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軍
摘要:導悟式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建立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師要本著“教貴引導,學貴領悟”的宗旨,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自由、平等的課堂氛圍,由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情感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實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遷移。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來搭建嚴密科學的知識結構,最終建立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導悟式教學模式
導悟式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建立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師要本著“教貴引導,學貴領悟”的宗旨,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自由、平等的課堂氛圍,由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情感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實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遷移。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來搭建嚴密科學的知識結構,最終建立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導悟式備課,目標建立,圍繞學情設計流程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一個什么樣的課,就會上一個什么樣的課。導悟式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教輔材料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圍繞學生的發(fā)展建立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流程,整個過程都圍繞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螺旋上升。
例如,在講“比熱容”時,學生對“比熱容”這樣抽象的概念不能直接接受和理解,教師就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準備,利用層層遞進的方式來建立目標,以使學生可以由淺入深地進行研究探索。教學目標:利用比熱容的概念、意義;嘗試利用“比熱容”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動腦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研究物理學科的方法與技巧。明確的教學目標,為教師的備課提供了方向,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物理現(xiàn)象來導入新課,讓學生閱讀材料,利用自己的認知來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溫差比較大的原因,從而引入對“比熱容”的學習。精心的備課,為導悟式課堂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誘導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分析、思考、體驗探索中獲取新知,也使學生的領悟不至于偏離教學內容,且始終處于穩(wěn)定、持續(xù)的學習狀態(tài)。
二、導悟式情境,學生為主,根據(jù)生成發(fā)現(xiàn)問題
課堂情境給學生提供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將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轉化為了學習的動力,從而成就了導悟式教學的良好開端。情境的利用要具有一定的導悟性,使學生能夠從情境中找到探索學習的主線,利用問題的引導進行分析、思考和猜想,逐步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浮力”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建立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的表象融入對內在知識的探究,以深刻理解“浮力”的相關知識。問題情境:(1)小黃鴨為什么能夠浮在水面上,這是為什么?(2)浮力是怎么產生的?(3)浮力的大小與方向是怎樣的?(4)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5)如何測量浮力的大???這樣,情境由幾個連續(xù)性的問題組成,有簡單到深層,使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觀察到“浮力”的存在,利用自己的真實感受討論浮力的方向、大小,逐漸衍生為理性思考、積極猜想,并設置相關的實驗進行驗證,全面科學地得出浮力公式。這樣教學,問題一個扣一個,每一個問題都是上一個問題的突破,體現(xiàn)了“綱舉目張”的作用,同時具有“投石激浪”的作用,啟發(fā)激勵了學生的思維,達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三、導悟式探究,實踐操作,融入情感,體驗新知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不僅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還融入了學生的情感,在親身體驗中領悟新知。實驗是學生進行實踐的高效、切實的途徑,然而學生的實驗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要融入學生的思考和情感,使學生主動去領悟,認真去分析,從而新知的獲得靈動而不呆板。
四、導悟式評價,激勵喚醒,磨練意志,延伸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再思考,還可以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評價可以有自評、互評、發(fā)展性評價三個階段,既可以照顧集體,又可以考慮個體,既實現(xiàn)了學生的整體提高,有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張揚、能力延伸,無形中磨練了學生的意志。
例如,在講“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1971年蘇聯(lián)宇航員的死因“血液沸騰癥”進行研究,使學生了解到由于空氣泄漏而造成宇宙飛船中的壓強變化,以致發(fā)生了“血液沸騰癥”的慘案。學生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都結合自己對液體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進行了觀點闡述。學生觀點:(1)壓強增大,液體沸點升高。(2)壓強減小,液體沸點升高。顯然,學生對壓強的變化沒有搞清楚,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了解什么飛船會漏氣?漏氣后會造成飛船內壓強怎么變化?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中對自己的結論進行了評價;再利用互評,讓學生指出不同觀點中的疑問,從而引出更多的討論;最后利用發(fā)展性評價,讓學生清晰地了解整個過程,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
總之,導悟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構建與實施,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元素,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喚醒、鼓舞和激勵。然而,在具體的物理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廣大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進行研究和探索,積極主動地化解問題,從而使導悟式教學模式發(fā)揮出積極作用,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造良好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