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一、概述
黨參,別名:防風黨參、黃參、防黨參、上黨參、獅頭參、中靈草、黃黨,桔梗科、黨參屬植物。黨參之名始見于《本草從新》,謂:“按古本草云:參須上黨者佳。今真黨參久已難得,肆中所賣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惟防風黨參,性味和平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硬紋者偽也?!薄吨参锩麑崍D考》有詳盡記載:“黨參,山西多產(chǎn)。長根至二三尺,蔓生,葉不對,節(jié)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開花如沙參,花色青白,土人種之為利?!甭狐h參是黨參的一個品種,又名上黨參、白皮黨、上黨人參等,因產(chǎn)于山西上黨地區(qū)而得名。
二、形態(tài)特征
黨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有白色乳汁。根圓柱或長圓錐形,長15-30厘米,根頭頂端膨大,具有多數(shù)瘤狀莖痕,俗稱“獅子頭”或“獅子盤頭”。鮮品白色,內有菊花心,干后呈米黃色,有環(huán)狀橫紋。莖纏繞或蔓生,長約1-2米,直徑2-3毫米;有多數(shù)分枝,側枝15-50厘米,小枝1-5厘米。單葉全緣,卵形,互生或近于對生,葉柄較長,幼葉有毛;花單生,花冠鐘形,黃綠色,具紫色斑紋,花期8-9月,果期9-10月;蒴果圓錐形,三室,花萼宿存;種子多數(shù),細小,褐色,卵狀橢圓形,千粒重0.28-0.31克。
三、生長習性
黨參適應性較強,喜溫和涼爽氣候。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分、溫度、陽光的要求有所不同。黨參種子無休眠,易發(fā)芽,發(fā)展率最高可達70—80%,但隔年的種子發(fā)芽率只有20—30%。種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為18-20℃,幼苗喜陰,成株喜光,能耐受33℃的高溫。在排水不利和高溫高濕時易發(fā)生根腐病。黨參是深根系植物,土壤PH6.5-7.0為宜,忌連作,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黨參以3年生植株所結的種子發(fā)芽率高,一般為90%以上,室溫下貯存一年則降低發(fā)芽率,貯存期間受煙熏或接觸食鹽,種子將喪失發(fā)芽率。
四、栽培技術
黨參生產(chǎn)上可采用種子直播法和育苗稱栽法。種子直播法不用移栽,省工,不損傷根系,而且搞春旱,但直播容易再現(xiàn)缺苗斷壟現(xiàn)象,而且容易出現(xiàn)草荒。育苗移栽苗期易管理,移栽后成活率高,但用工量大?,F(xiàn)在大田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1.育苗管理
(1)選地整地。育苗田應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土層較厚、疏松、排水良后的陰坡沙壤土為好。地塊應選擇前茬為禾本科或豆科作物。播種前對地進行深翻一次,并放入每畝2000公斤腐熟農家肥,然后整畦,畦寬1.2—1.5米,畦長因地而宜,畦四周開好排水溝,溝寬24㎝,深10㎝。
(2)種子選擇及處理。選擇當年采收的飽滿種子,播種前用40—50度溫水浸泡種子,邊放種子邊攪拌,手不燙時取出,用水清洗幾次,用濕沙保濕催芽,1周后萌發(fā)。
(3)播種。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下旬進行,將處理過的種子與細沙按1:5的比例攪拌均勻后進行散播,每畝播種量為2.5—3公斤。
(4)覆蓋。播種后要及時對苗田進行覆蓋,以防水分流失,種子不發(fā)芽或發(fā)芽后出現(xiàn)灼傷參苗。覆蓋材料可以用遮陽網(wǎng),也可用松樹枝梢、谷草秸稈等。覆蓋后要保持苗田通氣順暢,不積水效果,遮陽率要達到85%左右。
(5)苗期管理。苗田幼苗出土后要進行拔除阿草。拔草時要及時拔除小草,注意不要將參苗帶出和踐踏參苗。苗田不用追肥,但要注意排灌。在參苗長到10㎝左右時,選擇陰天或下午陽光照射較弱后除去覆蓋物。
2.大田生產(chǎn)管理
(1)選地整地。選擇氣候清爽濕潤,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坡旱地,以山坡地和山地梯田為主。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黨參不耐連作,必須實行輪作,前茬以豆類、馬鈴薯、谷子為宜。在春季土壤解凍后及時進行深翻土地,一般要求活土層在30—40cm以上,翻后及時耙平,以利保墑。結合深翻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作基肥。
(2)移栽定植。
①移栽時間。每年4月中旬—5月上旬移栽。
②起苗移栽。從育苗田起苗移植要隨起隨用,起苗時要掏壕起苗,保證參苗通直完整。
③栽植密度。行距為20—30cm,株距為8cm。
④栽植方法。刨壕移栽,刨壕后按株行距擺放參苗,要求參苗擺放均勻,秧苗通直、不彎曲、不損條,之后覆土壓實。每畝用畝30—40公斤。
(3)田間管理。
①中耕除草。參苗長到20cm時要及時中耕、松土、除草,當參苗長到60cm時要注意勤翻秧去頭,以利通風透光,
②追肥。結合中耕每畝可追施尿素5kg。
③灌排。移栽后要及時灌水,以防參苗干枯,保證參苗成活。成活后可不灌或少灌,以防參苗徒長。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爛根。
(4)加強病蟲害防治。
①根腐病。防治措施:實行輪作,忌重茬;稱栽前剔除病株,用健壯無病蟲害的黨參植株移栽;多雨季節(jié)作好排水防澇工作;發(fā)病期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澆灌。
②蠐螬。防治措施: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進行春、秋耕,并隨犁拾蟲,進行人工防治。不提倡進行化學防治,嚴禁使用高巨毒化學農藥。
(5)適時收獲。
①收獲時間。土壤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當年壓種的參秧當年即可長成規(guī)格參條。部分立地條件較差,必須越冬等第二年刨收。
②收獲時外部長相。待秧苗全部覆蓋地面,厚度達2—4cm,籽粒80%完熟,地下部分參條黃白色,粗度在0.5cm以上。
③操作要求。刨壕收參,壕深30—40cm。
④脫水晾曬。黨參刨起之后,要及時晾曬,在晾曬過程中每天傍晚或清晨用手把參條捋直,待參條脫水曬干后,根據(jù)參條粗細、長短分級分等捆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