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安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的。新課程實施中,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在延平區(qū)實小和樟湖中心小學聯(lián)袂舉辦的“城鄉(xiāng)聯(lián)誼,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中,我校董老師執(zhí)教的是人教課標本二年級上冊第六組第22課《窗前的氣球》第一課時,向我們充分展示了立足文本,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這一堂課上,董老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甜美的聲音、富有親和力的教態(tài)、賞識性的評價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上董老師盡可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主線清晰,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相得益彰,促進了教學目標與學段目標的有效達成。正如美國教育學家加涅的觀點:凡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活動就是有效教學。我認為董老師執(zhí)教的《窗前的氣球》是一堂立足文本,有效的課堂教學,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扎實的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董老師教學生識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運用了多種方式進行,先是讓學生帶拼音學生字“科、亞、猜、拴、逗”,接著拼音讀,鼓勵學生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式自主識記,并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識字。
寫字教學,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雖然本節(jié)課指導寫的字只有一個“亞”,董老師依然不遺余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先讓學生觀察字形,學習筆順,探究字形的特點,特別是董老師還編了兒歌“一橫略上揚,二橫比它長,點撇在中間,兩豎一樣長”,形象地幫助學生分析了字形。再讓學生在課本上描紅,書寫,這樣的做法真正站在了學生的角度,讓學生帶著思考來寫字,而不是機械重復地寫。 “提筆就是練字時”,學生在小氣球卡片上寫祝福語,董老師仍不忘提醒孩子們注意正確的寫字姿勢,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
相信這樣持之以恒地從點滴抓起,學生一定能在自主中識得更多的漢字,一定能在規(guī)范中寫出一手好字。
二、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上
教學中,董老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的關鍵詞,體會這些詞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既解決了教學的重點,也扎實了語言的訓練。 “認識副詞(呆呆地、靜靜地、高興地)和形容詞(可愛的)的使用作為語言文字的訓練點,而這幾個詞又與文本的情感主線緊密相連,董老師出示句子的比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體會使用上這些詞語能更清楚地、準確地寫出此時科利亞的難過、孤單和高興的心情。
三、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朗讀的指導上
董老師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科利亞情感變化的主線,引導學生品讀文本,透過課堂,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董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上是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如采用“個別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讀”等形式,通過體驗性朗讀、配樂范讀、引讀、回環(huán)讀等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朗讀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如:用層層深入引讀的方法,“一天科利亞靜靜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一句話??评麃喰那榉浅5模]意思、傷心、難過、孤單、苦悶),創(chuàng)設科利亞收到同學們的祝福時的情境,引導學生反復讀“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可見,董教師總是想辦法把學生推到文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用“心”去觸摸語言,尊重學生不同感受,有效地處理好“讀”與文本理解、“讀”與語感培養(yǎng)、“讀”與情感體驗的關系,從而也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四、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巧用文本的空白,對學生進行想象與表達的訓練
《窗前的氣球》是本單元中體現(xiàn)同學之間友愛的一篇文章。它雖然不像涌動著真摯友誼的抒情散文那樣感人肺腑,不過就是發(fā)生在同學之間一件普通的事,卻充滿著友愛之情的溫馨。課文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多講。但是課文給讀者留下了許多空白,這一堂課上,董老師善于抓住教學契機,巧用文本的空白,把“讀”與想象和表達有效地統(tǒng)一起來,把聽說讀寫的素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體現(xiàn)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整統(tǒng)一。如:教學“他好像看見米色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他們會說些什么?通過補白,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溫馨的友誼。
通過對文本的補白,訓練了學生想象、說寫的訓練,這樣,學生在想象中創(chuàng)新,在表達中釋放課堂上積淀了許久的感情。這樣做,不但把學生課堂所獲得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讓他們懂得珍惜友誼,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鐘啟泉.讀懂課堂[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