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達(dá)
小七孔景區(qū)位于貴州荔波縣城東南。從西門進(jìn)入,是一條長七公里的線路。群峰之中,水的回響、水的情致一路蔓延。到達(dá)東門的小七孔橋,才劃上一個幽韻的句號。
到小七孔景區(qū),就看水。
臥龍?zhí)杜c鴛鴦湖
臥龍?zhí)恫豢蔁o水,也決無枯水的可能。這緣于其水出自著名的喀斯特暗河——臥龍河的出口處。暗河從崖底涌出,潭面卻不見翻涌。據(jù)說,即使發(fā)大水,臥龍?zhí)兑彩晴R子般平靜,實(shí)乃一奇。
潭面不大,被群山懷裹,綠樹所環(huán),猶如一塊碧玉鑲嵌其間。潭水清澈湛藍(lán),寧靜一片。透過岸邊的樹叢,往潭中眺望,令人產(chǎn)生一種神秘的感覺,仿佛潭中隱藏著什么。一個念頭忽地冒出來:這潭該是小七孔景區(qū)的眼睛。她就靜靜地望著潭中的水奔瀉而去,蜿蜒曲折地流淌在山谷間。
潭的一邊用巨壩攔著,潭中的水禁不住地向外橫溢。往下,水聲轟鳴,雪花飛濺,霧雨蒙蒙,與潭面的平靜形成鮮明的對照??淳迚?,一簾闊大的飛瀑垂直而下,如無數(shù)條銀白的鏈子,構(gòu)成一面亮麗的圖景,在青山綠意間不絕地閃耀。
這樣的情景,自是令人想到潭底的暗河在延續(xù),將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斷地噴張出來。
假如臥龍?zhí)妒切∑呖拙皡^(qū)的眼,那么,鴛鴦湖就是它的心臟。
由兩面大湖、四面小湖串聯(lián)成的鴛鴦湖是一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面幽靜,仿佛凝止一般,與世隔絕似的。湖水時而如茵,時而又顯淺藍(lán),在湖面之間變幻著。手掌一掬,卻是清冽亮白。樹的倒影,山的倒影,就一幅幅多姿地映現(xiàn)在眼前,夢幻一般。綠島之間,港汊交錯,迂回交合,如迷宮。水面狹窄處,似水上林蔭巷道;開闊處,卻若水上森林之窗。一步一景,令人欲探神往,只可惜船工駕船的線路是固定的,不能滿足我的欲望。
這鴛鴦湖,因湖中兩棵并排的參天大樹而得名。樹名曰重陽樹。那兩棵大樹,下半截浸在水中,枝葉卻在上空交握。雌樹纖巧秀惠,雄樹則兩三人才能環(huán)抱,雄壯挺拔。
樹在水中咋不會腐爛?是水,呵護(hù)了樹,樹才在水中充盈生機(jī)。只要樹是活的,水是流動的,樹又哪能腐朽?
樹點(diǎn)綴了湖,湖襯托了樹,相映成趣,繪成一幅淡淡的多彩水墨。多少年來,這些樹始終不渝,默默地堅(jiān)守在群山深谷的湖泊之中。大自然的寧靜、淡然、無爭和堅(jiān)守鑄成了這般美麗的風(fēng)景。
湖,因樹而得名;樹,因湖而高高地挺拔。然而,是先有樹還是先有湖呢?
