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舟杰 郭志華 吳湘洪 趙國源
[摘 要] 隨著云技術的發(fā)展,將之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并作為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必然趨勢。借大數據發(fā)展理念,結合云技術、綜合管理平臺等軟硬件的前沿發(fā)展,搭建了虛擬化教學系統,通過云計算和虛擬技術,完成信息資源的集成和優(yōu)化,共享云計算“資源池”。實現了桌面終端和應用環(huán)境的集中控制和管理、OS&AP以及個性化計算環(huán)境隨需分配,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解決了計算機教學中多系統、多應用帶來的困擾和管理難題,充分體現了先進、簡潔、靈活、高效、可靠、環(huán)保等特點。
[關 鍵 詞] 云技術;虛擬化;資源池;對象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01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桌面云改變了傳統的工作環(huán)境和信息系統部署方式,實現了對原本分散的眾多用戶桌面環(huán)境與數據的集中管理,使升級維護更高效、數據使用更安全、接入更靈活、業(yè)務處理能力更強、系統可靠性更高;人機分離,桌面的無縫切換,低溫無燥的綠色環(huán)保的實驗環(huán)境,更加適用于人群較集中的課堂教學。
一、研究意義
借大數據發(fā)展理念,結合云技術、綜合管理平臺等軟硬件的前沿發(fā)展,搭建了虛擬化教學系統,開展相關的研究、實施和推廣工作,對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較強的理論意見和現實意義:
(一)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水平
對公共教學資源統一整合和管理,培養(yǎng)了一支掌握前沿技術的專業(yè)教師隊伍,有效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學生在使用中不斷增強對新技術的學習和了解,感受新技術帶來的變革,開闊了視野。
(二)提高教學業(yè)務連續(xù)性
虛擬資源架構中的虛擬機遷移服務、資源分配管理服務、高可用性服務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學業(yè)務數據保護、高可用性以及災難恢復,做到桌面隨人走。
(三)資源開放共享,提高教學資源使用效益
保證資源應用實效性的同時,實現資源的最大共享,提高教學資源使用和管理效益。
(四)創(chuàng)新開放的計算機教學網絡管理架構
更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建制、管理和維護;更快、更高效、個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調整,可以滿足多元化教學模式。
(五)集中部署減少維護
通過自動化管理流程,80%的維護工作將自動完成,不但減少了大量的維護工作量,還提供了迅捷的故障處理能力;在面臨各種認證考試、職業(yè)考試需要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件等復雜業(yè)務場景里,能完成便捷、快速的專業(yè)要求部署。
(六)示范引領作用
將當前信息化主流的、先進的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在一定范圍和區(qū)域內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推動新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和推廣。
二、理論依據
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tài)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技術發(fā)展至今已經非常成熟,具有以下特點:
(一)超大規(guī)模
“云”具有相當的規(guī)模,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二)虛擬化
云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
(三)高可靠性
“云”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jié)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四)通用性
云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云”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云”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五)高可擴展性
“云”的規(guī)模可以動態(tài)伸縮,能滿足應用和用戶規(guī)模增長的需要。
(六)按需服務
“云”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按需分配資源。
三、研究內容和目標
