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坤
摘 要: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素養(yǎng)的重要平臺,而閱讀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文教學目標、教學質量都有較大的影響。但閱讀屬于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老師不能以自己的想法為主,而要重視學生的想法,要為學生構建啟發(fā)思維與情感的閱讀氛圍,讓學生真實的理解與體驗,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閱讀的快樂。本文筆者以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中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為研究中心,提出了構建的具體策略,以期對語文老師的教學能有所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構建策略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具有個性化特點,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讓學生真正的去理解與體驗情感,從而達到感悟的目的,老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閱讀心理的開放
小學生年齡小,初期進入閱讀之時,總會出現(xiàn)緊張的心理,如果老師能夠實施個性化閱讀,則可以讓學生的閱讀心理開放起來,自然會達到顯著的閱讀教學效果。
2.有利于學生思維空間的開放
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老師對于閱讀文本,總是以標準的理解去局限學生的思維,對于閱讀興趣、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都極其不利。而構建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則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思維真正的開放起來。
3.有利于實現(xiàn)高效化的閱讀教學
老師的教學追求的就是一個“高”,即高質量、高效率,構建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模式,便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機會,可以讓學生真正的了解文本內容,從中獲得思考,這樣自然閱讀教學會逐漸實現(xiàn)高效化。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中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1.以興趣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興趣是學生閱讀最好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善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激發(fā)閱讀興趣的目的呢?可以從閱讀前、中、后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在閱讀前,老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閱讀文本猜測的習慣,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讓學生分析閱讀題目,猜測老師會拋出哪些問題,自己又想了解些什么;反復讀閱讀題目,猜測文本會怎樣描述。這樣學生帶有濃厚的探究興趣進入閱讀,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之中,老師需圍繞材料的中心內容,設計有趣的疑問,增強學生的閱讀欲望。在閱讀教學后,老師可以以教學材料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搜集材料的興趣,讓學生的閱讀視野不斷得到拓展。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會日趨濃厚。
以興趣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從三點來做:第一,當學生閱讀時,老師要全面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tài),當遇到學生跑神、一心多用等情況時,要告訴學生其危害性,讓學生養(yǎng)成靜心閱讀的習慣;第二,引導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從而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文章;第三,要讓學生有感情的閱讀文章,讓學生與作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從而產生共鳴。只有養(yǎng)成上述三種閱讀習慣,老師的閱讀教學才可以實現(xiàn)高效化。
2.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閱讀氛圍
作為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前必須做到與課文的對話,也就是通過教學閱讀,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掌握教材一則有利于老師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和目的以及教編委的思路及目的,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及合理的教學方式;二則有利于全面掌握學生的閱讀準備情況,從而巧妙的引出閱讀教學的重難點。除了與課文對話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與學生對話,根據學生的閱讀狀況,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內化”目的。在閱讀教學之中,老師需要給學生構建個性化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中,快樂的閱讀,同時要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反復閱讀,從而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比如在學習《觸摸春天》時,學生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不僅可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更能將文字間的靈性與鮮活美麗體現(xiàn)出來,這比老師苦口婆心的反復講解更能讓學生在心靈上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
3.以創(chuàng)新點為基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是主體性的活動,學生既然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便要重視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對學生進行相對性的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要提高,自然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需要得到長期的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循循漸進,可以從年級遞進的連續(xù)性中進行整體的把握,不要只盯與眼前短淺的目標。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其閱讀目標可以是讀清——讀準——讀懂的遞進式;對于中高階段的小學生,其閱讀目標可以是讀通——讀懂——感悟的遞進式。通過這樣漸進式的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才可以得到提高,其探究性閱讀與創(chuàng)新性閱讀的能力才能得到循循漸進的提高。
此外,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要從根本上得到提升,還要重視閱讀創(chuàng)新點的發(fā)掘,開啟學生的想象之門,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其中作者有一個較大的疑問,為什么這么多人來追悼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作者當時非常疑惑,借此可以問學生:“你們覺得是什么原因魯迅先生受到這么多人的追悼呢?”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發(fā)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在學習語文課文時,老師還要適當?shù)娜谌胍恍﹦?chuàng)新因素,增加一些拓展性的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課文情節(jié)進行合理的想象,可以將句拓展成段落,將省略內容進行拓展等。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需以學生為出發(fā)點,重視對學生個性化閱讀氛圍的創(chuàng)建,探尋創(chuàng)新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要做好閱讀教學思考工作,及時找出閱讀教學中的不足,既要顧彼又要顧此,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價值。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才能夠不斷的提高,才可以為后續(xù)高階段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為學生的揚帆遠行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蘆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
[2]單美珠.探討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指導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3]陳紅葉.讓文本因學生而精彩——關于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