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洞洞
《變形金剛5》上映一周,不出意料它的票房又是一通摧枯拉朽,不但席卷了國內(nèi)的票房市場,也將中國票房占全球比例推升至快一半了。這充分說明了《變形金剛》在國內(nèi)確實具有影響力。但另一方面,《變形金剛5》的票房不斷刷新紀錄,也在掀起一股吐槽的浪潮。從片中大量的植入廣告,到“變形金剛系列”史上最爛,再到《變形金剛》只有換導演才能被挽救了,等等,批評聲一浪高過一浪。
有人拿出馮小剛前不久的“大放厥詞”,他說“中國電影爛是因為中國觀眾爛”,這種觀點的意思是說,《變形金剛5》都爛成這樣了還能有這么好的票房,這不是中國觀眾爛是什么?
說中國觀眾爛,其實我是同意的。但通往這個結(jié)論的邏輯卻是相反,我倒是覺得口口聲聲《變形金剛5》爛、對不起票價、看了就污染眼睛的這些觀眾,秉持這些觀點和看問題的角度確實“夠爛”。
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它確實沒有什么承載教育意義或者揭露人性的任務,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讓觀眾坐在電影院里,可以不加思考地度過歡愉的兩個多小時??偸窍朐谶@種商業(yè)類型片中找到“意義”的觀眾,讓我想起來郭德綱的相聲,他說總是有觀眾想讓相聲不可樂,還想從中尋找到教育意義。這不但有去錯了地方的嫌疑,還有點不合時宜的意思。從特效本身和視覺觀感,以及目標觀眾群體對這個系列的期待來說,《變形金剛5》應該說是充分地完成了任務。不要說什么下一部要換掉導演這種怪話,要知道邁克爾·貝是貨真價實的“變形金剛教父”,沒有他就沒有這個經(jīng)典系列的大銀幕化??梢哉f邁克爾·貝奠定了變形金剛的美學。換掉導演,就跟你說自己投錯了胎一樣,不但不可能,還會透露出一個人的虛妄。
《變形金剛5》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的商業(yè)美學,它簡單粗暴,讓人能夠記住的只有變態(tài)的爆破和金屬之間的摩擦碰撞,它的審美不再是某種“韻味”的極致,而是讓視覺的沖擊力變成一股又一股的熱浪,直接襲擊到坐在電影院冷氣中的你。
人云亦云或者嘩眾取寵地罵罵流行大片,這也沒什么,但有很多觀眾實際上是那種很難以取悅的“作”,也就是我不告訴你要什么但我就是想要,你來猜猜我的想法,以及看你能不能了解我,這種審美本身是變態(tài)的。真正符合商業(yè)屬性的大片,根本不會慣著這種觀眾。與其罵《變形金剛5》沒有深度和韻味,不如買一張今晚的《明月幾時有》電影票。這本來就是一個多元的電影市場,不是挺好的嗎?等邁克爾·貝真拍了一部講人性幽深的電影時,那才是讓人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