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斯勇
摘要:作文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直接體現(xiàn)。而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如學生作文寫作興趣低下,作文教學方法落后等,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積極改革作文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有效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62-01
初中階段是學生作文寫作的關鍵階段,作文在中學語文中占有很大分量,而初中階段正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積極應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不斷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寫作能力。
1.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方法落后。當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在課堂教學時,教學方式通常是讀幾篇優(yōu)秀的學生范文,比較生硬地講解其中的寫作技巧并找出關鍵點,在講解過程中缺乏層次性。這種陳舊無序的作文教學方法,使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從目前看,很多語文教師較多地去研究作文的寫作方法,以及應試技巧,而對于怎樣去構建學生的寫作認知心理卻研究得很少。當前,初中作文還不能脫離以中考為核心的應試教育的藩籬,通常的作文訓練主要是指導學生怎樣才能成功獲得高分,在很大的程度上沒有觸及寫作的實質(zhì)內(nèi)涵,對于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太大的幫助。這就是將分數(shù)作為評價作文的唯一標準而帶來的弊端,它實際上較為缺乏層次性或遞增關系。有很多的學生在完成初中三年的寫作學習過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寫的文章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長度,但是作文的寫作水平與能力的提高卻并不理想。在寫作文的時候,不再像小學時那樣能夠將自己的心聲吐露出來,而更多地是為了應付考試去思索發(fā)揮,缺少趣味性、針對性和實際性,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很少是優(yōu)秀的作文。
1.2 學生作文寫作興趣不濃。在對待寫作時,我們通常都保持著比較嚴肅的態(tài)度,這就在無形中給寫作帶來了障礙,影響了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在平常的作文鍛煉時,教師往往有意無意地把寫作的內(nèi)容當作一件特殊的事,過分強調(diào)了內(nèi)容的條條框框。例如,要求學生在寫作時一定要從道德高點或大愛方面出發(fā)去寫,我們不能否認這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與愛國情懷方面具有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老是加上這樣的寫作內(nèi)容,無疑是增加了一種限制性,學生會認為作文內(nèi)容反映了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這種心理會對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給學生增加包袱,使學生認為作文是一項很難完成的任務,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影響寫作能力的發(fā)揮。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通常首先是確定并布置寫作的題目,然后是指導學生的寫作方法,最后給學生留出一定的寫作時間。在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下,根本不可能營造出積極而有趣的寫作氛圍,很多學生坐在座位上冥思苦想,仍舊找不到什么可寫的內(nèi)容。在這種模式下,長此以往,每當進行寫作練習的時候,就成了學生感受痛苦的時候,甚至他們會在心里產(chǎn)生厭惡感或排斥感。
1.3 作文寫作和學生的閱讀嚴重脫離。為了應對中考,初中學生被長期地禁錮在教室和校園里,接受封閉式地書本知識學習。學生大都對生活缺乏體驗與感悟,因此,也很難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導致學生的寫作與生活越來越遠。要想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必須得研究符合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師要鼓勵并引導學生親近生活、深入生活、體驗生活,讓學生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獲得自己的認知和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給學生提供表達思想的平臺,引導學生寫出在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讓他們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味。此外,一些學生在寫作時,常常脫離實際或廢話連篇,出現(xiàn)這類問題是由于學生在平時缺乏思考,缺少對生活的感悟,因此,在閱讀時也不能讀懂生活、讀出味道,在寫文章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心思。
2.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對策
2.1 認真規(guī)劃,明確教學目標。要想使語文課堂中的作文教學效率得到提高,語文教師就必須要對大局總攬,從整個學期或者更長的時間內(nèi),整體規(guī)劃好作文教學的內(nèi)容和序列。例如,教師可以從整個初中階段規(guī)劃作文練習秩序,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自由寫作習慣,避免給學生過多的包袱和限制;初中二年級時,要著重對學生的具體寫作方法進行規(guī)范教育;初中三年級時,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及主動性,鼓勵學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在這種有梯度和層次的作文教學計劃下,每一學期都能讓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一個進步,這樣也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寫作樂趣。
2.2 積極引導,促進學生自由寫作。教師應該作為一個引導者,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平時注意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要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鼓勵他們體驗生活,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教師最好將作文課分為兩種,一個是指導課,一個是講評課。教師在指導課上主要是點撥并訓練學生的作文思路,盡量去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要作文內(nèi)容積極健康,教師就應該接受并鼓勵,從而提高大家的寫作樂趣。
2.3 注重生活積累,夯實寫作基礎。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思考,多多感悟,在此基礎上布置寫作鍛煉任務。例如,初一的教師可以布置貼近生活的題目,如初中生活的感受、寒暑假見聞等。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多感悟,多思考,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靈感。
總而言之,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積極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全面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胡良華.以片段訓練為抓手構筑有效的作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