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
“紅葉題詩”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內(nèi)容大同小異,只是在人名、情節(jié)上有些微出入。
但這樣的故事一定要安排在大唐那樣一個(gè)詩意縱橫的朝代,或是大宋那樣一個(gè)充滿浪漫色彩的年份。
秋風(fēng)蕭瑟,殘陽如血。青衫寬袖的落魄書生游蕩在皇家園林外,且行且吟。
高大的院墻下,有溪流出。突然,一片寬大的紅葉隨水漂出,葉上似有墨跡。于是書生隨手撿起,驚訝地發(fā)現(xiàn),葉上題有一詩。
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p>
書生把葉良久,詩中的哀怨傷感打動了他的寂寞。于是,他在心中構(gòu)想,這位葉上題詩的女子一定是位宮中女子,一個(gè)虛幻縹緲的身影在他的眼前浮動。
無端的,書生陷入情何以寄的單相思中。幾日后,他找來一片同樣寬大的紅葉,揮筆題下:“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
書生再次來到宮墻外,他尋到那條溪水的上游,將紅葉置于水面,看其流入墻內(nèi),徘徊悱惻,嗟嘆傷懷。
書生屢試不第,心灰仕途,開始安下心來在一士紳人家開塾教書。
某日,士紳告知:“宮中今有一些女子出禁,遣發(fā)民間。中有一女乃吾本家同姓,本良家女,姿色甚麗。子今未娶,年又逾壯,孤生困苦,吾甚憐汝。吾言之使聘,何如?”
書生諾諾感激。
新婚之日,書生窺視女子艷若天人,以為誤入仙境。
一日,女子無意間在書生的書箱里翻出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紅葉,大驚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得之?”
書生也驚,如實(shí)告之。女子說:“吾于水中亦得紅葉,不知何人作也?!庇谑侨〕黾t葉,墨跡猶存,正是書生當(dāng)年寫下的。倆人相對驚嘆,感泣:“事豈偶然哉?莫非前定也?!?/p>
奇事生翼。事情傳開后,時(shí)人莫不稱奇。
后來有一天,士紳宴請書生夫妻吃飯,席間笑曰:“子二人今日可謝媒人也!”女子笑答:“吾與生之合乃天也,非媒之力也。”士紳說何以見得,女子于是取筆寫下一首七絕:“一聯(lián)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北宋《流紅記》評:“流水,無情也;紅葉,無情也。以無情寓無情,而求有情,終為有情者得之,復(fù)與有情者合,信前世所未聞也?!痹尽奥淙~無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但“紅葉題詩”之傳奇卻從此讓后人對落葉流水賦予了無限情感。
人世間有緣而聚,緣盡則散。即便是秋風(fēng)瑟瑟、殘陽頹廢、深宮幽鎖、零落他鄉(xiāng)的人生底境,愛也在一片飄零的紅葉上寄存,也才有了那樣一場蕩氣回腸的愛情傳奇。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