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娜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教育逐漸引起了社會和廣大家長的高度重視,對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兒階段是教育的開端,對提升國民素質(zhì)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將家園合作應用于幼兒教育中,可滿足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需求。主要對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 鍵 詞] 幼兒教育;家園合作;班級手冊;博客;消防員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247-01
幼兒時期是人生的關鍵階段,但從當前的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看,發(fā)現(xiàn)仍存在較多問題,而家長和幼兒園作為兩大關鍵性要素,對幼兒的成長具有較為直接和關鍵的影響。通過家園合作模式的實行,可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提升教育質(zhì)量和效果。
一、家園合作的內(nèi)涵及作用
(一)家園合作內(nèi)涵分析
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成長的主要場所和環(huán)境,同時也是影響其發(fā)展的關鍵所在。為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家長以及幼兒園有必要進行深層次的溝通與合作,相互支持和配合。家長首先應充分認可幼兒園的教育,并要明確自身對幼兒生長的重要性,同時,幼兒園也應盡可能獲得家長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彌補幼兒在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家園合作的作用
首先,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長文化水平上的差異,加之未經(jīng)受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訓練,故常常導致教育理念和行為上的欠缺,甚至存在過分溺愛問題,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十分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在實施家園合作后,家長可通過幼兒園彌補自身教育上的不足。
其次,很多家長由于擔心幼兒會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也開始嘗試各種新興教育方式,這也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合格、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在家園合作中,教師可及時了解到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想法,從而對教學活動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
最后,在家園合作中,幼兒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幼兒園,均可獲取科學、有效、全面的教育,十分有利于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并對其今后的成長產(chǎn)生關鍵的影響[1]。
二、家園合作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一)充分借助網(wǎng)絡資源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千家萬戶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幼兒教育中,面談是與家長溝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由于教師數(shù)量少而家長數(shù)量多,故制約了家園合作的有效開展。為此,可通過博客為幼兒園和家長搭建互動、溝通的平臺,使之逐漸成為家園合作的亮麗風景線。
在博客設置中,可包括健康小常識、精彩視頻、家長留言、班級手冊等內(nèi)容,家長只需動一動鼠標,便可輕松進入班級博客主頁,掌握幼兒在園中的生活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同時,還可實現(xiàn)線上對話,通過教師了解幼兒的學習近況。在博客設置中,教師應通過多樣化手段提升家長關注度,如展示幼兒的手工作業(yè)、勞動畫面、精彩瞬間,也可分享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郵局、消防隊等。通過上述方式的實施,可拉近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而網(wǎng)絡資源的合理應用更滿足了家長以及幼兒園的各種需求。
(二)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家長也是一個關鍵的教育資源,其均來自于社會的不同階層,具有良好的社會關系和基礎,對促進幼兒教育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為此,家長應與教師保持平等關系,坦誠相待,彼此理解和信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長的工作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而教師每天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家長,故可在其身上尋找教育切入點,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家長提供的資源開展形式豐富的社會活動,如去學生家長開的糕點房參觀和體驗糕點的制作過程,并在此過程中,教育幼兒節(jié)約糧食,不浪費;也可去消防部門,了解消防員的工作流程;到果園去采摘水果,并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等,同時也可邀請學生家長來到課堂,與學生一起互動學習,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實際需求,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家園合作的新途徑。以上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生動有趣,同時也拓寬了幼兒視野,增長其見識度,是一種有效的家園合作模式[2]。
(三)強化教師素養(yǎng)培訓
教師素質(zhì)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的好壞。為此,各幼兒園在實行家園合作的過程中,首先應注重對教師綜合素質(zhì)的培訓,從而不斷提升其業(yè)務能力水平,為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另外,教師也是家長認識和了解幼兒園的主要途徑,若其個人素質(zhì)存在問題,則會直接影響家園合作的順利開展,而通過教師培訓活動的開展,可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
(四)轉變雙方教育觀念
幼兒教育需充分結合其身心發(fā)展特點,但在教育觀念的轉變上,大多數(shù)人均認為家長存在的問題較大,實則不然,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并非全部正確,為此,教育觀念的轉變實質(zhì)上是針對雙方而言。幼兒園雖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但仍存在不全面的問題,部分知識仍未能在實踐中得到應用,需進行及時更新和調(diào)整。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園合作模式的內(nèi)涵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同時提出幾點有效應用措施。通過該模式的開展,拉近了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距離,并實現(xiàn)了教育的雙向互動,符合新時代教育以及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故可在今后的幼兒教育實踐中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邵景輝.家園合作中“雙重互助”幼兒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探討[J].時代教育,2017(8):232.
[2]陳月秋.讓家長融入幼兒教育:淺談家園合作教育[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