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壽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六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70)
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慢性濕疹療效觀察
黃永壽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六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70)
目的:觀察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方法:10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觀察組用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對照組用西藥治療。結果:治療后癥狀總積分、瘙癢評分兩組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痊愈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慢性濕疹效果較好。
慢性濕疹;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對照治療觀察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與真皮淺層炎癥[1-2],發(fā)病率占皮膚科門診患者的25%。我們用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慢性濕疹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02例,均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濕疹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1例。觀察組男24例,女27例;年齡25~60歲,平均(46.71±4.29)歲;平均病程(6.51±2.31)年。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22~58歲,平均(47.83±4.43)歲;平均病程(6.30±3.04)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開始呈慢性炎癥或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fā)作而引發(fā),可發(fā)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癥狀為皮損肥厚浸潤,呈棕紅色或帶灰色,表面粗糙并覆有鱗屑,個別伴有不同程度的苔蘚樣變,患處外圍可有丘疹。呈陣發(fā)性并伴有明顯瘙癢感。病程不定,容易復發(fā),具有經久不愈特點。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且近2周均未服用類固醇藥物、近1周均未服用抗組胺藥物或皮質類固醇藥物。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的心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疾病,精神障礙及惡性腫瘤,妊娠、哺乳期婦女。
觀察組用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3]。薏苡仁30g,金銀花15g,連翹15g,赤芍15g,柴胡10g,烏梅10g,白術20g,茯苓20g,草河車15g,生地10g,丹皮15g。伴口干思飲、舌紅少苔加麥冬、沙參、石斛,伴神疲乏力、腹脹、苔膩加炒白術、炒薏仁、陳皮、枳殼,伴口干便干、舌紅苔黃加生白術、生薏仁、水牛角片、土茯苓、半枝蓮,伴大便秘結加酒大黃,伴瘙癢劇烈加全蝎、烏蛇,伴睡眠不佳加酸棗仁、合歡皮、遠志。每日1劑,分2次于飯后服用。2周為一療程。
對照組用西藥治療[4]。鹽酸西替利嗪(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80014)10mg,每日于睡前服用。
統(tǒng)計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皮膚瘙癢程度、皮損面積和皮疹形態(tài)。計算療效指數,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輕度小于7分,中度7~12分,重度大于12分。臨床癥狀積分分值改善率=(治療前癥狀積分分值-治療后癥狀積分分值)/治療前分值×100%。
臨床痊愈:癥狀及體征皮損全部消退,癥狀消失,療效指數95%~100%。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癥狀明顯減輕,療效指數70%~95%。有效:皮損部分消退,癥狀有所改善,療效指數30%~70%。無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或反見惡化,療效指數<30%。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組別n皮損積分瘙癢評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5124.51±4.049.87±2.927.03±2.432.17±1.67對照組5124.48±4.6513.12±3.057.23±2.123.69±1.58 t 2.2152.6902.2852.415 P 0.0270.0090.0230.01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瘙癢是生理狀態(tài)下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機制,容易引發(fā)搔抓、瘙癢的惡性循環(huán),情況嚴重時,會損害皮膚,嚴重影響日常生活[6]。濕疹發(fā)病時大多瘙癢劇烈。西醫(yī)常以糖皮質類固醇治療慢性濕疹,通過糖皮質激素受體蛋白的結合,在皮質類固醇的結構上導入了鹵原子從而起到抗炎作用,但皮質類固醇藥物反復使用會導致療效降低,長期效果并不理想。
中醫(yī)認為濕疹是因稟賦不耐、濕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及浸淫肌膚而致,主要病位在心脾。治當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方中生地、丹皮涼血清熱,丹參涼血活血而不動血,白術補脾,茯苓補脾化濕,薏仁健脾利濕,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柴胡疏肝理氣,烏梅抗過敏。涼血解毒健脾除濕中藥不僅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時具激活免疫系統(tǒng)、雙向免疫調節(jié)等作用,達到很好的抗炎抑菌、抗過敏效果。
綜上所述,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慢性濕疹能效果較好。
[1] 李楠. 涼血解毒健脾除濕法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
[2] 崔壤仁. 加味龍牡二妙湯聯合外用中藥煎劑治療濕熱浸淫型濕疹的臨床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
[3] 嚴家亮. 涼血解毒祛濕湯治療急性濕疹(血熱濕毒型)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
[4] 侯將瑩. 健脾除濕法治療小兒濕疹(脾虛濕蘊型)的臨床觀察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
[5] 劉麗云. 健脾消風湯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2.
[6] 謝筱多. 中醫(yī)藥治療濕疹的用藥規(guī)律探索[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2.
R275.982.3
B
1004-2814(2017)06-0625-02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