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京
年少聽說,長江以南,是謂江南。吳儂軟語,山水連環(huán)。沒有胡地的風沙漫天,只輕歌淺唱,情話纏綿。江南余韻,姑蘇山水之間,游時忘返,別后思戀,道不盡一曲幽婉柔甜。
一趟旅途,一個站點,便是一卷故事的開篇。
下列車,出月臺,徑往拙政園左近住下。啟窗簾一角,對見木制雕欄。院中天井,有綠植幾株,伴黃梅兩枝,交錯攀援。時值歲末,芽芽細蕊,碎開五六瓣,徐風輕送,搖曳生姿,遞上梢頭。
庭中臘梅,不覺居北方時的孤傲,經吳地水土滋養(yǎng),反見幾分嬌俏,花也生得清甜。倏而風起,未及點燈,正與梅香撞個滿懷。撩得嘴角微揚,又灑落溢開,四下里灌溉,蘊化出一室幽芳。
姑蘇的幽,比逼仄寬一些,較軒敞窄一點。似孤身探路,往復回環(huán),一段有一段的風景,卻怎么望不到頭。
這里是江南園林最好的落處。古時王侯將相、巨子名流們的私家庭院,匯集于此。在塵霾蔽日的當下,姑蘇城獨聚一股清流。同是石砌木榫,南北勝場各占。北地重森嚴,豪門大院,府制有序,巍巍然不可輕犯。南人則不同,名士自古風流,花草林木,深潭假山,各人巧設心思,千家庭院,萬種風情。
佇立園中,遙見往昔騷人墨客。交游訪友之間,拾他人之雅味,樂一己之悠悠,或抒閑愁。逢明華綻耀,風隨燕走,主人引友入園,回廊漫步,堂中對坐觥籌。國也憂,民也憂;進亦憂,退亦憂。同道至交,秉燭暢談,嗅亭邊細雨,聽池畔蛙鳴,不覺星稀月遠,天際明眸?;蚱珡d小駐,東廂烹茶,煙氣繚繚,獨賞金秋。俯仰之余,得一場詩酒。讀書人的狂放恣情,便全在這一院之中了。
做官的也好,襲爵的也罷,無不自恃身份,喜怒不露形色。是怕也好,是偽也罷,往往做不得自己。只有在那白墻青瓦、疏影橫斜的小院里,才舍得褪去袍服,暫擱八股,置方硯、喚書僮,蘸開筆墨,暢然于一方釋然的小世界,細語那些不足與外人道哉的經世初衷。
清乾隆帝好附風雅,雖腹中經綸稍淺,終也留下不少令人莞爾的典故,獅子林即傳有一則。
彼時圣駕南巡,幸獅子林,見奇山怪石,舍天子龍威,騰挪其中。盡興之余,揮毫潑墨,曰:“真有趣?!鼻∈堑弁跫业念B主,妙地勝景,自是游歷許多,獅子林得此稱贊,其間真趣,可見一斑。至于今日,惟“真趣亭”仍在,蓋因“有”字早被紀昀請走,別生雅致。曉嵐先生伏地一拜,兩三妙語,不但獲賜御筆一“有”,更化“真有趣”為“真趣”,全帝王之雅名。唇齒一相接,不過須臾,仕途一道的精髓,已然在其中。小小一座獅子林,果真有趣。
每座園林都有數(shù)不盡的典故。春秋流轉下,小園幾經易主,留下的,除卻風流雅事,便是青松翠竹。拙政園,蘇州最大的園林,其地位遙似京都紫禁城。在他面前,所有園林不過似官宦府第之于天子禁宮。眾小園門前的大道,更像是拙政園旁的幾條小胡同。若說故宮是精致的大氣,那么拙政園則彰顯著一番大氣的精致。園開四門,偏門列布在側,與貝聿銘先生設計之蘇州博物館,園林博物館、寧王府等庭院館舍并座,結連成群。正門照壁墻書拙政名號,旁設兩道,延徑入園。洞口上篆“淡泊”“疏朗”,以銘主人心志。進得內中,豁然開朗。園舍極大,分作四區(qū),景致各異,晨起暮歸,不可盡覽。近十甲子的承載,予此園不盡珍寶。一株瀕絕的茶花,低吟著前人難再的雅興;一座折角的古亭,又掛綴幾多煙雨春秋。名流佳作,奇事趣聞,沿碑廊甬道,順水勢前行。三尺小徑,羅扇流螢,花榭亭臺,浮閣高樓,心境不同,則情境不同,惟人人各得其所,俱在園中。春來逗花鳥,戲游魚;夏時折青荷,泛淺溪。逢秋高氣爽,對弈亭中;遇冬雪皚皚,圍爐觀景。真可謂:百園百味道,一時一風情。
如有閑暇,不妨一品蘇州菜肴。吳人飲食,尤好甜味。姑蘇城中,葷素菜品,大都加糖。粥是甜的,就連酒,也是甜的。
每臨金秋,老派蘇州人仍保有釀一桶桂花甜酒的習俗。以糯米酒作底,投甜酒藥一顆,鋪以干桂花增味,置暖處發(fā)酵。開窖售賣時,取酒入瓶,不加密封,以便酒體繼續(xù)發(fā)酵。待到冬至時節(jié),酒味最甘,男女老少,闔家共飲,沿襲至今,已成習俗,是蘇州人“冬至大如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冬釀桂花酒口感獨特,品相誘人。酒體澄澈微黃,綴幾點香花小蕊,馥郁滿堂。順而入喉,最是口甘心甜。又由于度數(shù)極低,久飲不醉,五臟六腑之內,四肢百骸之間,皆存酒香。其香味特殊,較糯米酒更濃,不似黃酒氣濁。若說二鍋頭、燒刀子們是辣里取甘冽,那么冬釀桂花酒便是甜中飲花香。飲這樣的酒,尚需一些緣分,離了這地方,錯過這時節(jié),怕就是難得的很了。
蘇州酒甜,人更甜。這甜美中,還添一抹溫柔?,F(xiàn)在的姑蘇區(qū),大抵便是蘇州古城。城區(qū)護城河仍泛碧波,南北兩端,抱前朝門樓,東西遠向,通陽澄、震澤。經流處,寒山寺頂鐘聲響,山塘舊城傍水明。乘舟夜游,微瀾蕩漾,映著河畔明滅的燈火,居舟中的人,俗世紛擾,盡付清流。始知月落烏啼,可任煩惱隨霜,飛散滿天,不縈于懷;江楓漁火,只是人醉美景,側臥舟中,對望愁眠。
美景入簾,當伴一段評彈助興。俚語方言,俱納曲中。延歌女二人,左持三弦,右攬琵琶,錦衣羅衫,提袖隱面。一曲歌吟罷,自在少年郎,閨深情牽。今有北地客,沙河東流遙相望,對誦當年白樂天。古老的技藝,譜千年的情緣,入得此鄉(xiāng),他方何處再覓溫柔。江南才子雖多,爭奈甜歌伴日,佳人在側??v雄心萬丈,如何敵得這一番風流。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蘇州山水在,故人何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