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河北省優(yōu)撫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對胃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觀察
張 娟
(河北省優(yōu)撫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目的 探討分析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對胃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診治的126例胃癌患者,將患者按照隨機的方式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均63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實施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干預,觀察比較組間的護理效果、術后并發(fā)癥情況等。結果 患者均接受護理后,對組間的護理相關指標進行觀察對比,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將組間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分析對比,研究組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結論 在胃癌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將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明顯減少,臨床應用價值高。
胃癌;并發(fā)癥;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通常好發(fā)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在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主要是給予手術治療,將其病情緩解,而在其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將并發(fā)癥減少,提高手術治療預后意義重大,本研究中就分析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對其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報道內容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診治的126例胃癌患者,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分成研究組(n=63例)與對照組(n=63例)。全部入選患者均通過相關影像學檢查及手術病理檢查等被證實為胃癌;研究組中男41例,女22例,年齡范圍為39至76歲,平均年齡為(58.43±4.87)歲,臨床TNM分期情況:35例患者為Ⅰ期、22例患者為Ⅱ期、6例患者為Ⅲ期;對照組中男43例,女20例,年齡范圍為37至78歲,平均年齡為(57.95±4.95)歲,臨床TNM分期情況:37例患者為Ⅰ期、21例患者為Ⅱ期、5例患者為Ⅲ期。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肝、腎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存有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及伴有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組間基本資料分析,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強。
1.2 方法
全部入選患者均依據其具體病情及身體狀況實施對應的手術治療;對照組手術期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遵循醫(yī)囑用藥護理及常規(guī)健康指導、監(jiān)測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應用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干預,其護理措施包括。
(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熱情的對其進行接待,并將醫(yī)院環(huán)境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介紹,緩解其陌生感,使護患距離拉近;在患者入住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將胃癌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操作及治療注意事項等對患者及家屬等進行仔細的講解,加強其對于胃癌的正確了解,促進其進行準確的治療、護理配合;且護理人員還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評估其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對評估顯示存有負面心理的患者實施相應的心理疏導,改善其負面情緒;對于患者的主訴及問題護理人員應耐心的傾聽、解答,使其存有的疑惑消除;并可通過指導家屬給予患者鼓勵、關心,講解相關治療成功案例,將其治療信心增高,使患者維持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況;同時在術前護理人員還應給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對其相關檢查進行完善,并積極做好手術準備。
(2)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將其注意力分散,緩解其緊張情緒;在手術中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并對相關手術操作進行積極的配合,以促進手術的開展。
(3)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加強對于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及癥狀表現的監(jiān)測觀察,并給予合理的止痛處理,若發(fā)生異常表現及時實施對應的處理,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依據患者情況給予對應的飲食指導,在術后3天以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為主,主要給予安排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熱量,且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飲食;同時護理人員還應依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對應的康復鍛煉方案,以對其康復情況進行促進。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其中護理效果主要是對患者術后的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等指標進行觀察。
1.4 數據處理
試驗中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開展數據的分析處理,數據資料通過t檢驗或x2分析,檢測結果用均數±標準差(±s)或(%)表示,若(P<0.05)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護理效果比較
患者均接受護理后,觀察對比組間的護理指標,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組間護理指標比較(±s)
表1 組間護理指標比較(±s)
組別 n SAS評分(分)SDS評分(分)肛門排氣時間(h)住院時間(d)研究組 63 49.4±5.3 47.3±4.9 40.5±6.3 6.9±1.8對照組 63 56.8±6.1 55.9±5.7 55.2±7.1 11.4±2.7 t 7.2685 9.0812 12.2921 11.007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組間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患者均通過護理后,觀察對比組間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顯示,研究組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胃癌在惡性腫瘤中是常見的一種類型,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影響,造成人們的生活飲食方式及生活環(huán)境情況等均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使胃癌的發(fā)病率不斷增高,其患者發(fā)病年齡也不斷年輕化[2],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胃癌患者發(fā)病通常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習慣不佳、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及胃部慢性病變等密切相關[3]。而其患者發(fā)病后,具有較高的死亡率,需盡早給予患者準確的診治。目前,在臨床上對于胃癌患者主要是給予手術切除治療,而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術后并發(fā)癥,對其手術預后造成不利影響[4],故手術期間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
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本研究在胃癌患者治療期間實施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干預研究顯示,研究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其術后并發(fā)癥較對照組也明顯減少(P<0.05),表明圍手術期人性化優(yōu)質護理的應用價值更高;分析考慮為其護理方案中將人性化護理措施與優(yōu)質護理措施相結合,可使護理效率提高,且其術前護理措施可使患者維持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治療、護理,促進其對相關操作進行積極、準確的配合;術中護理措施可緩解患者的緊張感,促進其手術的順利開展;術后護理措施可將患者的身體素質增強,避免相關并發(fā)癥,促進其預后恢復,從而使護理效果提高[5]。
綜上所述,在胃癌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將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明顯減少,臨床應用價值高。
[1] 龐志紅.優(yōu)質護理對胃癌手術患者并發(fā)癥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25(2):200-201.
[2] 詹貴英,劉成枝,孫紅飛,等.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胃癌根治術并發(fā)癥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4,19(6):1187-1188.
[3] 何雪玲.人性化護理在胃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4):750-751.
[4] 李 彬.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胃癌手術患者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25(32):254-255.
[5] 蘇效添.優(yōu)質護理在進行胃癌根治術后并發(fā)癥中的作用[J].醫(yī)學信息,2015,28(6):135-136.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473.73
B
ISSN.2095-8242.2017.025.48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