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茜
摘要:聲樂是以人聲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的音樂形式,聲樂演唱是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協(xié)調(diào)配合的過程,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使聲樂演唱者發(fā)揮正常水平,對增強演唱效果有重要影響。從根本上講,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可激發(fā)聲樂演唱者的學習潛能;消極的心理素質(zhì),會降低聲樂演唱者的演唱效果。由于聲樂演唱者的常見心理障礙類型多樣化,因而有關人員應加強對聲樂演唱者的心理障礙及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消除心理障礙的途徑。本文主要闡述聲樂演唱者心理障礙的類型及成因,并提出消除心理障礙的途徑。
關鍵詞:聲樂演唱者 心理障礙 消除途徑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2-0054-03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心理活動直接對人的實踐能力發(fā)揮重要影響。就聲樂演唱者而言,在演唱過程中,其心理障礙問題相對較多,可能對演唱效果產(chǎn)生不良影響??梢姡晿费莩托睦硭刭|(zhì)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就聲樂演唱者的心理障礙類型而言,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而促使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也相對較多。因此,只有從聲樂演唱者的實際心理障礙問題視角加以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演唱者心理障礙的途徑,引導聲樂演唱者規(guī)避心理障礙問題。
一、聲樂演唱和心理素質(zhì)間的關系
聲樂演唱和心理素質(zhì)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心理因素對聲樂演唱者有較大的影響。首先,感覺是聲樂演唱者進行聲樂歌唱的關鍵。從心理學視角看,感覺是人腦對事物屬性的一種認識,聲樂演唱者的感覺是其大腦作用于感官神經(jīng)的聲音的真實反映,因而在發(fā)聲訓練時,“找感覺”是重要的。聲樂演唱的感覺在演唱者的日常生活中和訓練中都能獲得,可從中深入挖掘體會,進而將其運用于聲樂演唱中,提升演唱效果[1]。
其次,聲樂演唱者的意志力調(diào)控程度對歌唱有影響。所謂的意志力,是聲樂歌唱者用自我行動而克服困難和達到目的的心理變化過程。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將肌肉和意志、生理、心理等方面相協(xié)調(diào),發(fā)出一系列動作,將內(nèi)部意識轉化為外部動作,達到聲樂演唱的目的。所以說,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應將自我聲音調(diào)節(jié)至最佳的狀態(tài),發(fā)揮意志力的優(yōu)勢,促進聲樂演唱活動的順利實施[2]。
最后,聲樂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應融入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在演唱聲樂時,演唱者能夠根據(jù)歌詞而進入其描繪的意境中,通過大腦的加工與想象,勾勒一幅唯美的畫卷,同時也能將自我置身于其中,身臨其境,將情感釋放,這便達到聲樂演唱的最高境界。在演唱者想象時,其心理情緒發(fā)生一系列變化,以積極情緒更多,為聲樂演唱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3]。
二、聲樂演唱者的常見心理障礙類型
就聲樂演唱者而言,其心理障礙相對較多,不僅降低演唱效果,而且對演唱者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有不良影響。常見的心理障礙有以下幾種:
首先,緊張情緒。緊張是聲樂演唱者最為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尤其對于初學者和初次登入舞臺的演唱者而言,更以如此。如果演唱者出現(xiàn)緊張心理,則其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有明顯下降,甚至不能掌控氣息、吐字不均勻,使聲樂演唱陷入呆板、沉悶的局面??梢姡晿费莩呷绻o張,則其綜合能力受到較大的干擾,難以自控聲音變化,使歌唱水平大打折扣[4]。
其次,演唱者缺乏演唱的欲望和激情。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盡可能挑選能夠激發(fā)自我情感的聲樂曲目,在激起心中共鳴的基礎上,能夠增強演唱效果。反之,如果演唱者缺乏演唱的欲望,對演唱產(chǎn)生抵觸或抗拒的心理,則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聲樂演唱中,難以達到預期的演唱效果。無論在聲樂練習還是正式演唱中,缺乏激情,既降低演唱水平,又對演唱者自身的發(fā)生器官、聲帶產(chǎn)生損害影響。所以,消除聲樂演唱者的心理障礙是重要的[5]。
最后,生理狀態(tài)紊亂是主要心理障礙。一方面,從生理視角看,聲樂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出現(xiàn)緊張等心理狀態(tài),必定造成心理機制的紊亂,進而導致演唱者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心率加快等問題出現(xiàn),隨之身體調(diào)整能力降低,不能完全釋放自我,也不會將自身所掌握的演唱技巧、技能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從聲音視角看,如果演唱者的生理處于紊亂的狀態(tài),則會影響發(fā)聲,如出現(xiàn)發(fā)抖、走調(diào)、音色差、高音達不到標準等狀況,直接對聲樂演唱的效果有不良影響[6]。
三、聲樂演唱者形成心理障礙的原因
聲樂演唱者形成諸多心理障礙,從其自身視角看,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演唱者未能熟練掌握聲樂演唱的技巧,導致其在演唱過程中存在膽怯的心理,害怕自己不能完美演繹聲樂曲目,多一重顧慮,降低演唱效果。例如,在高音的演唱中,演唱者即使能夠明確高音的唱法,但在演唱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受基本功不扎實因素的影響,心理障礙便產(chǎn)生了。
其次,環(huán)境因素也能使聲樂演唱者產(chǎn)生心理障礙。周邊環(huán)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如演出規(guī)模加大,給聲樂演唱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產(chǎn)生不良情緒,形成心理障礙。
再次,演唱者的性格,也是其形成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例如,演唱者性格比較內(nèi)向,與人溝通和交流較少,可能受到更大的挫折,甚至對周圍人和事比較敏感,增加心理壓力,最終形成心理障礙。
第四,生理因素。如果演唱者的生理條件有變化,對其演唱技能水平的發(fā)揮也有一定的影響,這是形成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
最后,聲樂演唱者的舞臺經(jīng)驗少,可能存在著怯場等不良心理障礙,但隨著舞臺演唱機會的增多,基于該原因的心理障礙能夠減少。多見于初次登舞臺的演唱者,其畏懼心理,使其演唱中出現(xiàn)失控狀態(tài)。
四、消除聲樂演唱者心理障礙的途徑