搭建“基于云技術的虛擬化教學系統”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以“學習、實訓、管理和服務”為主線,面向教學者、學習者、管理者3類用戶群體,提升教學水平,滿足學生自主式個性化學習需求,制訂基于對象管理的《基于云技術的虛擬化教學系統建設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教學條件,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水平,實現統一集中管理,減少物理基礎架構成本和運營維護成本,應做到:(1)虛擬桌面系統支持安裝當前教學和實訓室所需的軟件程序及客戶端。(2)滿足學生和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登錄,都能訪問自己的桌面及用戶數據。(3)桌面資源可彈性擴展,按需為用戶分配虛擬桌面,虛擬桌面獨享且相互隔離,確保數據的安全性。(4)支持統一運維平臺,降低維護成本。(5)數據集中存儲,方便備份和恢復。(6)開發(fā)《云桌面實訓室網絡管理軟件》,并投入使用。
四、虛擬化教學系統設計要求
(一)設計要求
虛擬化教學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前端是用戶終端,包括通常的顯示器、鼠標鍵盤以及虛擬化專用的瘦終端;中間是傳輸部分,即網絡系統;后端是服務端,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備份資源等。開發(fā)云桌面實訓室網絡管理軟件,與整個系統結合。實現桌面終端和應用環(huán)境的集中控制和管理、OS&AP以及個性化計算環(huán)境隨需分配,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解決計算機教學中多系統、多應用帶來的困擾。
基于“對象管理”的、強大且理念先進的專用軟件平臺設計,可根據教師、專業(yè)、班級、語言、分組、座位、學生、考試或者實驗需要,任意切換的個性化教學環(huán)境,甚至可以做到讓共用機房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專有學習系統、互不干擾,達到專屬教學、考試、學習和實驗環(huán)境的和諧統一。
(二)主要功能要求
桌面資源統一管理、維護;平臺集群化,提高了資料的利用率和可靠性;實現了網絡萬兆主干互聯,鏈路冗余負載;桌面系統與用戶文件存儲分離,系統存儲實現雙副本備份,用戶存儲采用Raid陣列保護;前端設備全部采用12V低壓安全供電,低耗環(huán)保系統功能實現前端瘦客戶機來電自啟,桌面資源定時開關機并自動還原;通過云桌面實訓室網絡管理軟件,實現虛擬桌面與個人文件夾單點登錄、網絡聯動認證(統一身份);支持靈活擴展,為未來建設預留擴展性能及對接接口。
網絡方面采用UCS-SPL-FI48P控制矩陣,數據中心服務器與核心網絡交換采用萬兆網絡冗余互聯設計,核心網絡到匯聚網絡采用萬兆網絡冗余互聯設計,匯接到接入采用雙千兆網絡冗余互聯設計,接入采用百兆網絡互聯設計,網絡主干均實現冗余備份,負載分擔的性能效果。
前端設備均采用12V供電方式,保證低功耗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因電力使用問題存在的師生人身安全風險。
(三)系統先進性
與同類成果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和創(chuàng)新突破:
1.人機環(huán)境
實訓室的空間設計充分利用和體現了云桌面的簡潔性,改變了傳統機房的臃腫;同時考慮用電的安全性及可控性,設計了低壓直流集中供電。
2.基于對象的設計理念
針對對象流動性大、使用頻繁、應用環(huán)境多變等特點,結合統一身份驗證(LDAP),基于對象進行管理,采用虛擬化平臺靈活的身份驗證方式,對人的行為管理方面取得突破。
3.整體安全架構
為保障桌面云系統安全,系統采用了完整的安全架構,避免出現安全真空,強化了網絡隔離和虛擬化隔離,在安全架構層面主要采用了分層和縱深防御。
4.桌面資源靈活性
構建若干虛擬桌面池資源,將桌面按需索取動態(tài)調配分發(fā)給學生用戶。讓所有的用戶都能夠擁有標準化的教學桌面,同時擁有個性化的個人云存儲空間,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終端采用Android系統,具有很強的二次開發(fā)和擴展性。
五、實用性分析
云技術在教學實訓中的實踐應用,TCO(總擁有成本)大幅度降低35%;動態(tài)綠色節(jié)能設計,桌面云能耗降低30%;基于云平臺,IT系統的資源利用率提高65%。依托教育云龐大的規(guī)模效應,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實現教育資金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云技術的虛擬化教學系統采用集中管理的新模式,有利于解決當前公共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難題;桌面虛擬化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學校緊跟技術發(fā)展腳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促進學校與企業(yè)的交流合作;桌面虛擬化技術主應用,進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設,有利于走在技術前沿,在實踐中培養(yǎng)了一支技術領先、理念超前的專業(yè)團隊,并在工作中加以完善,探索出一條低成本、高效能的公共計算機實訓室建設和管理新新路徑;為各院校提供借鑒,也適合于企業(yè)、行政單位、圖書館等日常辦公、電子閱覽等,示范帶動相關新技術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