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嬌
【摘要】行政文化是當代“行政管理之魂”。作為一種新型的行政管理理論,行政文化的提出,為各國當前進行的行政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行政文化與行政改革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要進行行政改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行政文化。立足我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的內容,聯(lián)系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分析我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對行政改革的雙重影響,這對我國構建與當前的行政改革相適應的行政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行政文化;傳統(tǒng)行政文化;行政改革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是在豐富的實踐中積累形成的,中國傳統(tǒng)的行政文化,其精神內涵博大精深,長期以來是我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幾乎所有國家都卷入了全球范圍內的行政改革浪潮,而我國黨的十八大更是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為了推動行政體制改革,就必須著重分析傳統(tǒng)行政文化對行政改革的影響,從而建設與之相適應的現(xiàn)代行政文化。
一、我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對行政改革具有積極影響
從內容和實質來看,中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注重倫理道德,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倡導仁政、愛民、注重德治,強調個人私德和自身修養(yǎng),對于這些傳統(tǒng)行政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我們要認真繼承和發(fā)揚其精髓,以推動當前的行政改革。我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對行政改革的正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tǒng)行政思想對行政改革的影響。在古代的行政文化體系中,民生、仁政、和而不同等思想對我們當前的行政改革仍然具有重要意義:(1)民本思想、仁政思想能夠指導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這項宗旨從理論上就是植根于我國古代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2)在政府決策時堅持和而不同思想。和而不同是指針對不同要通過包容來實現(xiàn)統(tǒng)一,同時還要保留其他意見。當前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就吸取了和而不同的思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
2.傳統(tǒng)行政制度對行政改革的影響。公務員是行政的主體,其行政行為關系著行政改革的成敗,因此要注重公務員的選拔和任用。當前我國的行政改革,不僅需要傳統(tǒng)行政思想指導行政改革,還需要傳統(tǒng)行政方法指導行政隊伍的培養(yǎng),只有通過合理的方式選拔和培養(yǎng)了真正的人才,并樹立一定的標準約束行政人員的行為,才能提升我國行政管理主體的素質,為我國當前的行政改革提供雄厚的人才儲備和強大的執(zhí)行能力。
二、我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對行政改革具有消極影響
行政文化作為指導行政改革的精神意識形態(tài),如果其本身不正確就會誤導行政改革,另一方面舊的行政文化內容落后,并不適應目前的行政改革需要,這表明,傳統(tǒng)的行政文化會對行政改革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tǒng)的人治觀念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設。行政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執(zhí)政。在我國的日常行政活動、政治決策、人事任免和干部考核過程中,常常摻雜著大量的血統(tǒng)關系、姻親關系和門第關系。這嚴重影響了行政機關人才的培養(yǎng)和行政工作的進行,淡薄了公務人員的公仆意識,會導致在行政機構中,公務員重點追逐“拉關系、走后門”,不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將降低行政改革的效率,擾亂行政體制的合理運行。因此,專制的人治統(tǒng)治思想,與當前我國法治觀念相矛盾,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設。
2.集權統(tǒng)治的權威政府觀不利于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在古代的行政管理中,統(tǒng)治者努力維護本階級的等級權威,克服分裂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保證行政秩序的穩(wěn)定和行政權力的平衡。中國傳統(tǒng)的行政文化,因而帶有權威性與等級性色彩,表現(xiàn)出一種集權統(tǒng)治的權威政府觀,而當前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要求政府必須轉變?yōu)榭茖W民主決策、依法行政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鼓勵多主體參與政治事務。因此,傳統(tǒng)行政文化表現(xiàn)出的政府觀明顯地阻礙了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并不適合當前的行政改革進程。
3.“官本位”思想易滋生腐敗,不利于廉潔政府的建設。傳統(tǒng)的封建等級社會,“官本位”思想在整個社會階層泛濫,這就會滋生貪污腐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正之風,影響整個政治社會。另外,嚴密的官僚制使得官員權力過大,形成特權觀念,在行政活動中往往會出現(xiàn)獨斷專行、家長制決策,阻礙了民主觀念的發(fā)展,容易做出錯誤的行政決策。在當前的行政改革中,政府一定要努力淡化傳統(tǒng)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近年來我黨和政府進行的大力反腐行動,就是要嚴重打擊政治社會中的不良現(xiàn)象,為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府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三、結論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我國目前行政體制改革的內容進行了明確部署,要求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yōu)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xù)簡政放權。針對我國目前行政變革的需求,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大力建設具有民主、法治和服務價值取向的行政文化,消除當前存在的落后的行政文化的消極影響,為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以及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于鳳榮。探析行政文化對行政體制改革的影響[J]。行政論壇,1994(5)。
[2]賀青。以行政文化發(fā)展推動行政改革深入[J]。貴州大學學報,2003(3)。
[3]莫吉武。行政改革的文化視角[J]。江漢論壇,2012(3)。
[4]曹冬英,王少泉。當代中國行政文化與行政改革的相關性分析[J]。前沿,2013(9)。
[5]薛泉。行政文化、行政改革與市場經(jīng)濟——中國行政文化重塑的三維結構剖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