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力
摘 要:養(yǎng)殖業(yè)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之一,牛流行熱病是養(yǎng)牛業(yè)主要預防的流行病毒之一。本文主要通過對該病的臨床病例分析,分析主要的防控措施,促進養(yǎng)牛場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牛流行熱綜;合診斷預防
牛流行熱,主要是由于牛流行病毒引發(fā)的一種牛和水牛的急性熱性傳染病,又稱三日熱、暫時熱、僵硬病。牛流行熱的主要的臨床特征是突發(fā)高熱、呼吸急促、流淚、流泡沫性涎、消化機能受損、全身僵硬、虛弱、跛行,大多是良性經(jīng)過,大部分患病的牛經(jīng)過2~3d就可以恢復正常。牛流行熱的主要特點是傳播迅速、流行的面積廣,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我國的許多省份都發(fā)生過,導致奶牛的產奶量大量下降,乳品質降低,役用牛跛行或者癱瘓,懷孕的奶牛導致流產,會給養(yǎng)牛業(yè)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對我國養(yǎng)殖牛業(yè)造成不利影響。此病的臨床病例表現(xiàn)為流行熱繼發(fā)細菌感染,主要是巴氏桿菌,特點是發(fā)病急、發(fā)病速度快,一般都是來不及治療就死亡,大部分病牛經(jīng)過及時質量可以耐過,但是一部分病牛治愈困難,會轉變?yōu)槁苑窝祝L緩慢。
一、臨床背景
四川省通江縣芝苞鄉(xiāng)趙輝遠先生,在某肉牛場一次性購牛40多頭,其中包括母牛、架子牛和犢牛。經(jīng)過30h的長途運輸?shù)竭_肉牛場,到場后30頭5月齡的犢牛陸續(xù)出現(xiàn)咳嗽、氣喘、持續(xù)高燒,體溫高達42℃,牛的精神低迷,食欲嚴重減弱,一開始的治療效果不明顯,最后因為呼吸困難而造成窒息導致10頭犢牛死亡。
二、診斷方法
1.細菌分離培養(yǎng)
把采取的肺臟、喉頭等病料,用平板劃線法接種血瓊脂平板,放在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選取單個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在油鏡下觀察。
2.藥物敏感實驗
用圓紙片擴散實驗法進行藥敏感實驗,分別選取單個菌落用滅菌的PBS稀釋,稀釋好后用涂布棒在血瓊脂平板上均勻涂布,然后貼上頭孢噻呋鈉、鹽酸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乳酸恩諾沙星、慶大霉素、林可霉素、羅紅霉素藥敏片,一定要均勻涂抹,于37℃恒溫箱培養(yǎng)18-24h,觀察出現(xiàn)的結果,根據(jù)藥物紙片周圍是否具有抑菌圈及其直徑大小,以此判定此菌對各種藥物的敏感程度。
3.病理組織學檢查
選取肺組織于12%福爾馬林溶液固定,常規(guī)石蠟切片,HE染色,光鏡下進行觀察。
4.分子生物學檢測
按照病毒R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從病牛的肺組織和喉頭黏液中提取病毒總RNA,用全式金一步法RT-PCR試劑盒進行反轉錄和PCR反應,PCR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在紫外照膠儀下觀察結果,分別檢測牛流行熱病毒、牛副流感Ⅲ型病毒。
三、結果
1.剖撿病變
剖檢其中的三頭病死牛后發(fā)現(xiàn)胸腔內含有大量的淡黃色澄清積液,其中兩頭病死牛胸腔內含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肺和胸腔粘連,肺暗紅色實變,并見嚴重的間質性肺氣腫、水腫、肺間質增寬,含有大量膠凍樣滲出物,因為喉頭的黏膜顯著腫脹擠壓氣管導致氣管腔極度狹窄,就形成了典型的巴氏桿菌引起的“鎖喉風”癥狀。
2.細菌學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從喉頭黏膜處分離到紅色的兩端鈍圓著色較深的革蘭氏染色陽性菌(疑似葡萄球菌)。藥敏感試驗結果表明,分離到的這些細菌對左氧氟沙星、乳酸恩諾沙星高敏、鹽酸環(huán)丙沙星、羅紅霉素中敏、頭孢噻呋鈉、慶大霉素、林可霉素不敏感。
3.病理組織學
病理組織學分析觀察發(fā)現(xiàn)肺組織結構破壞,肺組織中散在許多化膿灶,肺泡腔內含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和中性粒細胞;細支氣管腔中充滿中性粒細胞、脫落的黏膜上皮細胞;肺化膿灶部位可見組織壞死崩解和大量浸潤的噬中性粒細胞,周圍被結締組織包繞形成包囊;有的化膿灶主要以細支氣管腔為中心,細支氣管腔內有大量均質紅染膿汁;大部分的肺組織呈現(xiàn)漿液性肺炎病變,肺泡腔內充滿漿液性滲出物和淋巴細胞,并且可以看見肺泡性氣腫;小葉間淋巴管和支氣管高度擴張;有的肺泡腔內有漿液纖維素性滲出物,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浸潤;肺間質增寬、水腫、炎性細胞浸潤;支氣管周圍有大朗漿液性滲出物和淋巴細胞浸潤,支氣管腔受擠壓皺縮。
4.結論
主要結合了病理組織學、細菌學、分子生物學方法的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判定,本文的病例的原發(fā)病為牛流行熱并繼發(fā)巴氏桿菌等細菌感染。
四、預防措施
1.要定期對病死牛進行無害化銷毀處理,要每天對牛舍、水槽、料槽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不要留下任何遺漏的地方,要密切關注牛群的健康狀況,對牛每天進行體溫測量,如果發(fā)現(xiàn)有咳嗽氣喘的和體溫升高的牛要及時隔離觀察。
2.如果出現(xiàn)疑似是牛流行熱的病牛要馬上采取措施,對咳嗽氣喘的牛用左旋氧氟沙星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慶大霉素或者大觀霉素-林可霉素合劑,要配合使用氨基比林,在牛的引用水中添加維生素C。其他沒有感染牛流行熱的牛要緊急免疫流行熱滅活疫苗。
五、結語
我國目前對防治牛流行熱的疫苗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比如存在穩(wěn)定性比較差,需要對疫苗進行多次的免疫,牛的免疫反應比較重,但是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在基本情況下可以控制牛流行熱的爆發(fā)。但是目前我國在免疫牛流行熱的疫苗的牛場比較少,主要欠缺對牛流行熱的預防意識。所以應該在全國范圍內要加強對牛流行熱的監(jiān)督、通報,一旦爆發(fā)了該病,對感染的牛場要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對牛及時進行免疫。有的牛場實行在每年的5月份免疫兩次哈維科生產的滅活苗,這樣做可以對預防牛流行熱產生良好的預防效果,值得其他牛場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杜培杰,程子龍,劉瑋孟等.牛流行熱病例的綜合診斷及預警防控[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6,37(8):26-28.
[2]岳瑞超,劉立濤,屈亞錦等.牛流行熱病例的綜合診斷[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5,51(2):37-39,中插4.
[3]岳瑞超,程子龍,劉思當?shù)?牛流行熱病例的綜合診斷及防治[C].//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二十次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