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到了對收禮物沒有太大期待的年紀。
到了節(jié)日,和好友在手機上互發(fā)紅包,留言說恭喜發(fā)財,天長地久。約定彼此生日就不要再送禮物了,因為總是一來一去,有點兒太禮尚往來,像是走程序。
我現(xiàn)在一個人離家在外漂泊,加班、升職、搬家、交稿、出書……在每一個對我來說值得寫入日記的日子里,請自己吃一頓火鍋,看一場電影,或者買一桶冰激凌,就當(dāng)是禮物了。
但是早幾年,在我還沒有這么疲于交際的時候,我會認認真真地為身邊的好友選每一份禮物,甚至提前很久就開始存錢、寫賀卡,還要小心翼翼,生怕被提前曝光。
我享受這個過程,期待能給喜歡的人帶去歡樂和驚喜。
我高中的時候喜歡過一個男生,他家境富裕,什么都不缺。每每節(jié)日給他送禮物,我都絞盡腦汁——躲在被子里,打著手電筒,給他織圍巾;攢了三年的稿費,給他買一件白襯衫和一把吉他。
高考那天,他穿著那件白襯衫去考場,還被他媽媽罵了一頓,說大家都穿校服,就他不肯。
那時候的我,除了寫作,別無所長。就寫小說送給他,每天的午休時間,就趴在桌子上寫。手寫得很慢,每個字都寫得很小心,不想有一個墨團或者錯別字。大概寫了一個多月,我才完成那個一萬字的故事。
后來發(fā)表在一本雜志上,我還在文章的結(jié)尾寫了一段話:“你是我認識的最優(yōu)秀的男孩,祝你平安喜樂,美夢成真?!?/p>
畢業(yè)的時候,我把那本樣刊送給了他,記不太清楚有沒有說再見。他送過我一個很貴的玻璃碗,又大又沉,我問他做什么用,他撓撓頭說不知道,吃飯吧。
我當(dāng)然舍不得用它吃飯,擺在櫥柜上又擔(dān)心會被打破,所以一直收藏在書柜的最底層,一放好多年。最近一次搬家時翻出來,它依然璀璨美麗,我卻已經(jīng)不再青春。
現(xiàn)在想起來,用他的名字寫小說這件事,實在太矯情可笑,但是在我一窮二白、一無所有的年歲里,那就是我全部的真心了。
想要把我所擁有的都給你,想要把全世界的好都獻給你,這就是我喜歡一個人的表現(xiàn)。
成長的過程中,收到的每一份禮物,其實都是要還回去的。
難過的是,在漫長的歲月過后,我沒能和暗自喜歡了很多年的白衣少年在一起,也和那個在雨中等了我一夜的男生失去了聯(lián)系。
朋友從海邊裝過滿滿一瓶細沙帶給我,因為我說從來沒有去過海邊。得知我想要出國留學(xué),他打了一整個夏天的工,攢下所有的錢,給我買了一大箱托福和GRE考試的輔導(dǎo)書。
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到了最后,都成了我年少時光里的眼淚,滴落在心底,有遺憾,有抱歉,有不甘,有悔恨,但都過去了。
越長大,收到的禮物就越少,因為大家都很忙,忙于生計,忙于奔波,忙于周旋在同事與上司之間,實在抽不出別的心思。而往后的人生里,可能還是會一個人度過許多個“生日快樂”“圣誕節(jié)快樂”,或者是“新年快樂”,會自己給自己買禮物,也不需要包裝紙或者禮物盒,有點兒認真又有點兒任性地打發(fā)自己。
但沒有關(guān)系,被愛過的印跡,會一直刻在我心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