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家餐廳,餐廳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就是“黑夜里移動”。
這是一家沒有光的餐廳。夜深微寒,我和朋友走進這家餐廳,室內(nèi)明亮溫暖,與一般餐廳無異,只不過,所有的服務(wù)生都是盲人。
在服務(wù)生的帶領(lǐng)下,我們和另外一組客人一起進入一個光線幽微的區(qū)域,這是一個過渡區(qū),讓我們從明亮走入幽暗,視覺慢慢習(xí)慣弱光源,準備迎接黑暗。服務(wù)生請我抓住她的手臂,跟著她走。我尾隨著,連續(xù)掀開數(shù)個簾幕,終于走進了用餐區(qū)。我身體突然靜止,不敢邁出下一步,因為這里果真完全沒有光。服務(wù)生輕聲說:“跟我來,左轉(zhuǎn),來,放心,直走,您不會撞到任何東西,右轉(zhuǎn),對,就是這里,正前方就是您的椅子,請慢慢坐下?!?/p>
我坐下,沒有光。我把手放在面前,完全看不到我的手指。我被黑暗釘在座椅上,身體僵硬,不安開始在皮膚上逼出汗滴。服務(wù)生突然發(fā)聲,我被她的聲音嚇了一跳,原來,她一直站在我身旁?!拔襾頌槟庹f,您的右手邊是刀,左手邊有叉,杯子在正前方,請您開始用手去尋找,慢慢來,飲料隨后上桌?!?/p>
我慢慢伸出手,碰觸到桌、巾、刀、叉、匙、杯,還有從對面伸過來的朋友的手。我們在黑暗中握了彼此一下,“相濡以手汗”,給彼此打氣。
身體稍微放松之后,我開始聽到許多聲音。四周其實有許多客人,我看不到任何桌椅和身影,但有許多細碎的人聲從四面八方傳來。我聽到刀鋒撞上瓷盤的聲音、飲料倒入杯子的聲音、笑聲、聊天聲……當視覺失去作用,我的聽覺逐漸開啟,敏感度升高。然后,我就明白,為何餐廳要叫“黑夜里移動”了。
黑暗中,賓客坐定,但服務(wù)生上菜上酒,必須移動。他們都是視障者,黑暗對他們已屬平常,把賓客們的座椅位置記熟,就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這些服務(wù)生在外面的世界里,是絕對的弱勢,但在這個工作場所,他們身體的弱點就變成他們的強項了。
少了視覺,耳朵伸展成漏斗,四周各種細碎的聲響都倒進聽覺里。隔壁桌一對男女的對話,讓餐廳里所有用餐的賓客都忽然安靜下來。原來,大家的耳朵,都變成漏斗了。
男士說:“你愿意嫁給我嗎?”
靜。
這句話像一根繩索,勒住了所有人的喉嚨,話語休止,吃食暫停。
女士沒回答。
男士繼續(xù)說:“你看不到,但現(xiàn)在我手上,有個戒指?!?/p>
寂靜再度塞滿黑暗。我的刀叉在半空中懸浮,嘴巴微張,不敢動。
“你愿意嫁給我嗎?”
依然聽不到女士的回答。
再試一次:“你愿意嫁給我嗎?”
重復(fù)三次的問句,在黑暗里回蕩,求婚的男士喉嚨干渴,聲線分叉,問句的結(jié)尾很微弱。
“你愿意嫁給我嗎?”
我受不了了,黑暗我可以習(xí)慣,但這種懸疑,讓人折磨。我剛想開口插話,女士的聲音,在此時,終于劃破沉默。她的聲音,在黑暗里點燃了光。
在徹底的黑暗中,她哽咽著慢慢回答:“我……一直……在點頭?!?/p>
【賞析】
對陌生的環(huán)境感到恐懼,對未知的事物感到緊張,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因為習(xí)慣了光明,當你身處黑暗之中時,才會更加專注于身邊的人事物。正如身陷浮躁時代中的我們,始終都要為自己的心靈尋覓那么一處可以全神貫注的寧靜。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被忽略的一切會不自覺地浮現(xiàn),一草一木會被放大,喜怒哀樂會被放大,甚至連一份特別的驚喜所帶來的感動,也會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