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79年,Strain、Odom等人共同研制出同伴介入法,此種方法的理論基礎為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具備社交能力的普通兒童為介入同伴,通過科學的訓練,使其以恰當方式與自閉癥兒童社交,達到促進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提高的目的。在介紹同伴介入法的基礎上,以幼兒園中班自閉癥兒童為研究對象,探討教學活動中同伴介入法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同伴介入法;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
自閉癥為兒童常見病,主要特征為社交障礙、溝通障礙、重復與刻板的行為,這其中,最為主要的即為社交障礙。目前,社會廣泛關注自閉癥兒童,并認為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活動應在普通學校班級中開展,此種做法有利于自閉癥兒童的成長。但在普通學校班級中接受教育時,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之一即為社交,而這對自閉癥兒童來說是一項難題。多項研究指出,在自閉癥兒童教學活動中應用同伴介入法后,可使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提升,并促進自閉癥兒童的健康成長。
一、同伴介入法簡介
同伴介入法是一種干預方法,是指以有社交能力的普通兒童為實施介入的同伴,經專業(yè)人員訓練后,使其掌握與自閉癥兒童交往的方法與技巧,目的在于促進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的提升[1]。同伴介入法對社交情境做出強調,通過在特定情境中開展社交活動、互動活動,以達到最終目的。最初,同伴介入法提出后,普通兒童只是自由地、簡單地與自閉癥兒童玩耍,經不斷發(fā)展后,變式不增多,普通兒童與自閉癥兒童的社交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如同伴互動、團體游戲等。此種發(fā)展趨勢使得同伴介入法的科學性增強,而且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大。
二、自閉癥兒童社交能力中同伴介入法的應用
自閉癥,也稱之為孤獨癥,社會交往障礙為患兒的主要表現(xiàn)。近年來,越來越多特殊教育學校開展教學活動時,廣泛地應用同伴介入法,效果均比較好。本章以幼兒園中班一名自閉癥兒童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同伴介入法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1.自閉癥兒童基本資料
以幼兒園中班一名自閉癥兒童為研究對象,軒軒(化名),男孩,6歲8個月,家庭成員包含父親、母親,軒軒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帶,3歲時回到父母身邊,與父母關系良好。軒軒可認知常見物品,但與同齡兒童間存在明顯差距;能夠反應部分簡單聲音,經聲音提示,能理解動作表示的含義;明白簡單指令,如坐下、起立,卻不能良好的配合;可配合熟悉的教師的指令,否則不配合;與同伴互動基本不存在,對同伴的活動也不關注。綜合軒軒的特點,人際社交能力不足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2.同伴基本資料
選擇同伴時,先征得家長同意,之后按照如下標準篩選: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與同學相處融洽,具有穩(wěn)定的情緒,性格開朗、活潑,在教師指導下,可為軒軒提供幫助,喜愛玩游戲。基于上述標準,選出同伴2名,一名為陽明(化名),男孩,5歲5個月,一名為雅涵(化名),女孩,6歲3個月。
3.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之前,研究者先對軒軒、陽明、雅涵在班級中的表現(xiàn)作出仔細觀察,并向教師了解相關情況,總結出軒軒存在的社會交往方面的問題:多單獨進行活動,對同伴活動感興趣時,會予以關注,但不會加入;缺乏共同注意力,較少自發(fā)與同伴互動。另外,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選擇的同伴缺乏對自閉癥兒童的正確認知,想幫助自閉癥兒童,卻不知如何正確幫助,能夠比較友好地對待自閉癥兒童。基于自閉癥兒童與同伴存在的問題,設計教學活動時,采用團體教學與自由游戲活動結合的方式,前者由研究者主導,后者由同伴主導。
4.教學活動實施
首先,實施團體教學。研究者應在明確教學主題的基礎上,合理地選擇教學地點、教學用具等,以營造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通常,團體教學可在放學前40分鐘時開展,共20分鐘,后20分鐘用于自由游戲活動,每周開展2次,每次1個主題,研究者實施教學過程中,由一名助教觀察自閉癥兒童及同伴的表現(xiàn),以便于對團體教學方式及活動設計做出科學的調整。其次,實施自由游戲活動?;顒又黝}需要與團體教學一致,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同伴可利用學到的技能與自閉癥兒童社交,達到教學開展的目的。例如在訓練自閉癥兒童互動技巧的主題教學中,可設計“火車開了”活動,團體教學中,研究者將游戲規(guī)則詳細地告知軒軒及兩位同伴,之后分配角色,由同伴主導活動,引導軒軒逐漸地參與其中,讓軒軒逐漸地與同伴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5.實施效果
上述教學活動共設計了5個主題,全部實施完成后,經評價發(fā)現(xiàn),軒軒對共同游戲材料的關注開始增多,并對同伴動作做出關注;出現(xiàn)自發(fā)性活動,并會主動參與到同伴游戲活動中;與同伴互動過程中,會持續(xù)互動行為。同時,2名同伴能夠更為正確地認識自閉癥兒童的行為,能采取正確的方法與其互動。
綜上所述,自閉癥兒童社交中應用同伴介入法后,可有效提升其社交能力,減輕兒童的自閉程度,改善社會交往障礙狀況,促使自閉癥兒童逐漸的融入社會當中,提升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路平.淺析自閉癥兒童社交技巧訓練[J].北方經貿,2013(9):181-182.
[2]熊絮茸,謝麗霞,李夢凡,等.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社會交往的同伴介入策略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5(1):91-96.
[3]潘前前,楊福義.學前自閉癥兒童以同伴為中介的社交技能干預研究綜述[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4(8):69-75.
作者簡介:張敏(1982.10—),女,云南玉溪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特殊教育自閉癥兒童康復。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