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維敏 王曉蘭 朱利梅 宋春霞
?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和心理健康狀況隨訪調查
黎維敏 王曉蘭 朱利梅 宋春霞
目的:探討生存質量和心理健康狀況隨訪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五維健康量表及癌癥治療功能評價量表對其術后生存質量以及心理健康狀況進行隨訪。結果:五維健康量表中,僅有疼痛不適這一維度變化較大,其余維度均表現為逐漸上升趨勢。術后6個月,疼痛不適之外的4個維度正常比例均為80%以上。癌癥治療功能評價量表中,生理、功能、情感及社會家庭等相關維度得分均表現為上升趨勢,生理及功能兩項維度上升明顯。結論:及時加強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心理護理,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樹立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減少心理疾患發(fā)生,提升術后生存質量。
婦科;惡性腫瘤;生存質量;心理健康;隨訪
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增加[1],婦科惡性腫瘤晚期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全子宮切除術聯合單側或雙側附件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手術治療后一般需要接受化療,部分患者則接受放療[2]。子宮和卵巢對于女性而言,具有特殊意義,切除子宮可能會導致性功能改變,喪失生育能力等,所以,針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而言,其精神以及心理方面的雙重傷害較常規(guī)疾病患者更大?;疾?、手術以及放化療等相關因素,均將對患者的身體產生較為明顯的傷害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3-4]。以合適的方式對患者生存質量實施科學評價,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我院積極探索分析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存質量隨訪狀況,為其護理決策提供依據,取得了有價值的經驗,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160例,年齡22~75歲,平均(48.50±6.50)歲。其中子宮頸癌62例,卵巢癌50例,子宮內膜癌48例。均根據實際情況接受相關手術治療,術后均接受以鉑類為基礎的化療;均可配合參與調查且知情同意。
1.2 方法 分別于手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開展問卷調查以及相關資料收集,對患者的相關情況進行詳細調查。(1)一般資料問卷,主要為患者的社會人口學情況(年齡情況、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能力、經濟條件等)。(2)疾病相關情況,包含疾病類別、確診時間、治療療程、疾病進展、癥狀情況以及醫(yī)療費用等。(3)心理健康狀況及生存質量,應用癌癥治療功能評價量表(FACT-G)和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分別評價其生存質量[5-6]。
1.3 評價指標[6](1)五維健康量表(EQ-5D),主要通過五維度測量評價人群健康狀況,包含活動能力、自理能力、日?;顒印⑻弁床贿m、焦慮抑郁,各維度分別為3個等級,第1等級為無問題,第2個等級為存在中度問題,第3個等級為存在嚴重問題。(2)癌癥治療功能評價量表(FACT-G),共包括27個條目,4個維度,各條目分0~4級:0為一點也不,1為有一點,2為有些,3為相當,4為非常??偟梅?~108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EQ-5D量表各維度無問題比例情況 五維健康量表(EQ-5D)中,僅有疼痛不適這一維度變化較大,其余維度均表現為逐漸上升趨勢。術后6個月,除疼痛不適之外的4個維度正常比例均為80%以上。見表1。
表1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EQ-5D量表各維度無問題比例情況 例(%)
2.2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FACT-G量表不同維度得分情況 癌癥治療功能評價量表(FACT-G)中,生理、功能、情感及社會家庭等相關維度得分均表現為上升趨勢,生理及功能兩項維度上升明顯,見表2。
表2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FACT-G量表不同維度得分情況(分,±s)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癌、外陰癌、宮頸癌和卵巢癌均為婦科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對女性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了嚴重威脅[7]。一旦發(fā)生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將會產生極大的應激反應,這些應激反應,不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活習性,同時,還會在極大的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個人尊嚴及自信心,從而產生相關的心理問題。研究顯示[8],術后1個月時患者的心理健康平均水平處于最低,可能的原因在于術后化療患者經歷了無知期(不完全了解實際病情)到抑郁期(已完全意識到病情嚴重性,明白其將產生的后果,產生明顯的消極情緒)的過渡,或患者自接受期(心理上被迫順從,渴望盡快康復)到喪失期(對治療方式恐懼,陷入悲觀絕望狀態(tài),面對目前的身體條件非常自卑)的過渡。隨著治療開展以及時間的延長,在接受相關手術治療3個月后,患者的身體已獲得了較為明顯的改善,進而進入承認期(抑郁情緒有效緩解,情緒基本穩(wěn)定,基本恢復日常行為)或接受期(逐漸接受事實和現實,基本接受和適應腫瘤所帶來的痛苦)。在接受相關手術治療6個月后,患者已經逐漸處于適應期,其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顯性提高。
本研究中,分別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對應手術治療后1周、1個月、3個月及6個月的生存質量以及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訪談距手術時間越久,患者的生存質量則表現為越高。相應地,患者的心理疾病危險性則越低。時間越長,患者自覺疾病的嚴重程度則越輕,其術后生存質量越高。針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所進行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存質量的分析結果,是臨床工作中積極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的科學依據。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質量,將受到一系列相關因素的作用和影響。所以,醫(yī)護人員在臨床操作實踐中及出院后延續(xù)護理中,必須嚴格對照患者所處的相應心理階段,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使患者處于最佳的心身狀態(tài),提高生存質量。
[1] 莫秀婷,劉曉燕,徐凌忠,等.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量及心理健康狀況的縱向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2):1-5.
[2] 陳 靜.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心理干預研究[J].華西醫(yī)學,2012,27(2:259-261.
[3] 馬 麗,酈 娜.不同皮膚射線防護劑對鼻咽癌調強放療放射性皮炎的防護療效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8):13-15.
[4] 史 巖,劉哲豪.200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50(57):274-275.
[5] 劉曉燕.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和心理健康狀況隨訪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6] 左 艷,陳 靜,羅碧如.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4):310-312.
[7] 胡培亞,尹海靜,劉 麗.健康教育結合放松訓練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師,2013,14(31):114-116.
[8] 李 李.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聯合奧馬哈延續(xù)護理在婦科惡性腫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12):53-56.
A follow-up study on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LI Wei-min,SONG Chun-xia
(Shiyan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Shenzhen 518108)
WANG Xiao-lan,ZHU Li-mei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2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Methods: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The five-dimensional health scale and cancer treatment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Results: In the five-dimensional health scale, only the pain discomfort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other dimensions showed a gradual upward trend. About 6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despite the pain discomfort, the other four dimensions were more than 80% of normal proportion.In the evaluation scale of cancer treatment function,the scores of physiology, function, emotion and social family showed the rising trend, and the two dimensions of physiology and function were obvious.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ime, and the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help patients to make an optimistic attitud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illnes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Gynecologic;Malignant tumor;Quality of life;Mental health;Follow-up
2017-04-14)
(本文編輯 陳景景)
523000 東莞市 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醫(yī)院
許麗君:女,本科,主管護師,院感辦主任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