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賢
(廣東省廉江市龍灣衛(wèi)生院,廣東 廉江 524442)
中西藥合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研究
劉昌賢
(廣東省廉江市龍灣衛(wèi)生院,廣東 廉江 524442)
目的:觀察二陳湯加味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方法: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44例。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加用二陳湯加味治療,14天為一療程,比較兩組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水平的改善情況及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治療后發(fā)熱、咳嗽、氣喘等癥狀積分較治療前降低,而觀察組降低更顯著(P<0.05);兩組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EV)、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升高,但觀察組升高更顯著(P<0.05);顯效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二陳湯加味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顯著,可更好地改善臨床癥狀及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型;中西藥合用;對照治療觀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常反復發(fā)作,呈進行性加重趨勢,吸煙、環(huán)境污染、病毒及細菌感染等因素均可導致疾病急性加重[1]。急性期咳嗽咳痰明顯,痰量明顯增多,臨床證型以痰濁阻肺型最為多見。我們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二陳湯加味治療COPD效果顯著,報
道如下。
共86例,均為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確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且為痰濁阻肺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48~70)歲,平均(56.92±8.16)歲;急性加重時間(3~39)h,平均(16.73±5.64)h;肺功能分級為I級9例,II級22例,III級11例。觀察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49~72)歲,平均(57.23±8.02)歲;急性加重時間(5~42)h,平均(17.18±5.48)h;肺功能分級為I級10例,II級24例,III級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及疾病分級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診治指南》[2],F(xiàn)EV1/FVC小于0.7,且伴有胸悶氣促加重、痰量增加、咳嗽加劇、發(fā)熱、痰液黏度和(或)顏色改變等急性加重表現(xiàn)。中醫(yī)證型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發(fā)熱,咳嗽咳痰,痰量多,胸悶氣喘,腹脹便秘,舌質紅苔白膩,脈弦滑。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證屬痰濁壅肺,知情同意,均經我院醫(yī)學倫理會審核,近期未服用治療藥物。
排除標準:其他支氣管哮喘、心功能不全等可引起咳嗽、氣喘的疾病,受試藥物過敏,COPD屬緩解期,隨訪時未遵醫(yī)囑退出研究,肝腎功能障礙。
兩組均用頭孢曲松鈉(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8155)1g溶于生理鹽水100mL靜滴抗感染,日1次;氨茶堿(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7022906)0.5g溶于100mL生理鹽水靜滴止咳平喘,日1次;沐舒坦(鹽酸氨溴索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Espana生產)30mg溶于生理鹽水100mL靜滴化痰,日1次。
觀察組加用二陳湯加味。藥用陳皮15g,姜半夏15g,杏仁15g,萊菔子15g,茯苓15g,炙麻黃10g,紫蘇子10g,地龍10g,葶藶子10g,黃芩10g,枳實10g,甘草5g。日1劑,水煎至150mL,分早中晚3次服。
兩組療程均為14天。
發(fā)熱、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按病情嚴重程度從無到輕中重分別以0、1、2、3表示,觀察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改善情況,觀察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EV)、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情況。
顯效:咳喘等臨床癥狀及肺部哮鳴音體征明顯減輕,但未恢復至發(fā)作前,肺功能等指標改善明顯。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減輕,肺功能等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肺功能等指標未改善甚或加重。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發(fā)熱咳嗽氣喘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22.34±0.521.49±0.35*2.18±0.591.36±0.30*2.38±0.521.64±0.35*觀察組442.38±0.560.67±0.24*△2.16±0.610.58±0.22*△2.34±0.490.66±0.20*△
兩組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改善情況 (±s)
表2 兩組肺功能改善情況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FEV(L)FEV1(L)FEV1/FVC(%)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21.86±0.322.09±0.42*1.38±0.261.46±0.31*62.08±5.0267.43±6.34*觀察組441.83±0.352.36±0.38*△1.36±0.251.81±0.45*△62.12±4.9372.81±6.4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由于有害顆粒及氣體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胸悶氣喘,嚴重者可因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癥而危及生命。目前已發(fā)現(xiàn)IL-8、TNF等多種炎癥因子與發(fā)病相關,且變化水平與肺功能呈正相關[4]。解痙、抗感染、止咳、平喘、吸痰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案。
COPD屬中醫(yī)“肺脹”范疇。病位在肺,但與脾腎等臟腑均關系密切,多由于風寒邪氣外感,引動宿痰所致。肺脾腎虧虛為本,痰濁、瘀血困阻為標。急則治其標,故以燥濕化痰、瀉肺平喘為法。二陳湯為治療痰濕證經典方,但原方雖善于燥濕化痰,卻平喘止咳之力不足,難以達到較好的療效。在此方基礎上進行加減效果顯著。方中陳皮、半夏燥濕化痰、理氣醒脾。杏仁宣肺止咳平喘,炙麻黃宣肺平喘,與杏仁合用則平喘之力增強,且有助于肌表風寒邪氣的消散。痰邪日久郁而化熱,黃芩清熱解毒,與麻黃合用既可以清肺化痰,又可制約麻黃溫性過強。紫蘇子、萊菔子行氣化痰。久病多瘀,瘀血是COPD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必然產物,而地龍具有瀉肺平喘,化瘀通絡功效。葶藶子瀉肺平喘,與杏仁、麻黃合用則促進肺宣發(fā)肅降功能的恢復;甘草調和藥性。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萊菔子可使氣管平滑肌舒張,緩解咳嗽氣喘;紫蘇子所含迷迭香酸有較強的抗氧化、抗炎作用[5];半夏可抑制腺體分泌,并具有較強的止咳作用;黃芩對于各種細菌、病毒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地龍可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炎癥滲出。
綜上所述,二陳湯加味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顯著,可更好地改善臨床癥狀及肺功能。
[1] 王曉晟,呂靜,宋展,等.小劑量茶堿緩釋片聯(lián)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4,36(12):1849-1851.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2):67-79.
[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
[4] 荊小莉,李欣,劉建博,等.千金葦莖湯加減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核轉錄因子-κB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7,14(5):271-273.
[5] 黃穎,張熹煜,何德平.四子散藥熨法治療痰濁阻肺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6,48(10):52-55.
R563.9
B
1004-2814(2017)06-0680-03
2017-01-05
湛江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6B01103)
劉昌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