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芝
?
·??谱o理·※內科護理
階段變化護理干預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護能力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響
曹玉芝
目的:探討階段變化護理干預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護能力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6月~2015年5月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為對照組,選擇2015年6月~2016年5月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性護理干預,觀察組行階段變化護理干預,干預時間為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護能力及治療依從性的變化。結果:觀察組患者干預后自我效能總評分、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飲食管理能力、運動鍛煉管理能力、用藥管理能力、并發(fā)癥管理能力及血液透析管理等方面評分也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階段變化護理干預可提高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護能力及疾病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預后效果。
階段變化護理干預;腎衰竭;血液透析;自護能力;疾病管理能力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腎衰竭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法,能有效延緩患者生存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然而腎衰竭患者的預后除了與維持性血液透析效果有關外,還與患者日常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系,但人的行為改變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患者在不同的治療階段表現出的行為及心理狀態(tài)有所不同[2]。根據患者不同治療階段的行為及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將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疾病管理能力,有助于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我科對60例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治療階段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5年5月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為對照組,男 38例,女22例;年齡35~65歲,平均(48.2±3.7)歲;透析時間3~36個月,平均(18.6±3.2)個月;原發(fā)性疾病:高血壓腎病 20例,糖尿病腎病 2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 8例,多囊腎 10例。選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男 38例,女22例;年齡38~68歲,平均(48.5±3.8)歲;透析時間3~36個月,平均(18.8±3.2)個月;原發(fā)性疾?。焊哐獕耗I病 22例,糖尿病腎病 1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 10例,多囊腎 10例。納入標準:(1)均處于血液透析誘導期。(2)血液透析時間>3個月。(3)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2)應用過神經營養(yǎng)性藥物或抗精神疾病類藥物者。(3)重度營養(yǎng)不良、慢性炎癥反應、活動性潰瘍、心臟疾病、嚴重肝臟疾病、惡性腫瘤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透析時間及原發(fā)性疾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應用常規(guī)性護理,包括給予透析期間常規(guī)宣教,密切留意患者血液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科學鍛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階段性個體化干預,以護理程序為核心,以階段變化模式為指導,以護理路徑為工作路線,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護理小組 對全科人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建立護理小組,以護理組長制及分層級護理模式實施管理。
1.2.2 階段性個體化護理干預
1.2.2.1 第一階段(透析前階段) (1)做好透析準備,給予患者足夠心理支持。詳細了解患者身體狀況、既往病史及合并癥情況。(2)向患者發(fā)放“透析期間護理手冊”,并根據患者文化程度、職業(yè)及年齡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講解,讓患者對股骨近端骨折手術有基本的認知,了解術前、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及康復鍛煉的目的及意義,幫助患者更好地認識及應對疾病。(3)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盡量滿足患者心理需求,與患者積極溝通,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
1.2.2.2 第二階段(透析中) (1)穿刺點選擇。選擇合適的穿刺點,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導管,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采用軟枕墊著下肢,告知患者合理活動肢體,避免穿刺部位血液外滲及脫針。(2)透析中觀察。患者透析過程中護士不間斷進行巡視,密切觀察患者身體狀況,對于老年患者及危重癥患者加強巡查。觀察患者穿刺點是否滲血,穿刺針固定是否牢靠,透析器血液顏色,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以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3)健康教育?;颊咄肝銎陂g咨詢患者上次血液透析時間、飲食情況、近期病情、體重控制情況,并采用溫和的語氣及態(tài)度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增強治療信心。
1.2.2.3 第三階段(透析后) (1)改進工作流程。透析結束后將開放式回流改為密閉式回血,以減少污染環(huán)節(jié),提高治療安全性。(2)健康宣教。定期為患者舉辦血液透析健康講座,讓患者了解疾病發(fā)生原因、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相關并發(fā)癥預防,以提高患者對疾病認識。(3)定期邀請預后理想的患者進行現場演講,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4)對家屬進行宣教。家屬是患者精神支柱,家屬言行舉止會影響患者治療信心及依從性,因此指導家屬多接觸患者,給予患者足夠精神支持,將有利于患者病情穩(wěn)定。同時良好的家庭氛圍可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有助于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于干預前后由授權教育小組分別向兩組患者發(fā)放自我護理量表及疾病管理行為量表。(1)自護能力。應用ESCA量表[4]進行評價,包括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識及自護技能,每條目采用0~4分5級評分法,其中11條為反向得分,其余為正向得分,總分為172分。(2)疾病管理行為量表[5]。