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學而不做不是真學”,要“教學做合一”,“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F(xiàn)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要提倡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因此,“以做為中心”,如何“做上教”,怎樣“做上學”,一直是教師們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教學做合一”的內涵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內容豐富,“教學做合一”就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主張是: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做既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上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實學。不再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學也不成學。”可見,“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知識的應用性。
二、目前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
高職語文課程的目標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熏陶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為人處世的方法與態(tài)度。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高職語文教學一貫采用的就是授業(yè)解惑“滿堂灌”的教學模式。
陶行知先生認為傳統(tǒng)教育只注重機械灌輸,死記硬背,教師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教和學都脫離了“做”。在這樣一種教育體制下,“先生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彼畲蟊锥司褪呛鲆暳藢W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學方法論實際上是把傳統(tǒng)教學中的以書本為中心轉移到以實踐為中心,它克服了傳統(tǒng)教育中重知不重行,重教師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有助于我們在教學中加強教與學的結合,學與用的結合,突出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由注重知識的學習轉變?yōu)樽⒅啬芰Φ呐囵B(yǎng),處理好教與做、學與做的關系,構建起高職語文“教學做合一”的新模式,勢在必行。
三、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網(wǎng)絡教學平臺是一種功能強大、使用便捷的教學依托和教學環(huán)境。一個完備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能夠全面支撐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既可以幫助教師在網(wǎng)絡上備課、制作課件、網(wǎng)上授課、網(wǎng)上批改作業(yè)、網(wǎng)上考試以及網(wǎng)上師生交流,又可以滿足學生聽課、自學、自我測驗等需求,它是集平臺、資源和服務三者為一體。
高職語文的特色決定了它的學習可以有聲、有色,有音響、有影視,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引進,可以大大豐富知識內容,開拓學生視野。而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靈活性,更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為重要的是,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實踐性,可以讓教師做上教,學生做上學,通過動手操作,搜集、分析、探討、反饋、答疑,加深對課文重難點的掌握。
四、以“教學做合一”為指導,構建高職語文教學新模式
高職語文教學要走出純講授的教室,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教學方法。要實行“教學做合一”的新模式,可以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加強網(wǎng)絡教學的實踐性,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構建高職語文教學新模式。
(一)教師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做中教”
1.閱讀教學
傳統(tǒng)課堂的閱讀教學,無外乎是由課堂導入、介紹作者、探討背景、朗讀全文、分析段落、總結主旨、布置作業(yè)等構成。按部就班,毫無新意。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安排多篇文章,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安排同步訓練,讓學生自我檢測;安排相關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等等。這些都將開拓學生們的知識面,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學會獨立思考。而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對課外知識點的挖掘,教師可以不斷地充實資料庫,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視頻、音頻、圖片……這些絕對比白紙黑字更吸引學生。教師通過反復地“做”,達到最終的目的“教”。
2.口語教學
在高職語文的課本上,每一單元都有一次“表達與交流”訓練。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由于課時的限制,在課堂上,往往只能有幾組同學參與表達訓練活動。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可以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分組,上傳各組的口語作品。然后由教師逐一審閱,品評。在課堂上可以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同學們分享。更可以鼓勵學生,課后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學習鑒賞其他同學的作品,做到取長補短。當然,如此“教法”勢必增加教師的工作量,但是可以讓全班同學都參與其中,得到訓練。有些學生比較內向,不愿意也不敢當眾發(fā)言,就可以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從上傳音頻開始,對其進行鼓勵增加自信,再到上傳視頻,教師及時點贊,讓學生愿意從幕后走上臺前,走上講臺,直面全班同學。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教師調整自己的教法,在“做中教”,相信比傳統(tǒng)口語教學更能取得效果。
3.寫作教學
高職語文寫作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課堂上教師講得多做的少,學生讀得少也寫得少。在寫作課上,學生們經(jīng)常坐在那里發(fā)呆,因為不會寫文章的開頭。這時,可以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布置好具體寫作內容,讓他們網(wǎng)上搜索覺得自己滿意的文段,為了避免抄襲,可以讓學生將原版也寫上,然后再將自己的改寫也寫上。教師可以放上自己的范文,供學生參考學習。通過對比,教師能知道學生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過和優(yōu)劣。當然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學生間還可以進行互相點評和學習。第二天的寫作課上,學生們帶著前一晚的熱情,筆下自然有東西可寫。甚至,教師可以當堂搜出一段文字,然后發(fā)動全體學生現(xiàn)場進行文字改造,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這堂寫作課上,師生在互動中學習,在改寫中思考,在比較中完善。首先教師必須行動起來“做”,通過“做”實現(xiàn)“教”。這樣,學生能很直觀地學到了寫作方法,也有了寫作的熱情和興趣。
(二)學生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做中學”
1.課前預習
高職學情的特殊性,明確了在高職教學過程中并不適應如今廣為傳播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因為大部分的高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更有甚者是沒有預習的意識。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并不適合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在家通過各個知識點的微課進行課前自學。所以在處理網(wǎng)絡教學平臺課前預習部分,我們并不能一味的強調本課必須掌握的知識點,而是要以吸引學生為主,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課文學習中去??梢酝ㄟ^課文內容中的某一點進行導學,這一“點”可以是學生們比較有興趣的話題;可以是曾經(jīng)學習過的內容;更可以是社會上比較有爭議的部分……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簡單的導學案,讓學生大體了解新課文的內容,然后可以首先有針對的在網(wǎng)絡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學前預習部分,向老師提問,和同學共同探討。如學習《勸學》一文的時候,導學案中可以安排學生回顧對先秦諸子百家的了解;探討對學習方法意義的看法;甚至可以聯(lián)系實際,思考當今教育教學的方法問題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去搜集資料,然后得出自己的答案。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上課前就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在“做上學”,帶著自己的興趣帶著自己的問題進入課堂,也能使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課。
2.課后復習
在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教師可以上傳本節(jié)課的教案、課件,方便學生回家之后,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進行再學習。如果本課恰巧有班級進行公開課等活動,還能在平臺上及時上傳活動視頻,以供學生參考。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課后的思考,可以將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的發(fā)布到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如學習《雷雨》的時候,課后可以由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話劇角色的了解,進行編排表演,并上傳。請同學分別給予意見。通過互相深入課文,彼此學習探討,“做上學”,讓學生更深刻地掌握和了解課文重點難點。而教師也能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統(tǒng)計,對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情況一目了然。
網(wǎng)絡教學平臺是網(wǎng)絡教學和學習重要的支撐環(huán)境。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引進,將賦予傳統(tǒng)授課體系以新的活力,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它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起來。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圖、文、聲、像并茂的場景,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接受能力。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是以“做”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高職語文課程教學中實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教、學、做的一體化活動,加強教學的實踐性,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2]劉之杰.高師課堂教學“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探索,2007,(11).
[3]周紀渙.新課改背景下對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的再認識[J].湖北社會科學,2005,(1).
[4]王敬蓉.“教學做合一”在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科技信息,2015,(33).
(蔡翰晶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2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