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梓潤
一個星期日的上午,天陰沉沉的,北風(fēng)呼呼地吹著。
吃罷早飯,我就被媽媽叫去買海帶絲。我一百個不情愿,無奈母命難違,只得把自己的衣服裹得緊緊的,縮著脖子,一路小跑著去了菜場。
轉(zhuǎn)了幾圈,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個攤位,我不禁打量起面前這個老人來。俗話說“無商不奸”,這話一點兒也沒錯。面前這個老人,頭發(fā)蓬亂,小小的眼睛里透露著幾分精明,枯瘦的雙手凍得又紅又腫。我沒好氣地說:“來兩斤海帶絲?!蹦闹先苏f:“不賣!”“我又不是不給錢!”我既驚訝又生氣,“大冷天跑出來買東西容易嗎!”“小朋友,你是第一次自己出來買東西吧?兩斤海帶絲你們一家人一頓是吃不完的?!薄澳强梢苑旁诒淅锫??!蔽液懿灰詾槿弧!斑@你就不知道了吧?”老人笑了笑,“海帶絲即使放在冰箱里,時間長了也會黏的,口感會差很多?!闭f完他熟練地抓了一小把放在秤上,又拿出來一點兒,認(rèn)真確認(rèn)重量后說:“喏,這么多你們一家人一頓正好?!蔽毅蹲×?,這老伯真奇怪,怎么放著現(xiàn)成的生意不做?
這時,我回想起一個星期前媽媽帶我去買水果的場景。那天,街邊的商販吆喝著:“十元三斤,不甜不要錢哦!”我和媽媽見攤上的蘋果又大又紅,價錢也很實惠,也沒挑揀,更沒細看,就一口氣買了六斤回家。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拿了一個大蘋果準(zhǔn)備吃,可剛撕下標(biāo)簽紙就發(fā)現(xiàn)一個大爛洞,再往下看,那蘋果要不是小的就是壞的。從此商人在我的眼中就成了“奸詐小人”。如今,這位老伯用他的真誠顛覆了我的認(rèn)識:不厚道的商人畢竟是少數(shù)。待我回過神來,老伯早已裝好海帶絲等我付錢了。我付了錢,笑瞇瞇地道了聲謝便轉(zhuǎn)頭走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陽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鉆出了云層,陽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照在我的身上,也照進了我的心里……
指導(dǎo)老師:蔡 薇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太湖街道關(guān)工委推薦)
【點評】這篇習(xí)作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小作者通過在街邊所見的商販和賣海帶絲的老人的對比,突出了賣海帶絲的老人不“精明”之舉所體現(xiàn)出的可貴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