(一)加強聲樂練習
要消除聲樂演唱者的心理障礙,應加強聲樂練習。首先,歌唱者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日常聲樂練習過程中,演唱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并對聲樂內(nèi)容加以深刻的體會,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演唱聲樂。其次,演唱者在學習聲樂中,必須應端正學習態(tài)度,用平常心對待,且持之以恒。許多人在學習聲樂時,急功近利,難免會面臨諸多挫折,甚至是失敗,逐漸喪失對聲樂演唱的興趣,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演唱者應規(guī)避此種心態(tài),以深入學習。再次,在課堂練習和演出演唱中,演唱者都應投入真實的情感,不僅能夠被樂感的吸引力所吸引,增強演唱的表現(xiàn)力,而且也有助于消除心理緊張的情緒,同時能夠?qū)l(fā)聲訓練技術方法融入到聲樂演唱中。第四,演唱者在聲樂練習中,可能面臨困難,進而產(chǎn)生畏懼心理,但在反復練習中,不僅能夠提升技能水平,而且有助于克服畏懼心理和突破瓶頸,更好的演唱。最后,在對演唱者進行聲樂練習中,應加強模擬演唱訓練,可使演唱者避免怯場的心理,同時也能積累舞臺演唱經(jīng)驗[7]。
(二)增強演唱者的自信心
增強聲樂演唱者的自信心,是消除其心理障礙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在演唱者的聲樂練習中,應增強演唱者的自信心,為演唱成功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就聲樂演唱實踐經(jīng)驗看,演唱者不能發(fā)揮其真實的演唱水平,大多是因為自信心不足,導致緊張情緒出現(xiàn)。所以,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應鼓勵自己保持適度的興奮狀態(tài),這對增強自信心有利。此時,應堅信必勝,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同時也能使演唱者沉著冷靜的進行聲樂演唱。其次,演唱者應積極學習放松情緒的正確方法,如做瑜伽運動、加強舞臺演出訓練等,逐漸提升自我演唱信心,以消除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
(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聲樂演唱者有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演唱者應加強自我鍛煉,以增強身體免疫力,實現(xiàn)勞逸結合,這對增強聲樂演唱效果和調(diào)節(jié)心理情緒有利。如制定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表,減少吸煙、喝酒的頻率等,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增強演出效果。其次,聲樂演唱者應提高自我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在演唱過程中,受不同場地、燈光、音響等諸多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聲樂演唱者的適應能力不強,可能出現(xiàn)不良心理。為此,建議演唱者能夠在正式演出之前,通過排練、走臺等方式而熟悉環(huán)境,以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心理,同時也能為正式演出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條件[8]。
(四)加強舞臺實踐訓練
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應積極消除心理障礙,而加強舞臺實踐訓練是重要的途徑。通過舞臺實踐訓練,聲樂演唱者能夠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同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從容應對舞臺演唱。首先,在舞臺之下,應加強自我的聲樂練習,以提升技能水平。正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增強自身的聲樂演唱素養(yǎng),需要演唱者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熟練掌握多種演唱技巧與技能,進而才能在舞臺實踐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其次,在聲樂演唱中,建議演唱者能夠挑選與自身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曲目,這樣不僅能夠減少緊張度,而且也可以消除僥幸心理、恐懼心理等不良情緒,否則可能受諸多負面情緒的影響,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最后,應增強演唱者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每一個聲樂演唱者,要想在舞臺上能夠應付自如,需要積累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初上臺的聲樂演唱者,其緊張心理都或多或少都存在,但隨著舞臺表演次數(shù)的增多,可消除畏懼心理。由此可見,要消除聲樂演唱者的心理障礙,對其加強舞臺實踐訓練還是必要的。
五、結語
聲樂演唱者常見的心理障礙主要有:緊張、缺乏演唱激情、生理狀態(tài)紊亂等,直接降低聲樂演唱效果。致使心理障礙出現(xiàn)的原因是:演唱技能水平低、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性格及生理因素的不良影響等。由于聲樂演唱和心理素質(zhì)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必須通過有效的策略,幫助聲樂演唱者消除諸多心理障礙,以積極飽滿的情緒而應對聲樂演唱,同時提升演唱水平。通過研究,作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途徑而實現(xiàn):一是加強聲樂練習;二是增強演唱者的自信心;三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四是加強舞臺實踐訓練。
參考文獻:
[1]劉曉萍.單純聽音樂和歌曲討論療法對焦慮癥輔助治療作用的比較[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2]夏艷萍.淺談聲樂表演臨場心理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J].高教論壇,2012,(03):122-123+126.
[3]李淑珍.聲樂教學中“心理作用”的引導[J].黃河之聲,2015,(16):38-39.
[4]黃威.心理的“先天性”和“后天性”——論中職教育聲樂教學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J].黃河之聲,2012,(01):56-58.
[5]張?zhí)旎?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與訓練[J].黃河之聲,2013,(07):56-57.
[6]焦春梅.聲樂教學中學生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與防治[J].中國音樂,2012,(04):96-98+102.
[7]張海坤.歌唱心理障礙的分析與調(diào)控[J].孝感學院學報,2014,(04):125-128.
[8]潘勛.淺議音樂專業(yè)聲樂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及培養(yǎng)[J].大舞臺,2011,(05):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