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貽
特朗普正扮演他自己的律師、公關、策略師,忽略這些專業(yè)人員提供的建議。他不認為自己面臨司法調查,而是面臨他自己能解決的政治問題
“股市漲到高點、經濟數(shù)字近年來最好、失業(yè)率17年來最低、薪資上漲、邊境安全,沒有白宮混亂。”特朗普于7月31日清晨8點多發(fā)送如此推文。
數(shù)小時后,上任十天的白宮通訊聯(lián)絡辦公室主任斯卡拉穆奇因發(fā)言粗鄙被撤換。特朗普當天傍晚6點多再發(fā)推文“在白宮美好的一天”。
不到48小時后,《高爾夫球》雜志于8月1日報道,特朗普告訴他的球友,“白宮真的是一個垃圾場”,所以他需要經常去自己球場打球。
特朗普總統(tǒng)任期進入第七個月,白宮幕僚替換頻繁、匿名消息不斷泄露內部亂象、政策制定無法進入常規(guī)狀態(tài)。7月最后一周堪稱白宮“宮斗劇”的新高潮,在發(fā)言人斯派塞于21日請辭、成為在位最短發(fā)言人后,幕僚長普利巴斯被撤換,又創(chuàng)下一項最短紀錄。普利巴斯離任數(shù)日前,剛上任的白宮通訊主任斯卡拉穆奇在7月26日晚致電《紐約客》記者,要記者提供泄露消息給他的白宮內線,在遭到拒絕后,他指控普利巴斯應該就是消息源,因為他精神分裂,在背后中傷他;他又辱罵首席戰(zhàn)略師班農。最后他還稱,為了查出誰泄露消息,他將開除所有媒體團隊成員。
“身邊人”的頻繁更替不是特朗普的唯一問題?!度A盛頓郵報》于7月31日指出,特朗普不顧律師建議,直接介入兒子小特朗普“涉俄案”,主導起草聲明否認小特朗普去年6月選戰(zhàn)期間和俄羅斯人見面事關選戰(zhàn)相關事宜,并將見面主題改稱領養(yǎng)俄羅斯孩童安排。該聲明后來被證明與事實不符,白宮發(fā)言人撇清稱特朗普的介入就跟“所有父親”會做的一樣,他其實所知有限。
特朗普有在周六早上連環(huán)推的習慣,被謔稱為“周六早上的失控”,7月29日被認為是較突出的一周。當天他連續(xù)發(fā)送13則推文,不斷呼吁共和黨議員盡快通過奧巴馬法案修正案。
共和黨策略師指出,特朗普正扮演他自己的律師、公關、策略師,并忽略這些專業(yè)人員提供的建議。《華盛頓郵報》引用匿名幕僚的話說,特朗普不認為自己面臨司法調查,他認為他面臨的是他自己能解決的政治問題。
特朗普的作風也引發(fā)選民的質疑。他喜歡引用的民調Rasmussen Reports最新調查顯示,特朗普支持率下降到39%,只有26%受訪者堅定肯定特朗普執(zhí)政表現(xiàn)。
新上任的幕僚長、剛卸任的國土安全部長凱利將軍因上任后就順利說服特朗普撤換斯卡拉穆奇,為渴望看到白宮恢復秩序的美國輿論和政治圈帶來一絲希望。但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政治學教授博斯(Meenekshi Bose)對此表示謹慎樂觀,“凱利顯然具備白宮目前需要的組織能力,但如何執(zhí)行還需觀察;幕僚長就像守門員一樣,需要得到總統(tǒng)完全信任和信心。凱利將軍和特朗普能不能發(fā)展這種關系,是核心問題?!?h3>關于總統(tǒng)特赦的爭議
自當選以來,特朗普始終無法擺脫俄羅斯是否為他助選的嫌疑。盡管至今公開證據(jù)不足以形成犯罪,但他極力阻止調查和指示研究自我特赦讓外界覺得可疑。
“他一定有一個強有力的理由需要阻擋俄羅斯案調查,我們還不知道這個原因為何,這也是為什么調查會繼續(xù)下去?!钡每怂_斯大學專門研究美國總統(tǒng)的歷史學教授布蘭茲( H.W Brands)對《財經》記者說。
