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涂子沛撰文稱:一個犯罪嫌疑人如果被警察截留,警察有沒有權力查看他隨身攜帶的手機?美國警察曾經認為有。在2016年的兩起案件中,警察就是通過查看嫌疑人的手機獲得其犯罪的證據(jù)。一起是加州的賴利案,另一起是麻省的伍瑞案。但這兩名嫌疑人卻不示弱,認為警方查看手機屬于非法取證,侵犯了其隱私權,提起訴訟。兩起官司打下來,兩地的法院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加州的聯(lián)邦第九巡回法院批準了對賴利的定罪,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的相關規(guī)定,如果你被捕了,警方不需要特別的搜查證就可以檢查你隨身攜帶的東西,包括錢包、手機等等。而麻省的聯(lián)邦第一巡回法院卻未采納對伍瑞的定罪,判決認為警方未經許可,無權查看犯罪嫌疑人的手機。經過復審,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第一案的判決,維持第二案的判決。也就是說,如果你被捕了,警方可以檢查你口袋里的其他任何物品,但是手機除外,因為存儲在手機上的數(shù)據(jù)也適用相關的憲法隱私保護條款。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在判詞中認為,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手機與嫌犯攜帶的其他任何物品都有本質的區(qū)別?!按蠖鄶?shù)人都不能帶著他們過去幾個月收到的每一封郵件、看過的每一本書或者文章到處跑”,但是帶著手機,卻幾乎就有相同的功效。如今,對智能手機的搜查,和搜查一個人的電腦沒有本質的區(qū)別,這也不是翻翻一個人的電話記錄本那么簡單。警察如果繼續(xù)聲稱“搜查手機信息與搜查其他有形物品從性質上來說是一樣的”,就像說“騎馬和坐飛機是一回事”同樣荒唐。手機,應該是大數(shù)據(jù)時代每個人新的城堡。相較于一個人房子,這個新的城堡還可能是無限延伸的,因為它和云相連。手機上的信息,可能保存在手機中,更可能是保存在云上。手機雖小,但是數(shù)據(jù)存儲量巨大。你跟哪些人交談,去過哪些地方,買過哪些東西,看過什么網址,都會在手機上留有記錄。在面對政府權力和商業(yè)利益的時候,手機這個城堡一旦被攻破,個人的隱私便可能會蕩然無存。記錄隱私的不僅有手機,還有谷歌眼鏡、智能手環(huán),甚至包括你們家的電視盒子、電動汽車、物聯(lián)冰箱和智能電表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