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高中教學取得了長足進步。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引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取得很大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筆者從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淺析如何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字】新課改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185-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閱讀教學旨在促進學生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發(fā)展。作為學生吸收信息的主要方式,閱讀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閱讀是對學生理解能力的綜合考量,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在語文閱讀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方面普遍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如課堂開展討論不足,閱讀結束太快[1];分析速度過快,學生來不及反應等。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我們應當予以改變和扭轉,本文試簡要闡述之。
一、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應試思維根深蒂固。為了取得良好的成績,部分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題海戰(zhàn)術,試圖面面俱到的進行訓練,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考試題型,各種條條框框層出不窮。殊不知這種教條主義的訓練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實際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創(chuàng)新型和積極性。
其次,未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與材料進行對話,通常師生間的交流占據了大部分時間;教師通常將中心放在對教材內容的解析及人文的挖掘上,而閱讀方法的指導等較少。這樣使得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體會閱讀材料的內涵。另外,教學過程中將大量的語言灌輸給學生,要求學生的理解和觀點與教師保持一致,答案的講解也是照抄參考書上的固定答案,這些做法嚴重制約了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破壞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主體性,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一些方法
1、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閱讀積極性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會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2]。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課文重在對荷塘和月色兩種景物的描述。古往今來,描寫荷塘月色的作品不知凡幾,但本文描述的這兩種景物與其他作品中的荷塘、月色不同,這里突出的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兩者融為一體。于是,我制作了相關課件,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用畫面展示月下荷塘的美,從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融入的真摯情感,這是任何語言所無法描述的,動態(tài)、迷人的畫面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至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
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強化訓練的方式,通過布置大量的閱讀訓練,讓學生從不會到學會,通過講解各種試題,讓學生知道哪種提問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解答,這種機械訓練的閱讀教學方法過于注重解答的標準,過于注重結果的對錯,很難體現出學生的真實閱讀水平。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則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將重心放在學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上,注重科學閱讀方法的引導??茖W的閱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讓閱讀教學變得更有效果,而且能讓學生的閱讀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和有效率[3]。例如,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對文章進行重新建構,對文章的重新建構能夠將自身感知融入到文章的情感思想中,而非只是單純地讀文字、分析詞句,這對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能起到更明顯的效果。另外,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對閱讀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例如:許多學生在閱讀喜歡邊閱讀邊在自己認為是重要內容的字詞句下面畫線,科學研究表明,這種行為容易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使讀者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上。因此,教師在采用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注意改掉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更加專注。
3、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很好地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延續(xù)到課外,從課內閱讀來帶動課外閱讀。例如,有些課文節(jié)選自某部書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另外,也可以介紹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其次,開展形式多樣活動。例如,可以拿出每天語文課的前5分鐘進行口語演講,讓全班學生輪流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利用各種節(jié)日、班會定期舉辦詩歌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讀書報告會等讀書交流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后,努力營造氛圍。教師可以在平時要有意識地積極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廣大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走出誤區(q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的進行探究、實踐以找到更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翱翔在語文閱讀的海洋里,達到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趙艷芳.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D]. 東北師范大學, 2007.
[2]虞學化.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途徑[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09(2):139-140.
[3]黃芩.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 南北橋, 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