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摘要】在高中現有的課程設置中,化學課程的學習內容較為寬泛,學習的難度系數也較高。高中化學屬于理科,但是很多的化學反應原理、相關化學概念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記憶和理解,這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所在。對于高中生來說,化學課程屬于實驗類型的科學課程,很多的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沒有了解和涉及到的,有些化學概念學生比較陌生,甚至感覺有些空洞和抽象,如果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不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革新教學模式,灌輸式的開展概念教學,學生肯定提不起學習興趣,激發(fā)不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也會大大降低教學的質量。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學情出發(fā)探究了提升高中化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對策,希望能對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發(fā)展和化學學科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提升;高中化學;概念知識;;教學質量;方法
一、抓住概念性知識的關鍵詞,優(yōu)化概念教學
對于高中化學概念來說,往往是針對一些理論和化學反應來界定的,概念就是對事物的界定,主要的特征就是通過簡潔的語言來表達,在表達的語言,詞匯和關鍵句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正因為化學概念的表述較為簡潔,所以在概念中對詞匯的應用非常的講究,突出用詞的恰當性、嚴密性和準確性。為了讓學生盡快的了解、理解和應用這些化學概念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分解概念,突出概念中的關鍵詞匯和關鍵字,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教師還要了解學情,掌握學生對概念的認知情況,對于可能存在的認知困難、認知錯誤和誤區(qū)進行及時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認知水平。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在開始的部分對于一些簡單的化學概念,在教學中一定要強調好,讓學生掌握住,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樂趣。如在學習高中化學概念“單質”和“化合物”這兩個概念的時候,學生由于以往沒有接觸過專業(yè)性的化學術語,所以對這兩個概念幾乎沒有什么辨識度,那么從這一學情出發(fā),化學教師在講授概念的時候還必須著重的強調概念中牽扯的“純凈物”這個關鍵詞,學生只有掌握了純凈物這個物質,才能更好的把握“單質”和“化合物”,主要是因為無論是單質還是化合物,他們都是一種純凈物,也就是說主要的特征就是有一種物質構成。至于如何斷定這種純凈物是“單質”還是“化合物”,主要是看他們構成的元素種類的數量,如果是同一種元素構成純凈物就是“單質”,有不同種元素構成的純凈物就是“化合物”這樣在概念的講解過程中,突出純凈物這個關鍵詞,學生就會很容易判斷“單質”和“化合物”了,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如果不突出概念中的純凈物的話,學生有可能不易做出判斷,可能會把金剛石和石墨這樣的混合物判定為“單質”,因為他們確實是有同種元素構成的,但是不是純凈物;也有可能把食鹽水看作是化合物,它是有不同元素構成的,但是不是純凈物。再比如講授“酸”的概念時,“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這個概念中最為關鍵的詞匯就是全部,這也是酸區(qū)別于其他物質的一個特性。
二、充分利用化學教材,做到理解性學習
高中化學牽扯的概念知識是比較多的,其中不乏一些較為抽象和理論化的概念,這些概念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強化學生的概念認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學有所獲。比如在學習高中化學概念“溶解度”的時候,這個概念定義字數較多,不易理解,并且設計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住,對于其中的某一個知識點學生在接受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那么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將概念進行深度剖析,分成幾個小層次,一個一個的突破,最后再進行有效的整合,也就是層層突破和瓦解。那么依照這樣的教學理念,化學教師就可以把“溶解度”的概念表述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二是:強調溶劑的量為100g;三是:基礎條件是達到要求的飽和狀態(tài);四是:滿足以上條件的前提下,溶質所溶解的克數。這樣把一個不太易于理解的概念劃分為四個層面,學生很容易就能把握住概念了,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效果。再比如學習化學概念“電解質”的時候,學生很容易混淆學習的“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概念,那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找出細節(jié)和重點,幫助學生區(qū)分相關性的化學概念,在分析“電解質”的時候,突出概念的條件: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一定的條件下具有導電性,然后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來強化概念識別。
三、通過正反雙面來詮釋概念,把化學概念講解清晰
對于一些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牽扯的概念性知識,有時候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妨換個思維和換個角度來解釋,也就是從化學概念的正反兩面,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這樣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加深他們的理解能力還能區(qū)分相關的概念,糾正一些概念上的認知誤區(qū)。比如化學教師在講授概念“氧化物”的時候,概念為: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那么教師緊接著就可以追問學生: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這樣的教學體現出逆向思維,可以從正方兩個角度去讓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不斷提升了教學質量,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高中化學學習的內容較為簡單,因為高中化學課程的開設是化學學習的開端和基礎,為此牽扯到的知識點,在學習難度系數上并不是很高,牽扯的化學實驗操作也不多,但是在高中階段的化學課程學習中會接觸到很多的化學概念,這也是化學入門和學習化學的基礎,為此,要想提升高中生的化學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必須搞清楚相關的概念。化學學科雖然是理工類學科,少不了化學實驗操作、化學計算和綜合問題分析等,但是就概念類的知識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也是條件,所以在化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思想上重視概念教學,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概念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鄒寶慶.提高高中化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措施[J].中學教學參考,2016(02)
[2]徐娟.高中化學迷思概念轉變的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數理化學習,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