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忠
近年來,??悼h城關鎮(zhèn)小學在生本課堂改革中始終堅持以“管理求質量,科研促發(fā)展”的總體思路,以“校本研修、分組研討、創(chuàng)新評價”為抓手,在創(chuàng)建特色、提升品位上下功夫。壓實常規(guī)、做實過程、夯實活動、抓實評價。
抓校本研修,凝聚師生課改向心力
業(yè)務學習求“真”?!吧窘逃笔潜?悼h的教改品牌,如何將這一理念植入教師大腦,內化為自覺行動,需要加強教師學習。在業(yè)務學習方面,堅持“兩定”“一查”“一考”,即定時、定內容,查筆記,統(tǒng)一考試。把成功教育與生本教育無縫對接,提煉出了“‘三學小組嘗試成功課堂教學模式”“成功課堂‘12345教學策略”“成功教育‘六個三”等,編制《成功從這里開始》專輯,人手一本,統(tǒng)一組織測試,并將考試結果納入教師考核。
常規(guī)教研求“活”。近幾年,圍繞生本課堂改革,著力開展了三個層次的教研活動:一是面向新(轉崗)教師的“適應性”教研活動。對于新上崗或轉崗教師,通過組內結對、組間交流等形式,實行定向引領,以研促訓。幫助他們盡快適應課堂,縮短教學與教研的入門期;二是面向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性”教研活動。學校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師擬定出自己的個人三年、五年成長計劃,確立自身發(fā)展目標,每學年擬定“教學病歷”,準確診斷自己的教學癥結,拿準學期要解決的教學問題。通過課例看計劃落實,通過反思改不足,通過交流促成長;三是面向全體教師的“主題性”煉課活動。堅持“低層級、高標準”原則,將學校常規(guī)的“煉課”及“達標課”驗收上升到縣級達標評優(yōu)水準抓落實。全員參與,層級遴選推薦,真正讓選手在煉課中受啟迪,全員在活動中有收益。上學年,在縣級優(yōu)質課評比中,學校8名參賽教師全部獲獎,20名教師通過縣級達標課驗收,3人獲得市級以上優(yōu)質課。
校本培訓求“實”。校本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力措施,基于此,學校的校本培訓從不走過場。通過深入課堂,發(fā)現問題—確定專題;破解問題—研究專題;開展培訓—理論支撐;課堂實踐—生成提煉。然后再確定專題,再進行培訓和實踐。循環(huán)式培訓,做到有的放矢,實惠實用。如小組合作中,教師如何有效引導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長如何履行職責并調動組員參與積極性等。除此之外,平時的集中學習重點關注生本教育理念的解讀、激勵性評價的應用、集體備課的高效等內容。
通過業(yè)務學習、常規(guī)教研活動、專題培訓,“‘三學小組嘗試成功課堂模式”已真正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新常態(tài)。
抓分組研討,豐盈師生課改凝聚力
學校緊扣生本課堂推進過程中的重難點、熱點問題,落實組內研修、集體備課、同課異構、集中議課等過程。
一是分組專題教研活動成為新常規(guī)。學校分語、數、綜合三個教研組,學期初擬定教研計劃,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專題教研活動,注重痕跡,做實過程,循序漸進。各組在學期開始時開展學年教學質量分析交流、小組合作學習高效研討、課堂中展示與點撥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技巧培訓等。專題教研活動秉承一次活動“研究一至二個重點、達成一至二點共識、形成一至二點基本策略”的基本原則開展。
