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一句話帶火了“freestyle”?算是吧,不過娛樂圈真是少見多怪,freestyle在戶外圈的使用頻率多高??!在騎行、滑雪、登山、攀巖等運動前加上freestyle,即為“花式XX”或“自由式XX”,豈止表面意思“即興、隨性”那么簡單,更代表了運動員的個人風格和水準。在戶外圈,我們不問“你有freestyle嗎?”我們問“你玩freestyle嗎?”
動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作者:[美]泰德·安德魯斯
譯者:儀玟蘭/堯俊芳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自然圖騰特別是動物圖騰,是一種特別的能量符號,它象征著一種特定的不可見的靈性力量,存在于古今中外的人類文明歷史中。對我們而言,動物世界既熟悉又陌生,我們喜歡發(fā)掘它們身上的趣聞,喜歡分析它們的習性,卻通常不會認為這些事情和自己有什么關(guān)系。作者泰德·安德魯斯已于2009年去世,是一位極具天賦的自然哲學探索者、獲獎作家,在這本書里,他充分還原人類的動物身份,將飛禽走獸視為自己的伙伴、朋友甚至靈魂導(dǎo)師,從它們的語言、舉止、特性和世界秩序中獲得感悟,解開那些動物圖騰的含義,教會我們感受萬物神奇。
微冒險
作者:[英]阿拉斯泰爾·漢弗萊斯
譯者:小炎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這是現(xiàn)代都市人需要的一本書。獲得過國家地理雜志“2012年度探險家”稱號的作者發(fā)明了微冒險理念,倡導(dǎo)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邁出小小的一步,進行簡單可行而又有趣的冒險活動,比如下班坐車去山里露營、看日出,第二天直接去上班;走遍家周邊的每一條街道;利用周末去郊區(qū)徒步;跑步回家……這些都屬于我們可以輕易實現(xiàn)的家門口的冒險。這位曾經(jīng)騎車環(huán)游世界、劃船橫渡大西洋、完成6次撒哈拉沙漠馬拉松的英國冒險家,也自稱是普通人,在未能投身偉大冒險的日常生活中,就去做這些讓自己興奮的微冒險。你也試試看吧!
地球
作者:[英]尼古拉斯·奇塔姆
譯者:克留
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從逐漸隱沒于叢林的吳哥窟到繁華不眠的拉斯維加斯,從橫掃太平洋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到跨越大西洋的撒哈拉沙漠,從沐浴在晨暉中的珠穆朗瑪峰到劇烈板塊運動造就的東非大裂谷,從匯集巨大水量的亞馬遜河到養(yǎng)育著全球十二分之一人口的恒河,近 160 張精美圖像向我們展示了地球上的生息脈動,這些圖片經(jīng)由地球軌道上的探測器、國際空間站和氣象衛(wèi)星等拍攝,配以專業(yè)簡明的文字解讀,在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從視覺出發(fā)引導(dǎo)讀者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同系列還有《宇宙》《行星》。
不假思索貪看天下
作者:吳文芳
出版社:悅讀名品|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吳文芳,香港廣告界的名人,視頻、攝影、繪畫、文案全方位人才。本書是他的旅行經(jīng)歷的一本匯集,“不假思索”來源于英文“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也就是直接、真實、本能的、不用思考就給出條件反射性的表現(xiàn)或流露出真實情感,吳文芳希望每一次發(fā)出的刺激都能收獲觀眾不假思索的真實反應(yīng)。他喜歡去不熟悉的地方旅行,感受不同的體驗。一頭白發(fā)、身體已經(jīng)不太年輕的他對這個世界有著不同的見解,帶著充沛的精力和好奇心,坦率、真摯地通過圖文表達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字里行間充滿奇異的想法。書中還有二維碼,讀者掃碼可以觀看“40urs”部分視頻。
負責任的旅行
出品:窮游網(wǎng)
在窮游網(wǎng)主辦的“負責任的旅行”項目發(fā)布會上,推出了中國第一本《負責任的旅行》指南,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野生生物貿(mào)易研究組織(TRAFFIC)、森林管理委員會(FSC)的支持下,本書十分詳細地說明了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實踐負責任的旅行。同時,明確了“三個責任”(即社會責任、文化責任和環(huán)境責任)并成立“負責任旅行聯(lián)盟”,旨在鼓勵旅行者與當?shù)鼐用窠⒘己玫年P(guān)系,在感受真實旅行體驗的同時為當?shù)厝藥ズ侠淼慕?jīng)濟收益,同時尊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努力將旅行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希望我們都能成為負責任的旅行者。
荒野之歌
作者:[英]羅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譯者:錢衛(wèi)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相信每一位自然愛好者都會將本書視作珍藏,它是來自10位獲得過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冠軍的自然攝影大師的100幅頂尖之作。迄今為止,這項比賽已經(jīng)舉辦了52屆,目的是“為了鼓勵野生生物攝影師們的工作,加強野生生物攝影的聲望”以及“希望通過讓大眾的人群關(guān)心動物、關(guān)心自然保護這個重要的話題,最終使這些獎項能夠惠及動物本身”。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BBC自然紀錄片制片人及主持人大衛(wèi)·愛登堡爵士在推薦語中評述道:“偉大的自然影像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刻骨銘心的。它們可以成為美麗、奇跡和快樂的深厚源泉……這一有著半個世紀歷史的國際頂級自然生態(tài)攝影賽事,匯集了全球最優(yōu)秀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這些影像告訴我們?nèi)绾胃惺芎蛯Υ匀??!?/p>
從吉姆·勃蘭登伯格(Jim Brandenburg)和樊尚·米尼耶(Vincent Munier)令人回味的藝術(shù),到大衛(wèi)·杜比萊(David Doubilet)和保羅·尼克倫(PaulNicklen)的開創(chuàng)性的水下攝影,這些影響深遠的藝術(shù)家向讀者展示觀看自然的多種方式。你會驚訝于帕爾·赫爾曼森(P?l Hermansen)對光線和陰影的神奇運用、弗蘭斯·蘭廷(Frans Lanting)創(chuàng)新的“親密視角”、阿努普·沙阿(Anup Shah)的近距離肖像作品、邁克爾·尼克·尼科爾斯(Michael ‘Nick Nichols)充滿力量的視覺宣言、托馬斯·D·曼格爾森(Thomas D. Mangelsen)廣闊的荒野景觀,以及克里斯蒂安·齊格勒(Christian Ziegler)捕捉到的鮮為人知的野生生物行為。本書作者考克斯(Rosamund Kidman Cox)是一位專注于野生生物和環(huán)境問題的編輯和作家。她在《BBC野生動物》雜志擔任編輯已有24年,從1981年以來一直是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的評委。本書中,她通過每一章展示一位攝影師的10幅代表作,讓我們見證那些不可能親眼見到的震撼瞬間,配有文字講述其拍攝手法、相機參數(shù)、靈感來源和拍攝目的,闡釋這些照片對攝影師的重要意義,揭露作品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