用來衡量如何為孩子合理分班等。
這一次母子面試變成了我成為母親后的第一次自我覺醒:原來即使我全身心投入地與Ian一起做了許多美好的事情,我也沒能好好地理解他。從那天開始,我意識到一個經(jīng)常被中國父母忽略的育兒真理:父母不是生來就懂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