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桂
【摘 要】本文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闡述了略讀課文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略讀課文對學生進行閱讀、開展閱讀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了解教材;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掌握量和度
一、了解教材
首先,了解教材的編寫是上好略讀課文的大前提。在現(xiàn)行小學生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編排上,強調(diào)了略讀課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年級課文中,每一單元“板塊”里面,精、略課文的編排上做到了聯(lián)系密切,相輔相成。在精講課文后面跟著或穿插著一篇或幾篇略讀課文,這樣的安排和編寫有利于小學生閱讀方法的形成和閱讀方法的鞏固,從而實現(xiàn)略讀課文所起到的作用,更好地體現(xiàn)編排教材中的“板塊”功能,從中我們清楚地了解新教材里面略讀課文編排是有一定分量的。從二年級開始就設(shè)有四篇略讀課文,三年級就增設(shè)到二十二篇,四至六年級各年段設(shè)有二十五篇以上的略讀課文。篇數(shù)編排的呈現(xiàn)是按年級的遞增而逐年級增加的,也說明了略讀課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明確地說明了略讀課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教師把握好小學生的主體閱讀地位是上好略讀課文教學的關(guān)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毋庸置疑的。要真正把握好小學生在略讀課文教學中起的主體作用,必須確保學生為主體的閱讀地位,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練,讓學生從精讀課文學習中習得的種種閱讀經(jīng)驗和方法,通過略讀課文教學的訓練,自己能讀懂讀通課文?!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告訴我們:“讓小學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讓小學生領(lǐng)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等的閱讀異同?!比~圣陶先生又這樣說過:“就語文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視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p>
實例告訴我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效果會更好些,如果說精講教學是理論傳授,略讀教學就當是實踐指導過程了?;仡櫟谄邇浴杜_灣蝴蝶甲天下》課文的教法,我讓學生溫故知新,從課文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情感等方面對比閱讀,開拓閱讀思路,把時間讓給學生,確保學生為主體的閱讀地位,提升學習效果。我在第十冊課文《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教學時,讓學生從本單元《左公柳》課文學到的閱讀方法,通過學習方法的遷徙和轉(zhuǎn)化,運用到本課課文當中來,更快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我還很重視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在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方面,在語言積累,寫法感悟,情感升華等問題上,讓學生查找工具書和課外資料來完成。這樣做來,就讓學生能在自讀自悟和交流探討中感知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精彩的描寫、感受文本生動形象的詞匯、習得寫作中表達的方法等等知識,與此同時,教師就完成了讓學生學會了自學略讀課文的有效訓練。相反,略讀教學將演化為其他“精講教學”,使教學“模式”化,失去了其真正“略讀”的意義,或者是教師就放棄了在略讀課文教學的組織與指導,讓學生自己放任自由胡亂地學一遍就算了——這樣的“學習主體”,也是得不到收獲的,更談不上讓學生學到東西。所以說:掌握略讀課文閱讀方法指導,必須確保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為前提,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完成,這樣的組織和指導應該是:更加巧妙,更為科學,更有藝術(shù)性。多年來,我不斷積累,努力進取,同學們很喜歡上我的課,確保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我的精心指導下同學們都能正確解答一些實際問題,閱讀能力有明顯提高了。
三、掌握量和度
再者,科學地掌握好“略讀與精講”的量和度是上好略讀課文的效果。略讀就是簡略的讀,要做到——時間短,效率高,“略讀與精講”的量和度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很多教師做法對略讀課文內(nèi)容喜歡過多過細地分析并講解,生怕不講深講透小學生就無法理解和接受,擔心小學生無法掌握教學內(nèi)容,就達不到自己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那樣的做法就無法讓小學生從略讀課文教學中學到自學自悟的閱讀方法。以上做法,以教師“本體”的中心教學模式,不僅取代了小學生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來領(lǐng)悟的方式,而且造成了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無法得到發(fā)揮和鍛煉,沒有科學地掌握好“略讀與精講”的量和度,其做法與教法同小學生閱讀教學的宗旨是相悖的,也違背了略讀教學的規(guī)律和原則。《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地告訴我們:“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辈槐厣罹?,這是與精讀課文相比較而言的,其原因在于讓學生略讀中自讀自悟,是小學生對略讀課文閱讀的嘗試。不同的學段指導的方法是不同的,不同的課文指導的方法也是不一樣,老師點撥的“度”和“量”也不一樣,我嚴格做好這一點:①在課堂上,我多安排給學生較多閱讀時間走進教材,較多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②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簡而有效,注重用好每課的“閱讀提示”,讓學生在個體自讀、同伴交流、小組探索等種種略讀方式來完成,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知大意”、“能分段”;③選準“感悟點”,通過有層次、有重輕、有詳略的閱讀,抓住重點,做到“粗中有細”,以完成“三維目標”為基礎(chǔ);④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漸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我在第七冊課文《快樂的暑假》為范例,指導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寫作方法;該怎樣挖掘文本的“著力點”,找準“練筆處”和“拓展點”,充分把握“略讀與精講”的量和度,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初步形成的練筆興趣,并培養(yǎng)良好語文的習慣形成。略讀教學是閱讀方法和經(jīng)驗的遷移,小學生將學到的閱讀方法進一步應用和鞏固,又如我在第十二冊課文《美麗的規(guī)則》教學中,只求引導為“略”,設(shè)計簡約,抓住主線,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多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我在第十二冊課文《女媧造人》在教學時,抓住主干問題,指導精讀和品讀,簡化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用訓練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做到“略”中有“精”,做到了“自讀”中又有“指導”,將廣闊的學習舞臺交予學生,更好地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來完成學習略讀課文。我在第七冊課文《人類的“老師”》教學中,為小學生打開一扇自主學習的窗口,教會學生自己質(zhì)疑提問,這又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能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多鼓勵學生提問,教會學生自己質(zhì)疑提問,啟發(fā)學生閱讀思維,鼓勵學生好問多問,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好學的精神。當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jié)合教材,精心設(shè)計課堂“略讀與精講”的量和度,這樣就能讓不同程度思維的小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得到最大發(fā)揮,使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得到培養(yǎng),并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由“讓他學”,轉(zhuǎn)化為“我要學”了。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我會下課前抽少量的時間進行課堂小結(jié),這一做法十分有效果。因為課堂小結(jié)就是對學生正確的問題肯定,也是教師對錯誤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解答,及時進行小結(jié)為學生的閱讀指明了方向,提出的正確的結(jié)論,并能讓小學生從略讀課文的閱讀小結(jié)中,學會反思,掌握方法,學會自學,善于閱讀,閱讀能力也能明顯地提高,從而養(yǎng)成能自己閱讀喜歡的書和報好習慣,愛上了讀書。
總而言之,創(chuàng)設(shè)略讀課文教學的新思路,就創(chuàng)設(shè)了育人的新課堂,讓小學生步入正確的閱讀軌跡,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略讀課文教學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說,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必須在略讀課文閱讀教學中來鞏固、來完成。故此,讓小學生習得自主閱讀方法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自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