六十八級瀑布與拉雅瀑布
六十八級瀑布是小七孔景區(qū)的血脈。
一路下來,我未曾數(shù)過這一級級的瀑布是否真的有六十八級。然而,一路的瀑水,一路的瀑聲,真可謂是隨身相伴。那瀑布的級差,有的高幾米,氣勢壯觀;有的只如一級階梯,像是小心翼翼似的,不愿騰空而躍。層層疊疊,形態(tài)各異,氣象萬千,令人目不暇接。遠(yuǎn)遠(yuǎn)望去,一道蛇形般的白練,在青山翠谷際舞動,將山谷流暢出一脈舒心的活力,一種奔放的動感。
響水河的名號就此形成?!绊懰?,一個多么生動形象的概念,凸顯了瀑布沉浸在山谷間的轟響,那樣回聲激越,那樣雄渾不已。
而拉雅瀑布就仿佛被響水河所誘惑、所感染,從山頂奔瀉而來。瀑水便融入響水河中。
奇妙的是,拉雅瀑布就在六十八級瀑布的橫斷面上騰空而下,與六十八級瀑布形成縱橫交錯的情景。一縱一橫,立體交叉,一幅絕妙的瀑布群景觀立時定格在眼前,實(shí)屬奇異。
經(jīng)年累月的流水,將山坡沖刷成一棱棱的山脊,瀑水就既順著山脊的溝壑奔瀉下來,勢如山倒,吼聲若雷,頗為壯觀,又撞擊在山脊上,水花四濺,雨霧迷蒙,拂拂揚(yáng)揚(yáng),令人頓覺一陣清爽,振奮之情倏地而生。
瀑下就是公路,沿著響水河順流延展。公路邊上的瀑布,能不引誘路過的游客?何況,“拉雅”在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語中是“美麗”之意,用來形容少女。一些膽大的游客便穿越飛濺的瀑水,將白亮亮的瀑布當(dāng)作背景,顯擺,留影。
我的心里早已禁不住蠢蠢欲動。走到公路邊時,就奔向瀑布,站立在瀑布下的石墩上,舉起雙臂,高喊一聲:“拉——雅——瀑——布!”雨水似的水滴濺在身上,霧一般的水汽陣陣拂面。而我,就佇立在瀑布的前面,仿佛虔誠地經(jīng)受著拉雅瀑布的洗禮,深切地感受著少女纖細(xì)的手指的撫愛,那樣暢快,那樣舒心。
繼續(xù)往前,瀑布的轟響依舊如雷貫耳。我不知道,這轟響是六十八級瀑布還是拉雅瀑布的,也或許,是兩者的會合所致吧。
小七孔
響水河流至小七孔橋時,像是要歇一歇,水流緩慢下來,已看不見奔騰的模樣,也聽不到轟鳴的聲響,只有清澈的流水在徐徐地流動,仿佛在呵護(hù)小七孔那座橋似的。
小七孔由七個圓形的橋孔組成。橋長二十五米,寬四米,拱高四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別看它小巧玲瓏,卻是古時候貴州南部通往廣西的古驛道,橋的一頭是貴州,另一頭就是廣西。一座小小的古石橋承載了跨省的連接,也沉淀了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傳說曾有一對情侶相戀于此,但迫于外界壓力,他們不能朝夕相處,執(zhí)手偕老。為了愛情,他們決定逃離,攜手天涯。可當(dāng)逃離到小七孔橋時,洶涌的大河阻擋了他們的去路。正當(dāng)他們準(zhǔn)備跳河殉情時,被他們的真愛所感動的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橋來幫助他們,但仙女告訴他們,這座橋凝聚著時間和命運(yùn)的力量,他們每走一步,便會衰老一分,代表著他們走過一年。當(dāng)走過七孔橋,他們將蒼顏老矣,但也代表著他們共度了一生。最終,在七孔橋上,這對情侶牽手而過。雖然只有短短百步,但他們卻如愿的執(zhí)手偕老,無怨無悔。
橋由麻石砌成,橋下七個橋洞與倒影組成優(yōu)美的圓弧,只是水位有點(diǎn)高漲,溢上了大半個橋洞,顯得太為飽滿。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一副古老滄桑的景象。橋的兩頭古木參天,河的兩邊竹林稠密,仿佛在靜穆地守護(hù)古石橋。橋下是綠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藍(lán)碧晶瑩,波光粼粼,讓人禁不住呆呆地凝望著。
站在橋上,只覺山水古樸清幽,石橋秀美精巧,凝重的秋色使景點(diǎn)顯得格外雅致,詩情畫意仿佛就在景中靈動地映現(xiàn),默默地散發(fā)幽幽的古韻。此情此景,惟有讓人產(chǎn)生摒棄塵俗紛擾、返樸歸真的感覺。
小七孔橋是那樣的與世無爭,安靜地橫臥在響水河上。
抬頭望響水河上游,我想,許是小七孔橋的景點(diǎn)有點(diǎn)單薄吧,便將上游的幾個景點(diǎn)串連了起來,形成一條極美的線路,將小七孔景區(qū)豐富多彩起來。如此,從西門的臥龍?zhí)度肟冢瑢π∑呖讟虻木跋蟊阌辛艘粋€期盼,想早早地一睹小七孔的風(fēng)采。
然而,透過小七孔的橋洞,是不是也可欣賞響水河上游一路多彩多姿的水景?
選自作者新浪博客