二是“三部曲”教研活動成為新常態(tài)。夯實常規(guī)煉課“三部曲”——集體備課、同課異構、集中議課。集體備課按照個人初備、集體細備、修改復備三個環(huán)節(jié)落實。集體備課分組、分段開展(一般分為兩個學段)。所有達標晉級煉課必須進行三級備課(集體備課前,主備教師將初稿傳給其他教師,大家熟悉初稿,心中有數。集體備課時,由主評教師主持并記錄集體備課記錄表,主講教師記錄老師們的意見、建議,整理好集體備課的修改稿。會后,主講教師進一步完善、修訂,形成講課定稿)。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平行班開展同課異構。一般情況下,新上崗、轉崗教師或弱級科教師先備先講,輔導教師跟進后講,在講、聽的過程中反思,找到存在問題的癥結和改進方法,實踐提高。講課結束,及時議課。先由講課教師說課,再由同段教師主評,最后所有教師結合學科特點人人發(fā)言,見仁見智,客觀地談自己眼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中肯提出改進建議,主講教師做好議課記錄。
集體備課、同課異構、集中議課三步曲已堅持多年,由此帶來的是教師們教研氛圍的日益濃厚和教師業(yè)務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是網絡教研活動成為新風尚。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組織全體教師不定時地進行學習和研討。學校利用網絡平臺、微官網和QQ群,教導(科)室、教研組每周至少上傳一份生本課堂研討的學習資料或者教師們的先進經驗做法至群文件,教師們自行下載學習,并且在群里積極交流和研討。鼓勵教師網上曬課活動,做到一學年教師人平均曬課不少于一節(jié)。
四是做實常規(guī)、提素質成為新支點。教學常規(guī)是一個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基礎,要想在業(yè)務上有所建樹,必須首先從常規(guī)做起,依此提高基本功。學校在常規(guī)上力爭做實,切實提升教師的基本功,促進教師專業(yè)化快速發(fā)展。強化三書的學習批注,做到導學案、上課、課件配套。同時建立周查(互查)、月查(教研組)、期查(教導室)、抽查和巡查(校領導)四級督查機制,做實督查后的分析通報,對接咬合與改進跟蹤,突出問題整改。狠抓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為青年教師安排結對輔導教師,在各種教研活動中,給他們優(yōu)先學習權、發(fā)言權、主備主講權。目前,學校已經形成了骨干教師特色引領,青年教師達標評優(yōu),中老年教師傳經示范的良好生態(tài)。
豐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動,教師已逐漸由埋頭苦干型轉向合作研討型教師,團隊研訓功能凸顯,自主研討蔚然成風。
抓評價創(chuàng)新,提升師生課改執(zhí)行力
樹立課堂達標評優(yōu)新標桿。所有專任教師分為鎮(zhèn)級,縣級達標課,級及以上優(yōu)質課三個級別,逐年升等升級,不能越級參加上一級課堂競賽活動,以六年為一個周期,六年內仍未被評為縣級優(yōu)質課教師的,在參加生本課堂達標晉級資格上自動降低一個等級,認定的水平等級與教師年度工作考核、職稱晉升、骨干教師和名師名校長評選、評先表模等掛鉤,縣級優(yōu)質課作為評選各級名師和晉升高級職稱的先決條件。
建立健全教師考評新機制。年初,學校廣泛征求教師意見和建議,修改完善《教職工考核考評方案》《各崗位考核細則》,一考多用(結果作為評優(yōu)表模和年終獎勵性績效工資發(fā)放依據)。由于職責明確、辦法清晰,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強,真正實現了質量提升和個人內涵發(fā)展的雙贏。
創(chuàng)新學生評價新方式。在學生評價方面,以小組為基本單元,注重評價的厚度和有效性,找準評價的基點,精準發(fā)力。其一,學科教師側重學習過程和學習品質的鼓勵性評價;其二,班主任精心填寫學生《成長記錄冊》,其中小組、班主任、家長評價、精彩一刻、“我”的得意之作等內容,圖文并茂,《成長記錄冊》會是學生一生的寶貴財富;其三,班隊會,堅持開展“激勵班(隊)會”,通過夸夸我自己、夸夸學校組、夸夸學校班的形式,掀起比學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其四,學校分月、期中、期末通報表彰各班優(yōu)秀小組、“星級學生”等,利用網絡、學校大屏幕展示。
(作者單位:??悼h城關鎮(zhèn)小學)
(責任編輯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