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潔 佘曉佳 魏化冰
?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
林慧潔 佘曉佳 魏化冰
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胸腔鏡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5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和住院相關指標,術后采用VAS評分評定術后疼痛情況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下床時間、胸腔管拔管時間、尿管拔管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VAS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可促進患者術后的快速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疼痛程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快速康復外科;胸腔鏡手術;肺癌
胸腔鏡下肺癌切除術是治療肺癌的常見手術方法,在確保微創(chuàng)的同時,也能保證腫瘤切除率,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手術作為一種應激,在不同程度上均會給患者造成一定創(chuàng)傷,局部切口也限制了肺功能的恢復??焖倏祻屯饪瓢搜C醫(yī)學證據(jù)的多種圍手術期護理措施,通過護理干預阻斷或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及機體應激及炎癥反應,促進患者術后的快速康復[1]。本研究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行胸腔鏡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100例,患者術前均未接受過化療或放療,均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肝腎功能檢查無異常,手術可耐受,排除遠端轉移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54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51~78歲,平均(59.35±5.62)歲;病理類型:腺癌18例,鱗癌28例,其他8例。腫瘤分期:I期19例,II期30例,III期及以上5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50~76歲,平均(59.28±5.13)歲;病理類型:腺癌15例,鱗癌26例,其他5例。腫瘤分期:I期16例,II期27例,III期及以上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在全胸腔鏡下實施手術,采用雙腔氣管插管,靜脈復合全身麻醉下實施手術。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流程進行護理。(1)病房環(huán)境護理。做好病房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保持病房內(nèi)空氣清新,定期開窗通風,做好消毒工作。(2)心理護理。在手術前,患者往往會存在焦慮、恐懼心理,會增加手術刺激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護士要耐心的與患者溝通和交流,認真回答患者及家屬的提問,針對不同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3)抗生素應用。在術前30 min給予患者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無需長時間使用抗生素。
觀察組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實施護理。(1)快速康復護理知識的灌輸。術前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為患者講解手術原理,相關流程,術中快速康復護理的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讓患者配合好手術各項操作。(2)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定患者術前疼痛狀況,識別患者疼痛敏感狀況,遵醫(yī)囑及時止痛,有利于保持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3) 功能鍛煉及營養(yǎng)支持的快速康復護理。加強對患者術前身體鍛煉,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呼吸功能訓練可采用吹氣球或呼吸訓練器,也可以通過爬樓梯的形式進行鍛煉。(4)做好患者的飲食干預,加強營養(yǎng)支持。以往為防止出現(xiàn)mendelson綜合征,一般在術前禁食12 h,禁飲4 h,但患者存在營養(yǎng)不良情況,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因此給予術前常規(guī)禁食6 h,禁飲2 h。(5)術后一般快速康復護理措施。待患者麻醉反應過后2~4 h開始進食。(6)根據(jù)導管引流情況和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控制輸液量,一般控制在1000 ml內(nèi),且輸液袋應該放在保溫箱內(nèi)進行保溫,做好患者保暖工作,避免患者體溫過低。(7)對于女性患者,在術后2 h左右拔出尿管, 男性患者可根據(jù)前列腺情況和年齡適當延長。(8)手術結束當天鼓勵患者在床上活動四肢,并進行呼吸功能訓練。給予患者口香糖咀嚼,促進腸蠕動,縮短術后腸麻痹的時間[2]。(9)術后1 d指導患者下床活動。對于VAS評分在5分以上的患者,術后可以采取止痛措施。術后24 h內(nèi)實施床邊胸片檢查,對于肺復張欠佳且胸管漏氣的患者,加用負壓吸引;對于肺復張情況良好、胸管無漏氣的患者,當24 h內(nèi)的引流液在300 ml以內(nèi)時,可拔出胸腔引流管。(10)精神放松指導。護士根據(jù)患者面部表情和語言描述對患者術后疼痛狀況進行評估,可以給予患者分散注意力、音樂療法或者藥物等方法減輕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因術后疼痛引起的焦慮、抑郁情緒,確?;颊咝g后早期進食和活動。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下床時間、胸腔管拔管時間、尿管拔管時間、住院時間,術后采用VAS評定患者術后1 d疼痛狀況,并統(tǒng)計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1 兩組患者下床時間、胸腔管拔管時間、尿管拔管時間、住院時間、VAS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下床時間、胸腔管拔管時間、尿管拔管時間、住院時間、VAS評分比較
注:1)為t’值,2)為t值,3)為u值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注:觀察組出現(xiàn)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對照組出現(xiàn)肺部感染5例,心律失常2例,持續(xù)漏氣1例,膿胸1例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為當前一種新的護理理念,利用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將醫(yī)療、護理、麻醉等圍手術期各種治療進行綜合和優(yōu)化,盡可能降低手術創(chuàng)傷對患者的應激,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達到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目的[3]。
在本研究中,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觀察組,在術前切實落實身體鍛煉、呼吸功能訓練,縮短患者禁食和禁飲時間,其更有利于患者腸道功能的保護和營養(yǎng)支持,不必給予術前輸液,可減少體內(nèi)液體負荷,從而減少術后心血管及肺部相關并發(fā)癥,更有利于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本研究中,觀察組下床時間、胸腔管拔管時間、尿管拔管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縮短。加強對患者術前術后輸液量的控制,術后給予患者早期進食,術后加強患者保暖工作,輸液袋進行保溫處理,可避免因患者術后體溫過低而增加術后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手術時間過長和術后疼痛均會增加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本研究在術前和術后均對患者實施VAS評分,并根據(jù)評分結果做好相應的措施,加強患者術后疼痛護理,給予音樂療法、藥物治療或分散患者注意力,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 d V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這與林宏彩[5]研究報道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給予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措施,在顯著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減少術后疼痛程度的同時,還可以顯著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1] 羅惠玲,葉艷珍,肖 莎,等.圍手術期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電視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1):5023-5024.
[2] 楊彥龍,藍 斌,李銳雄,等.快速康復外科技術在胸腔鏡肺癌手術中的應用及療效[J].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2016,22(2):154-157.
[3] 黃秀英,余 輝,郭維英,等.胸腔鏡肺癌手術圍術期的快速快速康復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5,22(37):1180-1181.
[4] 趙舜珍,葉云婕,楊艷珍,等.3D電視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5,30(2):36-37.
[5] 林宏彩.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胸腔鏡肺癌手術圍術期護理效果、療效指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15):1562-1564.
(本文編輯 崔蘭英)
作者單位:430015 武漢市 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泌尿外科
黃鶯:女,大專,主管護師
518035 深圳市 廣東省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
林慧潔:女,本科,主管護師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20150305213708)
2017-03-27)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