由授權教育小組自行研制,量表包括血液透析管理能力(5個條目)、飲食管理能力(5個條目)、運動鍛煉管理能力(4條目)、用藥管理能力(4個條目)、并發(fā)癥管理能力(4個條目)等條目,每條目采用0~4分5級評分法,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總評分、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總評分、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評分比較(分,±s)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總評分、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飲食管理能力、運動鍛煉管理能力、用藥管理能力、并發(fā)癥管理能力及血液透析管理方面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飲食管理能力、運動鍛煉管理能力、用藥管理能力、并發(fā)癥管理能力及血液透析管理方面評分比較(分,±s)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飲食管理能力、運動鍛煉管理能力、用藥管理能力、并發(fā)癥管理能力及血液透析管理等方面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腎衰竭是腎功能惡化的末期表現,血液透析是治療腎功能衰竭,延長患者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長時期血液透析容易增加患者低血壓、營養(yǎng)不良、血液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影響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效果[6-7]。此外,漫長的治療過程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影響患者治療信心,進而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不利于患者預后[8]。由于患者在不同治療階段表現出的心理及生理狀況不同,因此在血液透析不同階段給予患者相應干預將有助于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9]。
自護能力是指患者疾病治療的信心及自我信念,自我能力評分越高的患者,其預后效果越理想,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越高。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自我效能總評分、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階段變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護能力。這可能由于階段性護理干預在患者不同治療時期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滿足,增強了患者治療的信心,使患者將被動的治療轉化為積極主動的治療,提高了患者自護能力[10-11]。
疾病管理在慢性疾病治療及康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疾病管理強調患者本人對自身健康負責任,關注患者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12]。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飲食管理能力、運動鍛煉管理能力、用藥管理能力、并發(fā)癥管理能力及血液透析管理等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階段變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考慮可能原因:階段變化護理不僅能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疾病信息,而且能促進患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使患者能更好地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各種技巧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關注及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去解決問題,從而調整行為,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疾病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階段變化護理干預可提高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護能力及疾病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預后效果。
[1] 貢亞芳.延續(xù)護理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0):39-41.
[2] 池英習,于風英,王志芹,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5(13):1467-1469.
[3] 王 梅,劉 瓊.延續(xù)護理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35(2):110-111.
[4] 王 曉,韓玉梅,徐莎莎,等.慢性病患者自護能力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4,29(3):27-29.
[5] 官 計,龍 霖,李 莉,等.慢性腎臟疾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指標的評價與篩選[J].護理學雜志,2013,28(19):16-18.
[6] 楊 茹.分析延續(xù)護理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4):38-39.
[7] 徐 浩.護理指導對腎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癥的干預效果[J].全科護理,2016,14(11):1124-1126.
[8] 徐建英.老年重癥腎衰竭患者實施床邊間歇性血液透析的預見性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6):1931-1933.
[9] 周 進.延續(xù)護理對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7):1343.
[10]張 艷,曾興蓉.綜合護理干預在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6):142-143.
[11]吳靜華,趙惠芬,劉華玲,等.預防性護理對老年腎衰竭透析患者預防感染及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401-403.
[12]倪耀華,黃惠君.集束化護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3):286-287.
(本文編輯 崔蘭英)
Effects of phase chang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CAO Yu-zhi
(X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uzhou 221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ase chang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6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phase chang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about 6 months. Changes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self-efficacy, health knowledge, self-care skills, self-concept and self-care responsi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Diet management ability, exercise training ability, medic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complic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nd Hemodialysis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hase chang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Phase change nursing intervention;Renal failure;Hemodialysis;Self-care ability;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221000 徐州市 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內分泌科
曹玉芝: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2017-03-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