特朗普先開除了聯(lián)邦調查局局長(FBI)科米,卻導致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任命前FBI局長穆勒成為特別檢察官。特朗普接著又尋找穆勒是否和調查存在利益沖突的線索。7月下旬,特朗普轉而將矛頭指向回避負責此案的司法部長塞申斯,稱自己后悔選了塞申斯,接著公開指出塞申斯正“陷入困境”。
美國一些主流媒體分別報道了特朗普與幕僚開始討論撤換塞申斯的可能。
熟悉政府運作的前官員和學者指出,在法律上特朗普是否能直接開除穆勒處于模糊地帶,不少法律學者認為他無權這樣做。據(jù)推測,特朗普應該是先開除塞申斯, 由新任司法部長主導對俄羅斯的調查,如此由新司法部長開除穆勒。
從程序上,特朗普確實可以不斷更換司法部長,直到他們愿意撤換特別檢察官,就如同尼克松為撤換調查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而執(zhí)行的“星期六屠殺。”
喬治梅森大學法學教授索明(Ilya Somin)認為,沒人懷疑特朗普有撤換塞申斯的權力,法理上,他也能要求任命穆勒的副部長開除穆勒,若遭拒絕將其開除,任命愿意執(zhí)行的人。但是,如果特朗普真這么做,將會引來巨大的政治反彈?!叭绻_除穆勒以阻擋俄羅斯案調查,這本身就是阻礙司法罪?!?/p>
布魯金斯學會法律學者威茨(Benjamin Wittes)指出,特朗普幾度公開批評司法部長塞申斯和副部長, 通常遭到批評的官員會辭職明志,但一旦兩人辭職,特別調查就可能遭到嚴重破壞,因此需要司法部正副部長挺住,同時由國會發(fā)聲,保護特別調查組。
一些共和黨議員正在劃出紅線。愛荷華州議員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公開表示,2017年國會不會再確認另一位司法部長的任命。南卡羅來納州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威脅稱,如果特朗普動手開除塞申斯,將是他總統(tǒng)任期“終點的開始”。格雷厄姆曾擔任克林頓彈劾案負責人,他正起草新法案,防止特朗普開除穆勒。據(jù)他自己介紹,他的法案已獲得兩黨議員支持,該法案將限制總統(tǒng)在缺乏司法依據(jù)下,開除調查總統(tǒng)和幕僚的獨立檢察官。
特朗普還要求法律幕僚研究總統(tǒng)特赦幕僚、家族成員和他自己的可能。司法部前發(fā)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稱,特朗普尋求特赦自己可能性讓他看起來“非常有罪”。歷史上,尼克松也曾經試圖特赦自己,但是他的法務部門認為不合法理而阻止了他。
美國憲法第二條賦予總統(tǒng)對違犯聯(lián)邦法律者頒賜緩刑和特赦的權力,但不包括面臨彈劾的總統(tǒng)。特朗普如果特赦自己是否引發(fā)憲法危機在美國引發(fā)爭論。
法學學者針對能否總統(tǒng)特赦自己分歧嚴重。索明告訴《財經》記者,美國法學界部分人士認為,基于兩個原則,總統(tǒng)特赦自己將違憲:第一,沒有人能當自己的法官;第二,特赦在法律中的動詞是“授予”,如同送禮物一樣應發(fā)生在2人-3人之間。
對于研究特赦引發(fā)的爭議,白宮匿名幕僚對媒體表示,特朗普“只是出于好奇,和俄羅斯的調查沒關系”。
特朗普與俄羅斯可能連結的較明顯證據(jù)實際上直到7月初才出現(xiàn)。7月9日《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兒子、女婿于2016年6月和俄羅斯政府合作律師在特朗普大樓見過面,會面內容是俄羅斯能否提供希拉里黑材料。
先前隱瞞此次會面的庫什納在7月最后一周被要求接受國會情報委員會的不公開訊問,針對他在競選期間與俄羅斯人見面事宜。
