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梅
一、概述
學前教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人類社會誕生之日,就是學前教育產生之時。學前教育是教育活動的最初階段,是人生第一個教育階段。學前教育是指所有對學齡前兒童身心發(fā)展有影響的活動,它來自社會、學校、家庭各個方面,也指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所實施的教育,即托兒所、幼兒園的教育。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fā)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tǒng)、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兒童是人生智力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fā)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fā)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學前教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yǎng)過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關注也不可小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fā)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F(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于分享。
二、前景分析
學前教育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許多家長的重視,且行業(yè)的發(fā)展將會迎來一輪熱潮。根據民政部的統(tǒng)計,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每年登記結婚人數(shù)約為900萬。由于中國目前正處于第二次嬰兒潮人口的婚育期,每年結婚人數(shù)不斷上升。預計2015年20-29歲人口有望增長至2.1億,結婚人數(shù)也將達到1400萬對以上。一般而言,結婚高峰往往伴隨生育高峰,兩者的時滯期很短,由此也將不斷催生與嬰幼兒消費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學前教育將尤為突出。隨著目前第二波嬰兒潮人口生育高峰的來臨,預計未來學前教育的需求將出現(xiàn)明顯的上升。
此外,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成果之一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與人民的知識水平大幅提高。尤其對于20-35歲人口來講,他們深知教育為他們帶來的一切財富:精神生活的升華,物質生活的豐富。因而他們認為他們的孩子唯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會在將來得到良好的工作機會,才能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家庭才會有較高的威望。雖然國家目前的教育體制在不斷完善,然而九年義務教育遠不能滿足家長們對于幼兒受教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對于學前的教育似乎是所有幼兒的必經歷程,學前教育行業(yè)也將獲得越來越強的發(fā)展態(tài)勢。
三、行業(yè)現(xiàn)狀
正如家長們所言“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教育沒有過多研究的家長們,在他們心里,學前教育僅僅是繼小學教育作為教育起始點的又一推進,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家長們并不覺得學前教育有多么的重要,甚至覺得小學教育也是沒有什么重要性可言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水平的提高,開始在某種程度上重視基礎教育。
目前來講,國家已開始對學前教育實行宏觀上的關注,提出加大力度建設公立幼兒園,但是這也引發(fā)了另一個矛盾,從教人員的培養(yǎng)、待遇、社會地位等等方面仍然是空文,僅僅是加大力度建立幼兒園只能解決數(shù)量上的問題,教育質量如何保證。而現(xiàn)在學前教育從教人員絕大多數(shù)在學歷上、素質上都無法達到一定的標準,而且有很多幼教機構在聘用老教師,當然他們在幼兒園教育中有很多實踐經驗,但是他們的經驗是否能夠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推敲的。所以,我國應該有計劃地對從教人員進行逐步統(tǒng)一,加大力度培養(yǎng)高素質高學歷的從教人員,以此提高學前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但是,幼兒教師,幼兒教育研究者,在社會地位,工資待遇等方面仍然是很低的,這就又提出了另一矛盾,照這種情況來看,是否有高素質人才愿意從事這一職業(yè)就成了問題的關鍵。現(xiàn)在開設這一專業(yè)的高校僅有幾所,且絕大多數(shù)本科以上學歷的學前教育學生表示不愿意從事,當然在就業(yè)壓力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即使自愿從事這一職業(yè)也只是為糊口而已,國家培養(yǎng)的極少數(shù)的人才也將不同程度的流失。如果說,國家在本質上提高他們的待遇,社會地位等等,解決學前教育教師資源緊張、教學水準不高等問題是很容易的,這不但可以滿足學前教育的需要,促進教育的發(fā)展,還可以避免人才的流失,這不單單是效益的問題。
四、未來發(fā)展方向
據《2013-2017年中國學前教育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 年,我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較上年增加1.22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比上年增加318.86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30.53萬人,比上年增加17.75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56.6%,比上年提高5.7個百分點。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比較突出。
“十二五”時期,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學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95%、80%、70%。截止到2013年4月全國在園幼兒近3000萬,幼兒教師只有130萬,有較大缺口。今后10年,我國學前三年適齡兒童人口將增至約5000萬。必須擴大充實幼兒教師隊伍,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yǎng)培訓體系,辦好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和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建立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培訓體系。
處于20世紀與21世紀的交匯點上,我們可以說,兒童的生存狀況、兒童的教育狀況以及兒童權益的保護工作還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們的一切付出還是能夠體現(xiàn)出一些效果的。在當今的中國和世界,有一批學者分別從心理學.教育學、文化學、社會學、倫理學等視界,提出“向兒童學習”的主張?!跋騼和瘜W習”這一口號可以幫助教師乃至整個成人社會認識兒童,尊重兒童,建立更為民主的師生夫系,建立更為民主的兒童與成人關系,這一口號將會使成人社會從兒童生活里得到滋養(yǎng),從兒童文化中得到“反哺”。我們相信,“向兒童學習”的研究以及成人“向兒童學習”的信念將使兒童空前地凸顯在歷史與人群之中,他們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尊嚴。
我國的學前教育在探索,在前進。中國有自己的國情,西方的現(xiàn)代觀念要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要經過摸索、實驗,將先進的觀念變成中國本土的東西,才有可能在中國發(fā)揮其重要作用。在世紀交匯時刻,我們嘗試著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怎樣建立?我國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自覺地將自己的理論視野打開,走得出去,又回得進來?!白叩贸鋈ァ?,就是要問相鄰學科乃至于全部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學習,要向國外先進的學前教育理論學習;“回得進來”,就是要將所學的這一切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成為學前教育觀念不斷成長的營養(yǎng)成份。只有“走得出去,又回得進來”,我們才有可能在汲取教育史特別是兒童教育學歷上一切精華的基礎上,建立體現(xiàn)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現(xiàn)代科學水平、與世界同步的現(xiàn)代學前教育理論。
傳統(tǒng)教育觀念強調知識獲得,強調“美德袋”的灌輸,強調成人中心主義的師生關系等。應試教育便是一種較為典型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我國近年來出現(xiàn)的素質教育思潮便是針對應試教育而發(fā)的。素質教育最初反對的是應試教育在實踐層面上存在的種種弊端,但隨著素質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將會對應試教育背后的原因──傳統(tǒng)教育觀念進行理論的反思,進而使素質教育思潮逐步發(fā)展為一場反對傳統(tǒng)教育觀念、建立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運動。
在21世紀,在學前教育理論的建構過程中不斷強調“兒童發(fā)展”這一概念,讓人們重視這一概念,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然而無論如何,“兒童發(fā)展”這一概念將是21世紀中國學前教育學中的一個重要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