在法律考量上,陰謀指兩方同意要進行犯罪,庫什納和小特朗普與俄羅斯人見面一次能否稱得上陰謀,取決于雙方是否同意要犯罪,他們可能犯下什么罪也是關鍵。美國選舉法規(guī)定,任何外國人支持或協(xié)助美國選舉,或任何尋求外國人這樣做即為犯罪。但俄羅斯提供希拉里黑材料給特朗普團隊是否協(xié)助選舉在法理解讀上存在爭議。
索明認為,如果特朗普家族和俄羅斯人合謀黑民主黨的郵件,這就算犯罪。特別調查組能否找出證據(jù)鏈將是關鍵。
特朗普備受爭議的行事作風,進一步引發(fā)法學界對總統(tǒng)犯罪是否為彈劾門檻的爭論。索明指出,國會應不需要實際罪行就能推動彈劾,例如怠忽職守,包括總統(tǒng)如和外國勢力合作對國家安全或法治造成可能危險。不過,如果是競選團隊人員參與了不法活動,特朗普不知情,案件嚴重程度就會比他實際知情輕得多。這也是為什么外界對特朗普介入起草兒子小特朗普的聲明感到訝異。
特朗普在選戰(zhàn)期間,不斷宣稱他將挑戰(zhàn)華盛頓的建制派,從競選期到當選后,也與共和黨的政治人物、捐款人和說客都保持相對疏遠的關系。
但為了法案在國會通過,特朗普需要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支持,其中的努力之一就是他任命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擔任幕僚長。普利巴斯被認為是特朗普和共和黨少數(shù)的關鍵連結。普利巴斯在過去六個月,也積極維持著白宮與各種重要支持團體的關系,他和眾議院議長瑞恩的私交是白宮和國會的重要橋梁。
但是,共和黨占多數(shù)的國會的獨立性與特朗普的期待有出入,至7月底為止終未通過他推動的醫(yī)保法案。特朗普為此對議事規(guī)則感到挫折,多次表示應該廢除阻撓議事(Filibuster)的議事規(guī)則。
另一方面,普利巴斯身處爭權奪利的核心,終究躲不過其他派系的明槍暗箭。根據(jù)Politico報道,“第一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游說特朗普數(shù)月,要他換掉普利巴斯以“專業(yè)化”白宮。不過,伊萬卡夫婦支持的斯卡拉穆奇在上任十天后就被換掉,白宮的權力格局隨著新幕僚長凱利的加入而待重新分配。
不管內斗如何,白宮和國會擔心特朗普未來或將把槍口對向共和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前主席斯蒂爾(Michael Steele)認為,普利巴斯的離開或將使特朗普和共和黨在意識形態(tài)上更疏離,白宮似乎正尋求最終的分手。外界也開始關注,特朗普是否將推動更獨立的政策。
共和黨也在反思,共和黨對特朗普的支持是否到了讓出自身價值的程度。共和黨前議員、現(xiàn)任政論節(jié)目主持人斯卡伯勒(Joe Scarborough)發(fā)表文章指出,特朗普對保守主義、美國歷史和憲法缺乏基本認識,他正慢慢地毀滅共和黨;亞利桑那州議員弗萊克(Jeff Flake)即將出版書籍,批判共和黨為了支持特朗普而“自我欺騙”。
博思(Meenekshi Bose)指出,從制度來說,現(xiàn)在仍未有跡象顯示美國三權分立的機構制度受到傷害,未來發(fā)展則需持續(xù)觀察;布蘭茲則強調,“我認為憲法強過現(xiàn)任總統(tǒng)?!?/p>
不過,隨著朝鮮不斷試射導彈,開始有人擔心特朗普可能會在被彈劾時攻打朝鮮。國務院前官員對《財經》記者稱,克林頓被彈劾時,美國國內也擔心他會攻打朝鮮或伊朗,特朗普是否更可能這么做,牽動的將不止是美國。
編輯/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